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六百八十四章 婚事

大明第一太子 第六百八十四章 婚事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六百八十四章 婚事

朱标细细想了想,倒也不是不可以,常茂年纪也不小了,又不同徐允恭自小就有娃娃亲,这几年他们父子一直替他奔波在外,倒是一直没有定亲。

常家子嗣也不算多,朱标嫡亲的小舅子也就常茂和常升两个,所以也难怪太子妃有些着急了,到底是大事。

不过像这等顶级武勋家族的联姻,必然是得通过天子赐婚,尤其是涉及到宋国公冯胜,冯胜没有儿子,这就导致冯家两个小姐格外的金贵,正可谓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虽说冯胜早就上奏朝廷,自己百年之后的一切,都由唯一的侄儿冯诚承袭,但没死以前,总不会不管两个亲生女儿,无论是嫁妆还是政治扶持都不会少。

自家儿子若是有这么个岳父,仕途定然是顺风又顺水,只可惜冯胜嘴严的很,这么多年都没松过口,咬定要多留女儿在身边几年。

显然冯胜就是把这个问题交给老朱了,冯胜和其早逝的兄长冯国用都是最早开始追随老朱的从龙虎臣,都曾统领过亲兵宿卫,可谓最嫡系的心腹。

纵然是老朱也不愿苛待,所以一直也没给冯家两个小姐定亲,也不能说是两个,郢国公冯国用留下了一子一女,都是在冯胜膝下养大的。

只是那位郢国公的嫡女染了风寒,所以这次没有来罢了,大的两个都已经到了订婚的年纪,这件事也不好再拖,起码得有个章程了。

勋贵们互相联姻,这也是上位需要平衡的,若是都由着他们的意思,那武勋之势就难以遏制了,邓家女必然是要嫁入天家一个。

而且还必须是冯胜的女儿,无论郢国公昔年多么风光,现如今都已经走了,宋国公年富力强,怎么看冯诚想掌家都还早得很。

现如今他们几个年岁与冯家大小姐相当的都已经有了婚事,自然是不可能了,那就只能让老五将来迎娶冯家二小姐。

至于他是否愿意,这无关紧要,相信老五也不会不懂事,而且如此一来顺了自家太子妃的意也无非不可,让常茂迎娶冯家大小姐,常家毕竟是他正经的妻族,替他拉拢冯家也是合适。

既然都想到了这里,朱标也就准备都定下来,那位郢国公的嫡女,思来想去最合适的也就是沐英了,沐英同冯诚交情本就不错,能亲上加亲也是一桩美谈。

而且双方身份也很匹配,一位国公嫡女一位少年侯爷,想来自己父皇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如此大家也就都安稳了。

至于冯胜更应该知足了,三个女婿各个身份高贵,哪怕是沐英未来也绝不会仅限于一个侯爷,虽然沐英已经改姓,但谁不知道天家这几位依旧是把他当作自家人。

冯诚弓马娴熟在武勋二代中算是不错的,但也仅仅是不错,承袭一个国公可以,但想完全接受他叔父留下的兵权定然是不成的。

所以朱标准备让沐英迎娶冯国用的嫡女,也就是在提醒宋国公,宋家可以留一些,毕竟这也是他们兄弟二人拼杀一辈子博取来的,但将大部分兵权过度回朝廷也是必须的。

让沐英成为他家的女婿,这样大家都体面,兵权也可以平稳的过度,将来老一辈退下场,也可以安享晚年,从心理上来讲,给女婿总归是好接受一些的。

如此,朝廷几位顶级勋贵也就都安排妥当了,若非万不得已,朱标还是希望他们能有个好结局,哪怕是为了自己父皇名声。

就在朱标思索时,一些国子监学子凑了上来,他们大多已过弱冠之年,不过这般年岁能从地方一路入国子监,实属不易,已经算是年少有为了。

更何况如今科举停罢,国子监就是入仕的唯一正途,国子监学子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所以这次才有一些出众学子受邀而来。

“学生等拜见殿下……”

朱标负手笑道:“不必多礼,正巧本宫也想问你们些事,站前来吧。”

六七名学子一阵喜出望外,本就只是想着趁殿下身边人少,过来打个招呼,若是能让殿下稍有些印象,也算不虚此行,可没想到殿下就有同他们说话的意思。

储君面前不可失仪,几人赶忙调整心态,尽量让自己有些气度,看着稍有些手忙脚乱的朱标也不催促,由得他们慢慢平息心态。

等他们凑近几步站好一副聆听训导的样子,朱标沉吟片刻才问道:“朝廷骤然停罢科举,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几人显然没想到太子头一个问题就如此犀利,显然有些不敢应声,为首的一个勉强应道:“学生等才德浅薄岂敢妄议国政,只知上有圣君临朝,下有满堂公卿,有此决断,必有深意,唯当景从!”

他们的态度并不让人意外,江南文坛才被杀的人头滚滚,谁还敢妄议国事,何况是科举这等圣上已经铁了心要乾纲独断的要命事。

但朱标还是微微皱眉训斥道:“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尔等圣人书学到哪里去了?”

几人吓得面色一白身形摇摇欲坠,恐怕太子再训斥几句他们就要趴下请罪了,朱标也没再继续难为他们,这种事不是他们能说的,如此应对倒也无错。

科举停罢得利最大的就是他们国子监学子,原本还需要同科举考生竞争官职,现如今只是需要同自己同届相竞,虽说国子监也扩招了,但总归还是比原来强些。

先吓吓他们,只不过朱标习惯而为,先打一棒子后面的甜枣才格外的香甜美味,否则单纯的仁善亲切不足以震慑臣下,也容易让他们起了侥幸糊弄之心。

随后朱标又问了几句简单的学问问题,这都是他们最擅长的,一番应答后小心且期盼的看着太子,见太子略微满意的点头,心中惶恐顿消,一种由心底深处涌上来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若非条件不允许,真真恨不得将自己的一切刨出来,只要能博得殿下心悦,死不枉矣!

这种莫名极端且冲动的心态出现其实并不奇怪,人都有慕强心理,君权更是将此扩大到了极点,试问人世间还有什么个体能比皇帝更为强大?

朱标虽还不是皇帝,但却也不差什么了,于天下于朝堂皆是如此,何谓顺天应人,莫不过如此了。

学问问过后,朱标就开始拿基础的政务考他们,说到底学问只是学问,只是当官前的考核而已,学问高也不代表能治理的州府民生。

国子监初立朱标也不是没去过,对那时候的国子监学子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其实同外面的学子也并没有什么两样。

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张口闭口就是治国平天下,真问地方实务,那是八窍通了七窍,一窍不通。

甚至有些进士举人年过而立之年,竟五谷都不分,连最简单的税收都弄不明白,劳役征派紧要案件迁民划田样样不行,到了地方就被小吏捏住了手脚。

这也是为何老朱会愤然停罢科举,实在是这些人不是做事的料,嘴里文章清高的不行,贪污受贿却是无师自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