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六百一十八章 吴王

大明第一太子 第六百一十八章 吴王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六百一十八章 吴王

坤宁宫热闹了好一阵子,没有子嗣的妃嫔是冲着马皇后来的,这后宫之中谁不想靠上皇后娘娘,更何况她们这些没有子嗣可依的女人,有子嗣的就都是冲着朱标来的,她们的子女往后可都是要在兄长手下过活的,荣辱得失皆在一念之间。

外人或许不清楚,但她们怎么可能不清楚圣上对太子的宠信有多么深重,一次禁足根本无关痛痒,太子不能出东宫,可其他皇子这段时间也没机会见皇帝一面,可见圣意。

朱标也没坐在上位而是领着弟弟们在下面坐下了,毕竟他已大婚生子,离着妃嫔们远些总没错,两盏茶的功夫后,妃嫔们就领着众皇子公主们告辞而去了。

宫女太监们利落的收拾好茶椅凳垫,朱标也是才有空坐到自己母后的身边,马皇后伸手抚了抚儿子的鬓角道:“看着高了些,好像还胖了些。”

朱标顺从的将身子往那边靠了靠笑道:“可见儿臣近日来过的不错,无案牍之劳形,自然开始心宽体胖了。”

“都是当爹的人了,还没个正形,对了,王氏还有你那个暖玉的身子可还稳当?”

“稳当,太医日日都去请脉安胎,估算着秋冬之际您就又有孙儿孙女承欢膝下了。”

马皇后闻言欣喜,自己早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随后出嫁从夫南征北战开创新朝,而今困于后宫妃嫔之间,说实话是很无聊的,可现在也就指望着能多些孙子孙儿陪着解闷了。

宫女太监奉上新茶点,朱标瞧了一眼最后面躬身而立的正是刘安,只不过此时他已不复原先那般机灵模样,腰弯的比其他人都要大不少,人也消瘦了许多,可见近日过的不好。

朱标挥手让众人下去伺候,然后拿起块百花糕尝了一口,马皇后看着刘安退去的身影道:“这个是你宫里出来的人吧,前些时候淑妃将他送了过来,我也就将他留下了,一会儿可要带走?”

朱标摇头道:“是刘瑾的干儿子,原先也颇为得力,可却仗着儿臣的威势插手后宫奴婢们的差事,淑妃责罚赶出去的奴婢他都敢又安排到宁妃宫里。”

朱标平日都不敢插手后宫的事,不仅是要避讳自己父皇的私事,更是因为后宫诸事都应由自己母后做主,尤其涉及到妃嫔之事。

“过些时日吧,再让他在母后这边学些规矩。”

“说起来都是年纪不大的,若是知错能改就善莫大焉了,你也不要太苛责。”

“是,儿臣明白。”

“方才进来的时候听到你们兄弟在争论什么,老二小五好像都有说话吧?”

朱标自然不会瞒着自己亲娘,何况又不是什么大事,于是就将自己准备让朱橚负责太医院编纂医药大典的事情说了一遍。

马皇后对朱橚这个孩子还是颇为喜爱的,先是替他高兴,毕竟参与编纂大典可是大善举,皇子参与其中最起码也能得个贤名。

只是还有些担忧:“橚儿聪敏好学,只是年纪尚小,可别误了正事才好,若如你所说,此举可是事关天下百姓的紧要事。”

朱标说道:“有太医们在,寻常州府的名医都难参与其中,皇子去也不过是挂个名罢了,耽误不了正事的,儿臣想着这等名留青史的善举终归是有天家参与才好,一眼望去也就老五最合适了。”

“那就好,你父皇那边应该也会答应,小五学的快,前些日子教谕先生都说已经没什么可教的,只是看个人苦读钻研了,这时候放出去当差历练,往后也能帮上你。”

“你父皇没个兄弟帮扶,如今处处都捉襟见肘,纵是天子也有力所不及之时,还是要团结手足。”

马皇后看得通透,如今这个局势早就不用担心其他皇子夺嫡了,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是该安抚诸王,善用他们的权位能力,有时候他们远比朝臣好用。

就从楚王朱棢赶赴山西快速赈灾安民就可见,王爷若都是同皇帝一心,那么赈灾钦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他们还会受限于地方官吏,还会畏惧于贪腐官员背后之势,而亲王则无需顾虑太多,快刀斩乱麻才是安民之道。

朱标自然也是这个想法,如果他是别代王朝的太子,那这个时候肯定是要极尽阴私明暗手段打压其他皇子,恨不得将他们全部赶尽杀绝,不留一丝后患。

可如今却是勿需如此,说实话,如果现在再让他换到其他皇子的身上都会感到绝望,这根本不是权谋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储君大势已成,浩浩汤汤顺者昌逆者亡,唯有求神拜佛指望着他暴毙猝死这一条路了。

说话间一阵步伐频率较快的脚步声传来,然后就是一群奴婢拜倒问安之声,母子俩起身相迎,很快一道身影就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

“妹子,咱可快饿死了,听到她们走了就赶忙过来了。”

马皇后嗔怪道:“这话若是让她们听到了,那这后宫可就又要热闹了,到时候还得是我来收拾。”

“哈哈哈,咱不是想着咱一家安静吃顿饭,咱要是来早了她们就不走了,又得一群人一起吃,麻烦。”

坤宁宫正殿宽阔气派,不过却不是聊家常的地方,三口人一起到了较小的偏殿落座,很快晚膳的饭菜就端上来了,四菜一汤外加一盘子烧饼,这就是皇帝皇后太子的晚膳了。

老朱显得很是高兴,一口气连吃了四张半烧饼,要知道寻常人吃两张也就饱了,朱标方才吃过了点心,不过到底十七八的年纪,还是吃了两张,马皇后只用了一碗汤半张饼。

饭毕闲谈,朱标开口道:“老五年纪也不小了,不如趁着表兄铁柱封王的机会一齐册封了吧。”

封王非小事,尤其是涉及到李文忠,所以礼部那边还在筹备,现在加上朱橚倒也赶趟,朱元璋思索片刻道:“倒也可以,只是王号藩地还要商议一下。”

马皇后将母子俩方才所谈对丈夫说了一遍,朱元璋自无不可,编纂医药大典利国利民足以流传后世,有个儿子参与他这个当爹的也有颜面,原本还以为是标儿要自己弄的,所以才没插手。

朱标是懒得再多管,他对医道没什么兴趣,而且以他的身份地位名留青史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青史没有他的名字才是大怪事。

对他来说这件事只不过是功绩的小点缀,因为是他发起筹备的,再多个参与编纂的名声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弟弟干。

“父皇原先不是想赐予老五吴王的王号,儿臣以为不错,不如就此吧。”

朱元璋皱眉道:“王号倒也没什么,略显恩宠罢了,只是吴地事关朝廷赋税,绝不能赐予藩王。”

“老五跟老二老三老四他们不一样,不是领兵坐镇的料子,儿臣想着不如赐王号不实封藩地,名头上遥领就是了。”

朱元璋略显纠结道:“咱其实想着将来把所有皇子都放到藩地去,皇子亲王留京容易使其动不该有的心思念头。”

到底是将皇子亲王赶出政治权利中心养起来,还是都留在压在京城眼皮子底下更好,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