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六百七十三章 开头难

大明第一太子 第六百七十三章 开头难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六百七十三章 开头难

辛旽尚在的时候,就是由他庇护供给通过科举走上来的寒门士子,现如今辛旽死了,就由他蒋思德续上。

在高丽目前这个社会阶级完全固化的阶段,尤其还是在大明目前也短缺人才的时期,想要应对高丽世家贵族对朝政的垄断式把持,就不可能不扶持本土的寒门士子。

否则就算那些世家贵族臣服了,大明也依旧很难完全掌控住局势,不破不立,新秩序的建立,就必然要打破旧有的秩序。

蒋思德让管家下去照他的吩咐去办差,自己则是又开始悠闲地的享受起来,这些年他收的礼品数不胜数,真若是都自己留下来,恐怕都够子孙十八代享用不尽的了。

可惜,这些不是给他的,都是献给他背后的大明皇太子殿下的。

当然了,太子从未说过这些东西他不能受用,所以他平日里用的都是最好的。

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身为大明的使臣,自然是得高调些,清汤寡水如何让那些投靠而来的人安心,人都想富贵,真真只为了理想的还是极少数。

不过到底就是己身一人,敞开了吃喝受用又能耗费多少?除了留下的一小部分用来照顾投靠而来的寒门子弟,大部分还是通过商船运回了大明。

不过听闻这些都没有送到东宫,而是直接被运往了帝乡凤阳…

嗯,不可想,想多了是祸非福,就如下面的人不理解,为何有如此良机,不想着列土封疆的事业,而是要巴巴的将这个机会送给李成桂。

人贵自知啊,他能在高丽呼风唤雨,靠的不是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背靠大明的缘故,否则就光凭他的几十护卫,在人家的地界上活命都难。

有功劳有苦劳不假,但真没到列土封疆的地步,换个人来不说做的比他要好,但怎么也不会太差,这是大势影响的必然结果,高丽就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

若是安分守己,靠着功劳苦劳回大明,圣上和太子殿下都会嘉勉,十年内怎么也有机会走到庙堂前列,死后的哀荣也不会太低,足以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可如果自以为是,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不可或缺的人物,那么都无需什么手段,太子殿下的一道谕令,就足够把他打入绝境,世家贵族攀谄的是大明使臣,而不是某一个人。

至于为何是李成桂,那就只能说时也命也,李成桂不是高丽的世家贵族出身,手中有兵权但无根基,为人也很聪明,在最合适的时候投靠了过来,太子殿下又很看重……

而且他作为东宫臣,总不可能去支持齐王,无论什么情况之下,同皇子亲王保持距离都是绝对没有错处的。

至于李仁任估计也是这个想法了,从纳哈出做出决断后,高丽的命途就已经注定了,没有辽东和蒙古的守望相助,谁又能挡得住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的大明帝国呢?

世家贵族都很清楚,大明皇太子根本就没有要扶持世家贵族列土封疆的打算,否则也不用互相拉锯这么久了,世家贵族不是不想臣服,而是皇太子不允许他们这么臣服。

…………

数日之后,李成桂挥师北上抵御纳哈出,朱棣自然随行,郑道传给他带来了一个合适的身份,从四品的兴威将军。

按说从四品可不是小职,何况还是正经儿带兵的将军,可耐不住这个身份是姓崔的,铁原崔氏的嫡系子弟,是高丽仅有的十五个有资格与王室通婚的宰相之宗。

崔家门庭可追溯到数百年前,其始祖崔俊邕是高丽太祖开国功臣,六世祖崔惟清历仕高丽肃、睿、仁、毅、明宗五朝,官至宰相,并曾出使过南宋和金朝,高祖崔让、祖父崔雍、崔元等皆为高丽重臣。

现任崔家族长,是恭愍王的尽忠奋义宣威佐命定乱功臣崔莹,此人自庚寅以来倭寇爆发以来,一生身经大小九十余战,与张士诚、红巾军、元军、倭寇多次交手。

其中尤以善于对抗倭寇闻名,传闻有曾犯高丽的倭寇匪首言“所可畏者,唯白首崔万户耳。鸿山之战,崔万户至,则士卒争先跃马蹴踏之,甚可畏也!”

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崔家家世显赫却是真的,蒋思德能给朱棣安排一个这样的身份,也确实很够意思了,就算朱棣去告状,太子那边也挑不出错来。

而对军中上下来说,这样年少的贵族子弟空降而来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有这样高贵的出身,不跟着李大将军来混混功勋才是奇怪事。

由此亦可知,高丽阶级固化已经到了何等地步,就连如此军国要事之中,都可以随意安插世族子弟领军,可见被元明两朝都评价为兵极弱、兵器甚简而疏的评价不是没有缘由。

“拜见将军,兴威将军威武!”

朱棣骑着马检阅着李成桂分配给自己的三千兵马,对于见惯了精锐的他来说,这三千高丽兵卒同乌合之众的区别,也就是手里还有铁器,能听懂最简单的指挥了。

三千兵马不算少,可也得看质量,就这样的,在大明也就是押送粮草的辎重的民兵水准,拉到战场上也就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朱棣心里清楚,这些人如果死光了,李成桂可不会好心给他补上,就只能到李成桂的中军任副将,虽说是升了,可到时候他失去了自主权,身旁左右麾下全是人家的心腹嫡系。

“王忠,这些人交给你,要多久才能成个样子。”

朱棣的身侧是此行负责护卫他的府军卫统领,闻言沉声回答道:“起码要月余时间才可堪一战,现在并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朱棣好歹也是上过战场的,虽然是在问王忠,但自己心中也有数,叹了口气后吩咐道:“今晚安营扎寨的时候,去请那些想要拜见本将军的人来。”

从李成桂和蒋思德的态度就可知,高丽上层对他不感兴趣,但谁说一定要指望那些显贵,上层拉拢不了那就拉中下层。

有资格攀上皇太子的终究是少数,朱棣很清楚,以自家大哥的性子,整个高丽恐怕也就十几家值得入眼,其余的根本没心情搭理。

这些人消息有,但自家实力却差着一层,眼看着其余家族谋出路,自家只能随风倒,稍有不慎就是覆灭之途,怎么可能不忧心如焚。

对他们这些没有太多选择的家族而言,大明的齐王殿下就很合适了,从那日郑道传入府后,朱棣门前也迎来了不少投帖送礼的。

朱标能顺利随军而不是被李成桂压在后方,也是多亏了这些人的支持,不过朱棣心中难免对他们有些轻视,何况他们的诉求也有些不知深浅。

但谁叫时局如此呢,精锐是争取不到了,那就只能以数量填补,麾下没有足够多的人手,等纳哈出那三万骑兵到位,朱棣也很难驾驭,甚至会给李成桂可乘之机。

朱棣策马走在前面,不断的思虑着该如何收拢人心,他现在手中的牌太少,身边也没有可用的心腹嫡系,真真是什么都难办。

只能是不断的安慰自己,万事开头难,只要一切顺利,那么他就能在高丽站住脚,然后在名正言顺的去信让大哥将李成桂调到南方镇守,如此北方尽归他所有,还能征伐辽东女贞练兵聚势。

甚至不仅是这次成了,数万兵马加上充足的时间,足够他培养招纳出自己的心腹文武班底,将来无论是在高丽立国,还是去更广阔的天地开疆拓土都不会这么难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