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六十八章 道统之争

大明第一太子 第六十八章 道统之争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六十八章 道统之争

父子俩单独在御花园走了一圈,路上远远的看见几个嫔妃,她们也不敢上前说话,都是行礼避让开来。

朱标回想起那位衍圣公的脸色说道:“儿臣看那位衍圣公的身体貌似不太好。”

朱元璋冷笑说道:“去年咱就召孔克坚觐见,结果他言说自己卧病在床,就派了自己儿子来,解释他爹不能前来朝贺新朝皇帝的原因,咱当即给孔克坚下了一道“手谕”,其中明确说道“称疾则不可”。

朱标闻言笑了起来,这也就是大明太祖朱元璋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哪怕是元朝和清朝都对衍圣公府明面上尊敬有加,不可能让堂堂衍圣公负病来朝见。

朱标意有所指的说道:“孔家在天下人的心中都太过高尚了,刚才不仅文臣还有两个王爷亲迎去了。”

朱元璋的脸色一沉:“李善长也就罢了,汤和那个家伙也凑热闹!”

朱标笑着说道:“儿臣看朝中局势已经有些紧张了,儿臣还要请教父皇,这些要如何处理?”

朱元璋说道:“刚刚开国,武勋的势力的势力庞大,原本徐达常遇春征战在外,所以淮西党魁是李善长,而今徐达和常遇春已经分走了不少李善长的权柄。汤和自认是老大,不愿意屈居徐达常遇春这两个弟弟的手下,所以就和李善长走的近。”

然后停下脚步对儿子指点道:“现在的情况其实很好,李善长掌文,徐达常遇春掌武,这几个人又都不是一条心。”

“除了这两派外还有李文忠为首的保皇党,三股势力外又有刘伯温为首的御史言官,加上亲军都尉府监察四方,如此相互制衡之下,帝皇权柄方可彰显!”

朱标心悦诚服的对着朱元璋躬身表示受教,朱元璋笑了几声拉起儿子,然后父子俩就一起去吃了个午饭。

晚上排李善长代表他宴请了衍圣公,那顿饭吃的所有人都很沉默,衍圣公府的人都神色不安,这是皇帝表达对他们的态度,李善长说了几句场面话后也不复上午的热情。

第二天早朝,朱标先是去跟朱元璋一起用了早膳然后一起前往奉天殿,等到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已经规矩站好了。

父子俩从侧方而上,朱标上了六层台阶就停住了脚步,转过身侧立于御座下手。

朱元璋直接坐到宝座上虎目一扫,众臣就整齐的跪下山呼万岁!

朱元璋说了一句众卿家平身,等他们起身后就开口说道:“朕听闻衍圣公到了,宣进来吧!”

不一会当代衍圣公孔克坚,就被自己的儿子孔希学搀扶了进来,父子俩艰难缓慢的跪了下来。

俩人心头的阴云更厚了一分,大明皇帝连一句客气的话都没有说……

“臣孔克坚携子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的脸上才浮现出一点笑意说道:“卿家远来辛苦了,平身吧!”

父子俩谢过之后才站起身,朱元璋问他多大年龄,孔克坚说已五十三岁。

朱元璋说:“卿年未迈而疾婴之,朕不忍再加官职,还是先修养着吧!”

孔希学就要说什么,但是被孔克坚拦住,他抬头看了一眼上方神态沉静的朱家父子就低头谢恩了,没有办法,元朝还需要孔家来支持他们的正统性,而大明不需要!

朱元璋当即宣布赐给孔克坚宅一区、马一匹、米二十石,然后朱元璋对太子说道:“先圣后裔,宜优礼之,养以禄而不任以事!”

朱标听后立刻躬身应诺,这就是绝了孔家做官的机会,衍圣公孔克坚,在元朝被封为国子监祭酒,也是个不小的官,而在明朝却无官无职,这也是个趣事。

随后就没有人再搭理孔家父子了,朝廷开始运转处理其各种事务,其实主要还是恢复民生,像扬州等地都要抓紧,不惜资源也要重建起来。

朱标默默的吸取着众位大臣的建议,还有朱元璋的决断,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等下了朝,朱元璋又请衍圣公孔克坚到谨身殿会谈,朱标没有凑这个热闹,直接领着常遇春等人回了东宫。

大军的事宜都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朱标又安排了几件小事就当他们下去了。

暖玉走进来给他倒了一杯热茶,朱标直接拽住她拉到自己怀中,暖玉天生体热,抱着舒服极了。

暖玉本来有些羞涩,但一看自家殿下只是抱着她后,就安心下来了,大眼睛眯成月牙紧紧的靠在朱标怀中,感受着朱标的温暖。

朱标抱着暖玉靠在椅子上,大殿富丽堂皇,缺有些空荡,御座之上只有一对少年少女相拥而坐。

朱标满足的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轻轻摸着暖玉的后背,心中思虑着孔家的事情。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针对孔家,说到底是治理天下的路线之争。古人早就有所谓“治统”和“道统”治理天下的说法。

简而言之,“治统”,就是指实施用实际政治权力以治理天下;而“道统”,则是指管理社会,指导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思想和理论。

“治统”由掌握强大国家机器的君王们传承,其威力随处可见;而“道统”虽然似乎比较空幻,但它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

古代的文人对“道统”看得极为神圣,因此,古时有许多文人,即便住在穷乡僻野,家徒四壁,但是,一有机会还是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笑看风云,旁若无人。

原因就在于他们相信,自己是“道统”的继承人。

帝王之统是为“治统”,儒家之统则是“道统”,过去的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都认可的儒家的“道统”。

然而,到了朱元璋这里,这一套行不通了,他不仅要当掌控政治权力的皇帝,还要当意识形态的“教主”。

朱元璋刚刚开国,就命令病中的衍圣公来南京朝见,因为朱元璋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圣人后裔对他这个新兴王朝的态度,更是意在删除一切代表“道统”的符号。让天下文人明白,看老黄历行事已经是不行了。

试看今日之域中,已经不是孔家儒学的天下,而是朱明王朝的天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