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诰命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诰命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诰命

赠官倒也罢了,毕竟只能算是哀荣,虽然品级有些过高了,但陈家还有一个良娣在东宫,未来可期,倒也不算过分。

真正的实惠应该是那一品诰命夫人了,诰命夫人有俸禄但是没有实权,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荣誉和赞赏,意味着来自皇室的认可和肯定。

而且诰命夫人的称号不仅是自己的荣誉更是整个家族的荣誉。一旦被册封,诰命夫人可以把自己的画像放在家族宗祠里接受后人供奉。

通政使陈佑宗之妻现如今也不过是三品诰命淑人而已,不算低,但对面众多开国公侯的夫人难免有些底气不足,而今后就不同了。

朱标是要将陈家作为一个典范,一个让天下人都能清楚看到的典范,如果说开国勋贵们的尊荣都来自皇帝,那么朱标现在就是要正式开始将自己的嫡系提拔到权力架构的上层了。

陈家的事就此定下,朱标也翻到了自己想要找到的奏章,拿起已经批复过的苏州卫指挥使蔡本的奏章看了一遍道:“儿臣听说魏观在苏州任职期间颇有建树,蔡本所言恐怕是言过其实了。”

奏章上写着蔡本弹劾魏观居心叵测,就任苏州知府以来常同元朝旧臣往来,而且复宫开泾,必有异图也。

皇帝御笔亲批的是着令御史台监察御史张度前往苏州调查此事,这种密令不会经过中书省,而是会通过通政使司直接传递到张度手中。

朝廷的监察御史有明面上去巡查地方军政民生要务的,但也有奉密旨秘密前往调查的,一般都是一匹老驴一个行囊即可出发前往办差,大多数地方官吏的贪腐案件都是他们暗查出来的。

朱元璋随口应道:“魏观都多大年纪了,咱怎么可能信他还有什么异图,只是苏州特殊,还是让人去看一看的好,张度不仅是去查魏观也是去查一查蔡本。”

这作风很是自己父皇,但朱标还是感觉有些不对,若是偏远地方倒也罢了,苏州因为张士诚残党颇多的缘故,可一直都是亲军都尉府秘密监察的要地,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能瞒得过自己父皇,又何须特意派遣一个监察御史去调查情况。

不过朱标没再继续追问了,既然老朱同志暂时不想跟他说,那必然是原因的,且在观望观望吧,左右也只是去调查。

招手让富贵上前将御案上尚未批阅的奏章搬到自己的书案上去,朱标则是走到殿侧处打量着正喷吐着青烟的狻猊出香熏炉,此物应该是这两日新进献上来的。

狻猊昂首,张口突眼,獠牙竖耳,牙咬绣带,舌唇上卷,墨彩釉下点睛,脖颈佩有项圈,悬挂着三个铃铛和锁链,狻猊尾巴,呈火焰状镂空尖形,高高翘起于身后,后腿各五只利爪,自然弯曲蹲踞于盖上。

盖上呈六瓣莲花圆形,上面堆贴三周,数十颗乳钉和一枚绣球,狻猊凌空飞腾,背上鬣毛施卷,光彩照人,炉中燃之香气可从狻猊口中缭绕飘出,颇为精美。

“此物看着不像是御造局的风格,是何处进献的?”

负责这谨身殿香炉的管事太监赶忙回禀道:“回殿下的话,此物是高丽王遣使所贡,圣上瞧着新奇,于今早命奴婢们搬进来的。”

上位的朱元璋批阅完一摞奏章后放下手中的狼毫笔端起一旁的茶杯大口饮尽:“瞧着喜欢一会儿就带回去吧。”

朱标摇摇头笑道:“儿臣还是不夺父皇所好了,若是父皇能将儿臣的那柄匕首还来就好了。”

老朱咳嗽一声继续伏案批阅起来,朱标虽然早已经知道自己那柄北伐带回来的匕首被自家父皇于何处,但也早就放弃收回的念想了,只不过说出来调笑而已。

无奈的摇摇头回到书案内坐下:“非节非庆,高丽又派遣使臣进贡用意深远啊,估计是知晓察罕来京的事情了。”

朱元璋随手从书案抽出已经开了漆印的信纸,让一旁伺候的太监递过去:“高丽的国书同往常一样,但这次多了一份高丽太后给你母后的信。”

朱标接过看了一遍,内容平平淡淡,多是恭敬的问候之言,也有敬颂马皇后昔年事迹,其中还问候了太子妃,最后言辞恳切的表示希望能收到大明皇后娘娘的回信。

朱标叹道:“病急乱投医,看来明德太后是想试着保住高丽沈王脱脱不花的小命了,可惜局势至此,脱脱不花必死无疑。”

随手将信纸交给富贵让其送到坤宁宫,这种关乎两国朝政的大事,马皇后向来不会干预,外人怎么可能比得过自己的丈夫儿子呢。

其实从李仁任联合高丽宗室想要迎回脱脱不花的时候,就注定了此人的命途,朱标不会容忍自己的布局被人肆意打乱,纵然纳哈出不配合,朱标也有办法杀了脱脱不花。

问题就是愿意付出什么代价而已,辽东刘益、高家奴、也先不花的归附可不仅是让大明在辽东的掌控更进一步,也让亲军都尉府趁势渗透了金山,杀掉纳哈出不太现实,但杀其他人还是有把握的。

上位的朱元璋没有理会儿子的话,对他而言高丽蛮夷藩国而已,值得惦记的就是养马采参干的还不错,总算有点用处,但若是儿子想玩练练手,那就由他去吧。

朱标也不再多言开始批阅起面前的奏章,刚翻开第一份就感觉太阳穴一跳,大都督府奏报西安河兰诸处极边苦寒二十万戍卒良苦已久,请求朝廷调拨饷银三十三万四千四百余两,绵布十四万七千七百余匹。

锦布倒还好说,朝廷自有储备,可银子户部应该是没有了,就是有也早就有归属安排了,只是还没调拨出去暂存国库而已。

这种一般都是直接打回,让大都督府去同户部重新商议,银子不够就用其他物资补贴,总能糊弄过去的,所谓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如此了。

但朱标肉痛片刻还是准备允了,开国至今朝廷官员俸禄定的少,守边戍卒就更不用说了,前几年都是紧着南北二军,对其他地方驻军是欠关心了些,总这样也不是办法,总得让人吃顿饺子。

其实还是手上有钱了,好在前几日从几大商帮搜刮些银子,否则朱标也拿不出这么多,莫名的发现他真是存不住钱的命,多少银子过遍手就都没了。

不过可不能答应的这么痛快,要是让朝中那些家伙知道太子爷手上还有余粮,那明日需要调拨的粮款可就是数以百万计了,左右是花储君的钱,谁也不会心疼。

兵部奏报,兵部主事彭恭、泸州守御指挥彭万里集四川明氏旧校卒将尉二千六百六十人为军,奉征南大将军命出征贵州讨伐叛逆不臣。

原属于明氏的军中将校被整合成一军,这是两个月前刘伯温的密奏上就曾说的过的谋划,这些人一死明氏的根基也就彻底消失了。

别看明升携带着绝大多数明氏子弟赴京,但还是有那么几个偏枝子弟还在依托巴蜀天险负隅顽抗的,屡剿屡胜但就是杀之不绝,可见是离不开有心人的帮助。

其中定然是有无辜之人,但无论是刘伯温还是汤和都没有心情将精力浪费在他们身上,索性直接送到云贵剿匪,活下来的才有资格谈忠诚与否。

中书省奏报,计湖广广西江西山东狭西山西河南七行省,是岁铁课凡八百五万六千四百五斤,池州府铜课一十八万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