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梦 > 第一百章 朱舜的考量

明梦 第一百章 朱舜的考量

作者:一壶清茶淡香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6:31

第一百章 朱舜的考量

看书网.,最快明梦最新章节!

“其实吧,李白说过的一句话非常好,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看似鼓励的话,但是站在咱们的角度这句话就是用人的大智慧。”

看到徐青莲震惊的样子,朱舜轻笑一声。

“没有天生的蠢材,一个人成为蠢材,那是没有给他放对位置,就像卢象升,黄养正,赵率教等等,如果去掉他们的官职,让他们去种地或者做生意,你看看他们能混成什么样子?”

“就像你一样,现在让你去化工厂当一名工人,你能干好吗?”

看到徐青莲迷惑不解的样子,朱舜又加了一句。

“干不好。”

徐青莲头摇的就像拨浪鼓一样,这一段时间,虽然说朱舜就是陪着她们四处游玩,但是一些工作还是没有放下的,就像新建成的化工厂,朱舜就带着她们去视察过,那刺鼻的味道,严格的管理制度,都让她们心里发寒。

“那不就得了,你干不好,但是那些化工厂的工人能干好。”

朱舜摸了一下徐青莲的头发,接着说道。

“就像以前的白莲教一样,你的那些教徒各个都是人才,工匠,地主,农民,商人等什么样的都有,但是你们一直只能在暗处发展,从来不敢摆到台面上,这是为什么?”

是的白莲教的教义真的很吸引人,大同社会啊,在古代那可是人人向往的存在,但是历数古代历史哪一次白莲教起义成功过?没有,这是为什么?按理来说他们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不看其他,就看这些,在古代推翻一个封建王朝还不是轻松的要死,但是他们做不到。

“呵呵,你看看现在的天津,山东,辽东是不是和你们教义当中的大同社会差不多,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现在你在让那些守旧势力来攻打这三个地方试试?不用我出手,就是那些百姓,商人,工匠以及士兵都能生吃了他们。”

是的最初的白莲教教义就是创建一个大同的理想社会,这一点和现在的天津,山东等地很像。

“因为你把他们放对了位置?”

徐青莲眼睛灼灼的盯着朱舜。

“是的,农民生产粮食,商人赚取金钱,工匠制造各种工具,而士兵就是保护他们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位置。”

“这不对啊,以前不也是这样啊还有那些官员呢”

徐青莲更加的迷惑了,按照朱舜的话现在和以前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啊。

“别急,这其中的关系你一定要理清楚。首先,农民生产粮食供给给每一个人,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因为所有人都要吃饭,所以他们是一切的基础,但是你看看,华夏几千的历史有谁重视过他们?当农民种的粮食还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他们还会生产粮食吗?”

“不会。”

“不仅不会,他们还会推翻当时的朝廷!别不信,你翻翻历史,哪一个朝代不是老百姓吃不上饭了才灭亡的?没有,在每一个时期每当老百姓吃不饱了,那么这个朝代距离灭亡就不远了。”

徐青莲听完朱舜的话,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的。

“农民

很重要,所以对于农民我们要善待,就像现在咱们控制的地区,每一个农民每年只需缴纳很少的粮食就行了,甚至说在受到灾情时,咱们不仅不让农民交纳粮食,还要给他们发放足够他们生活的粮食,这样看来咱们对待农民已经够好了,可是要我说,这还不够!等到哪一天,农民种地不需要上缴税负,并且咱们还要给农民发钱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善待农民!那样咱大明才会千秋万世!那样华夏民族才会长盛不衰!”

听到这里徐青莲已经是满眼的小星星了,她不敢想象真要是到了朱舜所说的时代,大明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农民的地位提高,不单单是这一方面,还需要我们做许多,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接下来就说说工匠。”

朱舜喝了一口茶水,不理会已经满眼小星星的徐青莲,因为他知道给百姓们做的事情真心不多,以后的路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工匠,在历朝历代似乎人们都忽略了他们,就看看几千年的华夏历史,工匠的地位就没有提高过,更别提到了本朝工匠的地位几乎已经到了尘埃里,看看以前匠户的悲惨生活就知道了,但是工匠的重要性可是毋庸置疑的,衣食住行那一样可以离开他们衣服是纺织工人与制衣工匠做出来的,吃饭时用的碗筷离不开制陶工匠,做饭时用的炊具更加离不开他们,甚至说农民耕种时使用的农具也是他们制作的,住的房屋,家具,出行时乘坐的马车等,哪一样可以离开工匠?”

“所以说工匠很重要,我们已经离不开他们了。工匠的地位提高,是方方面面的,现在咱们给工人发工资,给他们提高社会地位,给他们住房,就和现在咱们对待农民那样,看似很多,但是还不够,那一天农民和工匠能够和朝堂上的官员平起平坐,他们的地位才算真正的提高了。”

“农民和工人是社会的基础,只有他们稳定了整个社会才会稳定,只有他们发展了,社会才会发展。”

朱舜说到这里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神情有些落寞,这让一旁的徐青莲不由得有些心疼。

“相公,咱们已经做得够好了,相信以后会做得更好,我们会陪着你的。”

“对,我们会陪着你的。”

就在徐青莲温柔的安慰着朱舜的时候,房间里突然响起其他几女的声音,她们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房间里。

“呵呵,我没事,你们把东西准备好了?”

“恩,厚衣服,暖手炉,吃的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出发了。”

“那咱就出发吧,要不然黄养正那个老家伙该找过来了。”

“好,赶紧走,马车已经准备好。”

“哈哈走。”

“对了,王爷你还没说商人呢?”

“路上说,赶紧出发吧,对了派人给老黄送封信,把咱们的安排告诉他。”

“好的,对了这边的督察院谁负责?”

“陈平”

“那教育部门谁负责?”

“这不是我该操心的,黄养正会安排好的。”

“嘻嘻,你就是懒~不

过好想看到黄养正知道你把他的一员大将调走时的表情。”

“那你留下做教育主管。”

“我才不呢,我还想着出去玩呢。”

徐青莲调皮的吐了一下舌头。

几人说说笑笑上了马车,沿着已经修建好的水泥大道向着辽东出发。

路上朱舜就收到了百公子和曹文诏的书信,看到他们想对陕西的官员动手,朱舜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同时也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权。

一路上朱舜他们走的很慢,因为是游玩,不着急赶路,所以遇见风景好的地方他们都会停留,比如秦皇岛,比如渤海湾,同时朱舜也给她们讲了完了那一天朱舜没讲完的话,这让几女都陷入了沉思,其中感悟最深就是作为主管商业的王小凤和主管准军事化布谷鸟的邵贝。

商人用朱舜的话来说,他们的地位低是有原因的,当初作为商人的鼻祖吕不韦把秦始皇当货物买卖,让历朝历代的当政者对于他们都很警惕。

商人是贪婪的,这一点老祖宗早已给后世子孙做出了警告,就像吕不韦在几千年前就敢把秦始皇当作货物贩卖,这可比后世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的商人厉害了无数倍,看看吕不韦的手段,再看看后世那些资本家的手段,那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别,所以对于商人华夏人自有一套应对手段。

严加管控,提高思想觉悟,特别是后世的华夏的宏观调控,政府主导,就很好的限制了商人势力的壮大。

抛开制度不谈,就看看华夏大地的土壤就知道,商人在华夏是翻不起什么风浪的。

呵呵,看官大人看到这里一定会发笑吧,后世那些投机倒把,哄抬物价等等各种案例就说明了商人的厉害,作者你在这里说大话了。

先别急,咱不说后世,就说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商人控制过华夏朝代的事例吗?

没有,就出了一个吕不韦,还把自己玩死了,这样就给了后世人很大的警惕了,还想出第二个?想多了,沈万三那只是富商,就因为在朱元璋面前显摆一下,也被咔嚓了,可以说在华夏商人真的很悲催,但是华夏的商人也是伟大的。

战国时期就出现过这样的例子,一名商人为了给自己国家报信,不仅把自己的货物都给搭进去了,还差一点把自己的小命也搭进去,商圣范蠡,可以说是华夏商人的典范,为了楚国三散家财,儒商子贡可以说为华夏商人立下了规矩,智慧商祖白圭,创建了商业体系的思想等等,华夏的商人把义与利完美结合,形成了迥异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商人体系与风格。

华夏商人的准则是义字当头,诚信为本,为了国家民族可以放弃一切,不说远的,就说明朝的,都知道山西八大家,可是谁又知道晋商八大家为了大明散尽家财?

商人在华夏没有做大到控制国家的土壤就是因为:华夏的商人始终恪守着这样一条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就是华夏商人!

“所以对于商人我们要警惕,警惕的不是那些义字当头,诚信为本的商人,而是那些无良商家,遇到无良的商人要坚决打压,比如江南的商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