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九十四章 身系国运

大明第一太子 第九十四章 身系国运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九十四章 身系国运

王保保安抚了身边的两个人,然后对着朱标说道:“以你的身份,不惜冒这么大的风险,肯定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这些人吧?上都守将是我的旧部,你拿着我的手书就可轻松打开城门,一举覆灭我大元,如何?”

朱标眯着眼睛思虑了一下说道:“可,那就请河南王动笔吧!”

王保保闻言没有半点笑容,沉默了一会就笑了:“本王一死,大元还能有什么指望呢?”

刘伯温早就让人准备好了笔墨,让一个士卒送到了王保保面前,不多时信就写好了,朱标领人收起。

朱标面色一肃对王保保点头说道:“忠襄王与河南王父子身系元廷国运几十载,只可惜生逢不时,北元天命以逝,请河南王自裁,魂归长生天的怀抱吧,勿忧后事,本宫当厚葬之!”

王保保转身拍了拍弟弟妹妹的肩膀,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转过身看着朱标说了句多谢,然后看着天空说了几句母语,猛然抽刀隔断了自己的脖子,一代英豪象征着北元的国运一般,就此陨落了。

朱标等人沉默的看着这一切,王保保倒在了自己妹妹的怀里,嘴里不断的吐出血沫,想呼吸却因为喉管被割断了无法做到,看着眼前的哭泣的妹妹,眼中露出怜惜,然后就想着自己壮阔的一生,失去了意识。

王保保的亲军们有的疯狂的冲击明军,只求战死,还有的向王保保的尸体叩首之后就抽刀自刎,最后全场只剩下那对兄妹和几百亲军对着逝去的王保保流泪。

朱标命人抬出王保保的尸首,然后冷冷的看了眼剩下的人说道:“你们的兄长和统帅都死了,你们还在等什么呢?”

王保保的弟弟脱因帖木儿咬牙看着朱标说道:“我大哥已经用上都换了我们的命,你堂堂的太子难道要背信弃义吗!”

朱标没有理会他,转过身一挥手,随着他们的怨毒的咒骂,一切都结束了,王保保所带来的人一个活下来的都没有,战争就是如此,败者一无所有。

最后朱标吩咐道:“英豪逝去岂能无陪葬者,把他的弟弟妹妹埋葬在他身边,还有那些自刎而死的义士。”

朱标从没有想过留着王保保的妹妹,除非王保保没死,为了怀柔他,朱标或许愿意接纳这位“赵敏”的原型,可惜,王保保死了。

朱标扫视了一圈,所有士卒看见最后的敌人都死了,才缓缓放松下来,一个个从狰狞的表情变回麻木,现在他们只想吃饭睡觉。

朱标自然清楚,看着所有人说道:“现在想吃饭的就去吃饭,不想吃饭的可以站到一旁,跟随队伍回大营休息,晚上还有一顿好的!”

只有很少的人去吃饭,更多的人都想回到安全熟悉的军营中好好的躺一会。

朱标让受伤的人立刻去治伤,可惜现在没有任何抗生素类的药品,更多时候都要看天意。

后军的部队伤亡很少,所以就由他们打扫战场,看见没死的补刀,不就是补对方的,自己人已经没救的也得上去给个痛快。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收拢兵器和四处逃散的马匹,还要派人接管北平城。

朱标自己也感觉心神俱疲,嘱咐了一句多派斥候联系前军,然后就跟刘瑾等人回了原来的驻军大营。

在刘瑾的服侍下脱下了甲胄,他身上虽然没有血迹,但是里衣也被汗水浸透了,今日的天气绝不算热,这些想来都是冷汗,接过水囊喝了几大口后,朱标就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这一觉睡的浑浑噩噩,满脑子都是各种血腥的场面,甚至还梦到他和王保保的位置调换,他被团团围困,最后无奈的举剑自裁……

等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了,朱标爬起身,拍了拍脸颊走到外面,就被明亮的阳光照的眼前有些发黑。

刘瑾这时候正端着馒头和人参鸡汤走来,看见朱标就赶忙说道:“爷您醒了,奴婢看您昨夜睡的不好,特意熬了鸡汤给你补补精神。”

朱标其实一点胃口也没有,但是全身无力是真的,乖乖吃饱喝足了,才打起精神召开刘伯温问及部队的伤亡情况。

朱标沉默的听着刘伯温的话语,朱标的五万中军战死近三万,伤者也有万余,这还是轻伤的没有算进去。

后军和援军损失很少,大概也就千余,而且汝南侯梅思祖战死,永城侯薛显重伤不治也去了,他们本来是后军的人,但是中军那时需要将帅就把他们调来了,没想到……

朱标闭上眼睛说了句:“他们牺牲是值得的,本宫会照顾他们的子嗣,士卒们也一样,你通知下去,所有人军饷翻倍,死去的士卒翻三倍,并且按功劳赐予田地,允许他们班师后退伍归家耕种!”

刘伯温躬身说道:“若是真可得到田地归家,他们必定会对殿下感恩戴德!”

朱标笑了笑没有说话,上位者的小小仁慈就会被人感恩戴德,这也是蛮有趣的。

不过朱标确实有意解散一批部队,这次只要彻底覆灭北元,那么明朝的心腹大患就没有了,剩下的地方完全可以过几年在解决,

明朝平定了北元之后最大的问题绝不是那些割据势力,他们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多年的灾荒和战乱,导致的人口锐减,土地荒漠无人耕种,王朝建立不久,人民还没有养成效忠的心理惯性。

这时候无论是一般大臣还是普通百姓内心还处于混乱、焦躁与不安之中,人民的内心还没有调适完成,社会尚处于不完全稳定时期。

统治上层需要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重新分配,要面对整个官僚体制的重新修补与设计、政治的转向、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以及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官僚**等问题。

如果一代统治者交班二代统治者都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王朝就可以实现平稳的过渡,最终闯过历史的险滩,转到风平浪静的水面,往往能开创上百年基业。

如果一代来不及解决如许多的棘手的难题,而二代又能力不够,那么该王朝则很难度过二代的瓶颈,终蹈亡国之覆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