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六百五十三章 母族

大明第一太子 第六百五十三章 母族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六百五十三章 母族

朱标刚放下笔赵淮安就进来禀报道:“爷,礼部尚书求见。”

朱标自无不见之理,很快礼部尚书入殿行礼参拜,起身后就将此行来意禀明,原来是马皇后生父母的陵寝大体建造好了,该当立碑以明之。

而且皇后娘娘的亲族,表亲武氏一族也奉太子殿下谕令来到了京城,礼部已经安置妥当,之后是送去圣驾前还是如何,都得请太子做主。

朱标闻言夸赞道:“辛苦爱卿了,母后凤驾难得离宫,能趁此机会亲往拜祭徐王陵寝便也算解了一桩多年心愿,父皇与本宫也就安心了。”

礼部尚书赶忙谦虚道:“非是臣等之功,娘娘母仪天下德行泽被黎民,当地百姓各个奋勇争先,徐王陵寝这才能如此之快的完工。”

朱标闻言有些不放心,马皇后仁德之名广传天下不假,但若说百姓就因此拼命干活却也有些夸大了,恐怕还是礼部催促地方官吏强使百姓加大劳役才能这么快完工的。

朱标敲了敲书案沉声道:“即便如此,亦不可克扣百姓的赏粮赏钱,此事本宫会派人去看看,爱卿也应当知晓这其中厉害,出了漏子惹得母后哀伤父皇震怒会是何等的后果。”

老朱给自己修陵寝都没这么重视过,徐王陵寝自打修筑开始,就以马皇后的名义给被征调服役的百姓们定下了恩赏的钱粮。

要知道百姓服朝廷的徭役是义务,向来是没有钱粮报酬的,每家每户只要有适龄的男丁就必须出人,朝廷治水渠开河道修驰道都是靠的徭役。

礼部尚书显然是心里有数的,回禀道:“殿下放心,服役百姓并无伤亡,钦定的钱粮也已经按数发放了下去,臣派了礼部数名刚正官员前往督查发放,可以肯定并无疏漏。”

“如此便好,爱卿老成持重不愧为朝堂股肱之臣,本宫当为卿向父皇请功才是。”

一部尚书堂官真有心办好一件事还是值得信任的,见他如此信誓旦旦朱标的心也就落下了,自己外祖外婆早逝一直是母后的心病,朱标没办法改变此事,只能尽力将哀荣办好。

一番客套后礼部尚书心满意足了,他费尽心力压住下面那帮贪财的蠢货,可不就是为了将此事办的漂亮些,让这三位至尊承这份情。

别看他现在是为胡惟庸马首是瞻,可那不过是因为淮西武勋势大,他们想有些作为那免要跟武勋们推出来的丞相搞好关系。

可这天下到底是谁在做主他心里是清楚的,六部归中书省统辖,他听从当朝丞相的话倒也不是错处,只是总得要留几分后手。

免得将来被脱下水连个翻身保全家小的机会都没有,虽然有些话胡相没挑明,但他们这些尚书也不是蠢的,该保持的距离一直把控的很好。

“殿下是否要接见几位武氏长辈?”

武氏也就是马皇后母亲的亲族,原是北宋末年大乱时随宋高宗从北方南迁,先迁到萧县仁智乡,再迁至闵子乡新丰里,被称为丰山武氏,其祖名成,其三世女嫁于宿州郑肖庄的邓氏,生下了朱标的外婆。

这些朱标自小就听母后说起过,自己外公脾气暴烈,同族中乡里没什么交好的,自小马皇后便同母亲那边的亲族往来更多颇受照顾,尤其是四舅武从善六舅武从真。

天下平定后,老朱便广寻马皇后的亲族,大概在洪武二年的时候便找寻到了,依照老朱的性子,怎么也得等给武氏一门封个国公以壮皇后的体面。

可马皇后顾及那么多武勋将领们出生入死都未得国公之爵,而她的族人寸功未立只因是她的亲眷便得享高位,难免惹得人心不齐,便坚拒了此事。

还怕有人借此做文章,纵日夜牵挂可还是坚持不让武氏长辈入京探望,只是逢年过节便遣人送去亲手所制的衣物以及一些钱粮。

也正是因此,无论文臣武勋都对马皇后信服无比,纵开国后难以得见,但还是严令家中命妇若入宫拜见皇后必视之为亲母奉敬之。

一些勋贵侯爵得享高位后娇妾成群,原配年老色衰难免有嫌弃之意,也是马皇后遣近侍前往其宅邸呵斥教训,才不致宠妾灭妻事。

而今大局已定,马皇后又难得有机会离宫,朱标也就自作主张了,这种事马皇后或是老朱来做都不太好,未免有反悔追封之意,而朱标来做旁人也就说不得什么了,难不成还要谴责太子纯孝之心?

朱标想了想道:“今日未免有些仓促了,不是见长辈的礼节,刘瑾,你代替本宫去走一趟,明日本宫在武英殿设宴宴请母族亲长。”

“诺。”

刘瑾应诺后又朝着礼部尚书微微躬身然后便退了出去,礼部尚书也是侧身点头示意,以他的身份地位倒也不致于诚惶诚恐。

“那碑文是我等草拟还是?”

朱标点头道:“大体碑文自是该由礼部拟定,不过父皇也早有准备好的祭文,到时也该另立石碑以记之。”

朱标起身从书架处寻出一份早就写好的祭文,恐怕得有两三年了,应该是下令敕建徐王陵寝的时候便备好的。

“朕惟古者创业之君,必得贤后以为内助,共定大业。及天下已安,必追崇外家,以报其德。惟外父、外母实生贤女,正位中宫。朕既追封外舅为徐王,外姑为王夫人,以王无继嗣,立庙京师,岁时致祭。

然稽之古典,于礼未安。又念人生其土,魂魄必游故乡,故即茔所立庙,俾有司春秋奉祀。兹择吉辰,遣礼官奉安神主于新庙,灵其昭格,尚鉴在兹。”

朱标将其交到礼部尚书手中嘱咐道:“要尽快拟好碑文,最好在圣驾前往祭祀前安排妥当。”

礼部尚书躬身接过郑重应道:“臣谨奉殿下谕令。“

小心的收好圣上亲笔所写的祭文后看着朱标的下颚开口道:“宿州离京也不算远,殿下是否有意亲往陪祭之?”

朱标摇头道:“本宫身担监国之责,承江山社稷之重,岂可轻易离京而去,暂等将来亲往大祭。”

“是微臣失言,请殿下降罪。”

“无妨,尚书此言倒也有些道理,是该有子孙辈陪祭以安神魂,只是外祖徐王马公无子嗣承业,本宫不得离京,皇孙又太过年幼。”

礼部尚书张张嘴想说什么但又咽了回去,朱标略一思索便知道他是如何想的,马皇后乃是朱家宗妇,凡妃嫔妾室所出子嗣亦当归之于马皇后膝下。

朱标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头,礼部尚书的腰弯的更深了,不过到底他没有说出口,朱标自然也就不好说什么,也就当没有发生。

“爱卿下去吧,定要将此事做的妥当。”

“诺,微臣告退。”

赵淮安送了几步便转会殿内给朱标续上了一盏新茶道:“爷,太子妃得闻武氏宗亲到来,也吩咐福贵从东宫内帤取了些赏赐送去。”

朱标也没什么意外只是吩咐道:“安排人去那边看这些,看看都有谁家跟着去送礼。”

这件事也不算什么隐秘事,而且礼部安排的地方肯定也不会太寒酸,有心人稍一打听便也就知晓了,自然也不会舍不得一些场面功夫,不过朱标还是想想看看都有谁消息这么灵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