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八十九章 商帮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八十九章 商帮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八十九章 商帮

俩人谈了一会儿北方的情况,对大明上下来说唯一的威胁依旧是那里,蒙古再如何颓势也是当世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随后步入正题,陈佑宗不仅是朝廷的通政使,也是朱标同天下各大商贾世族交流的中间人,能有本事找的上陈佑宗的才有资格被朱标略微关注。

连陈佑宗的关系都攀附不上,那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同太子一起做些什么,这也是为何这两年通政使司陈佑宗在朝中地位隐隐有些超然的原因。

朱标放下茶杯道:“本宫在宫里都听闻陈府过年比皇宫都热闹,从元旦至今都是车马如龙啊。”

陈佑宗笑道:“何止是车马如龙,臣家中库房都已经堆满四座了,礼品还是源源不断的送来,天南地北奇货珍宝之多啊,臣也是开了眼界了。”

朱标的闻言感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同这些人打交道不容易,于爱卿士林声望也有损害,辛苦了。”

陈佑宗摇头:“为殿下当差是本分,也是臣的福分,不过腐儒愚生几句酸话而已,值得什么。”

朱标闻言也不再多说,他于陈佑宗有知遇之恩,而今又娶了其嫡女,早就是利益一体了,宽慰安抚的话要说,但也不用说太多,说多了反而显得生分。

陈佑宗收的那些礼物都是替朱标收的,早早晚晚都会送进宫里,其实这两人都不在乎这点玩意儿,陈家富贵传家百余年什么没见过,朱标国之储君未来必然是要坐拥四海的。

朱标或许会缺粮缺人但绝不会所谓的缺奇珍异宝,那些对他来说最是无用之物,前几年还颇喜爱前代唐宋名家书画字帖,现如今忙于政务看都懒得看一眼了。

也就剩把玩玉饰这点儿小爱好了,而大明雕刻玉饰最出众玉匠也早都被皇帝传唤入京专为太子一人使用了。

“名单本宫看过了,可也就是看过了,哪家成哪家不成还得问问爱卿的意思。”

陈佑宗沉吟片刻回答道:“各家各号都有厚礼送上,若真要细究甚详不太可能,只能是从其所在的商帮来看了。”

商帮的形成原因其实非常现实,就是为了抱团取暖,士农工商,任何朝代中出门买卖的商人,他们在经商路上经常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一些地方官吏以及当地帮派都会以各种名义剥削他们。

“现如今微商几家诚意最大,实力也是名列前茅的,殿下也知道,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导致多出商人,而且微商之首江家同圣上还有几分渊源。”

朱标闻言一挑眉,后面一句才是重点,略一思索才想起来当年自家父皇挥师入皖之时,大商江元曾主动献十万两以求平安。

那时候军饷匮乏,无论如何也得弄到饷银抚军了,江元主动献银省了波折也给其他豪商打了个样儿,所以这份情却是有的。

朱标问询道:“微商所经何物?”

陈佑宗捋须道:“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此四宝唐宋之时便常为朝贡之物,现如今亦是,但凡稍有家资的文人墨客都会求购这一套装置门面。”

朱标瞧了眼身前书案上的笔墨纸砚道:“文房四宝恐怕非适宜海贸之物,东瀛高丽或会抢购,但其余藩外之国可用不上。”

陈佑宗沉默片刻,朱标若有所思道:“有什么就说吧,此处只你我君臣何须忌讳太多。”

“江淮从事贩盐者多是微商之属,拥船只千艘……”

“私盐?”

“原先是半官半私,但据江元之子所言,如今都以换自开中法所获盐引之盐。”

朱标若有所思的敲着书案:“可信?”

陈佑宗自是不敢担保:“臣只知晓自前年殿下南巡敲打李家之后,江南以贩私盐起家的都以销声匿迹了。”

朱标沉吟片刻道:“让他们交出五百艘船给漕运总兵府,再出三十万石粮食送往杭州,此事既往不咎,但若再犯抄家灭族。”

“诺。”

这就是要付出的代价了,想必他们也早有准备,盐业暴利但却有抄家灭族的风险,海贸同是暴力,虽也有船覆人亡的风险,但总归不至于全家死绝。

陈佑宗神色不变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晋商了,这几年因朝廷开中法的缘故,几大山西豪商身家倍增,太原、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敢称富。”

朱标清楚晋商想要加入海贸估计是挺闻到了朝廷准备停止开中法,所以才会如此迫切,他们的驼队船队可不敢停下来。

“可以,三十万石粮食二十万两银子,让他们自备出洋船队,能吃多少就看他们自己能有多大胃口。”

想跟着朝廷吃第一口螃蟹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自元末以来海贸断绝,谁也不知道海外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而且近海都有倭寇横行,没有朝廷水师庇佑他们出了海就是肥羊。

后面还有闽商,他们倒是不用出太多,因为在海贸这方面他们可真是祖传的本事,经验无比丰富,水师出海远洋有很多地方也得仰仗他们。

几处地域性的商帮,加上几十家大商号,再加上当第一的水师力量,这基本就是大明对海洋的的第一次尝试了。

看似商人占了大头,其实他们加起来也比不过朝廷,甚至说是九牛一毛也不为过,当今天下有多少织造丝绸瓷器的都是属于官营的,朝廷的生产力要远远超过商号太多太多。

何况贸易归来后该收的商税谁也别想赖掉,朱标从不担心海贸是否会赔本,担心的只是大海无情,数万人的水师船队又如何,在惊涛骇浪中也不过几片无根浮萍而已。

朱标同陈佑宗商谈了有一个多时辰,陈佑宗才拜别而去,他回府后还要传达太子的意志于各家各户,林林总总的安排与大致的利益划分还需在商谈。

朱标这会儿连喝了三倍热茶,额头都有些见汗了,福贵小心翼翼的在旁用袖子给他扇着风,一副期待受到认可但又怕受到呵斥的模样。

朱标淡漠的吩咐道:“偏殿左侧青龙木柜里有扇子,去取来吧。”

“诺”

太监身上常用香料,福贵刚上位用的也就一般,朱标闻着有些刺鼻,很快富贵就回来了,轻轻的给他扇起了风。

“奴婢伺候不周,回去就领罚。”

朱标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过了许久才道:“回去好好问问刘瑾。”

福贵眼中闪过欣喜,他最怕的就是殿下不理会不吩咐,那样的话就是根本没准备将他长留身边伺候。

朱标此时所想的就是还要不要在榨一榨豪商们的底子,方才别看要了一些,但其实很少,若落在一家一户上是多,可朱标是对商帮要的,他们凑一凑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

想了一想还是算了,这笔银粮加上下半年在从别处找一找,明年很轻松就能还上江南世族的百万石粮食了。

商人依托大明开国之初政策宽松商税不高才缓过气儿来,没必要这么急着压榨,他们纵然仗着比百姓厚实的家底儿熬过了元末乱世,但也肯定是放了不少血,丢了不少家业。

等海贸通顺了再提商税细水长流吧,当然该有的限制也得更严厉些,官商勾结必须限制预防,权与财总不能都让他们占了,大明可不是商人的大明。

朱标叹了口气,打孩子也得等他长大些,这会儿一用力打死了可不好,老朱打儿子都是六七岁才开始下手狠揍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