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七十二章 万里石塘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七十二章 万里石塘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七十二章 万里石塘

一盏茶毕朱标双手自然的落在膝盖上,徐达也是直接吩咐女眷先行一步,朱标挥手让刘安去引领,他见见谢氏或者徐仪华没什么,朱家徐家是世交,自然是有通家之好的,不过许允恭不在,他的妻子李氏就不好直接见了。

倒也不是不能,只是朱标懒得见,见了又能有什么好说的,还不如不来的方便,徐达自然也看出来了,所以一直也没叫儿媳妇出来拜见太子。

女人的事情交给女人去处理,朱标相信自家太子妃过会儿会照顾好李氏的,李氏出身不高,其父仅仅是一个昭信校尉,早年在乱战之中为救徐达慨然赴死…

又等了一会儿朱标和徐达才起身向外走去,再一番的推辞之后,徐达才被朱标拉上了车驾,庞大的仪仗从中山王府向着皇宫回返。

不少有心人都在默默注视着这边的状况,虽然徐达近两年并没有再次领兵征战,但他开国第一帅的地位也不说他人能轻易动摇的,就算是常遇春当年也多是在徐达麾下为副将。

原本以为上位是要冷遇徐帅,可如今看来依旧是隆宠依旧,太子如此大张旗鼓的亲迎就可见一斑,至于其他无可细究,起码徐系一干人等是没有理由为徐达抱不平了。

很快仪仗入了承天门再过端门午门停在了内五龙桥之前,刘瑾拉开车帘摆好踏凳让里面的太子与中山王从容走下车驾。

随着一阵恭敬送的声音朱标和徐达被一群宫女太监簇拥朝着谨身殿走去,而谢氏李氏以及徐仪华则是被马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接入坤宁宫,在宴席开始前还是要分开聊一聊的。

刚过华盖殿就已经可以看见老朱正背着手在谨身殿前面转悠,可见是专门等候了有一会儿了,朱标对身侧的徐达笑道:“可见父皇也是着实想念徐叔叔了。”

徐达叹道:“天恩浩荡恩荣致此敢不效命?”

这时候朱元璋自然也看到他们了,哈哈大笑着迎了上来:“天德,咱可想死你了。”

朱标躬身一礼随即含笑避让到一旁,徐达则是要郑重行大礼参拜,不过刚弯下膝盖就被赶上来的老朱一把拽了起来:“自家兄弟不必如此,往后除了在朝上,也都是这般。”

“那可不成,兄弟是兄弟,君臣是君臣,礼不可废,否则上位往后如何服众。”

“有你在谁敢不服咱?来,进屋说。”

俩人拉着手进了谨身殿,朱标自然也是默默跟上了,朱元璋没有在正殿落座,而是去了偏殿,早有预备好的茶店。

“这是刚才你嫂子让人送来的,让你先开开胃,等会儿可有她亲手做的菜。”

朱元璋表现的亲切,徐达也放松了下来,也不在向平日那般循规蹈矩,终于又有了开国前南征北战时的洒脱劲儿。

“咱可是好多年没吃到嫂子亲手做的菜了,一会可得吃上三大碗!”

“哈哈哈,管够管够,咱兄弟今天那是要不醉不归啊,喝多了就在宫里睡下!”

俩人落座热火朝天的交谈起来,朱标都被忽略了,见状也就没上前打扰,挥手带走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们,给他们一个安静闲聊的空间。

让刘瑾在门口伺候,朱标转头回了正殿,案牍上还有一些尚未批阅完的奏章,自己父皇今晚定然是要好好喝一顿的,这些自然是顾不上了。

甩袖在自己的专属座椅上坐下,赵淮安机灵的上前研磨,几个在此伺候的太监将上面的奏章搬到太子身前,殿内重新燃起提神醒脑的熏香。

朱标批阅奏章的速度还是可以的,这东西其实也是看经验的,落于纸面笔墨上的信息绝对是不全面的,要联想此事于朝廷于地方的利弊权衡,只要思维模式打开了判断起来也就快了。

至于政令准确度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只能说方向上是没有错的,那但谁也不确定下达到地方会被曲解成什么样子,朝廷如今对天下的掌控,大方面是越来越强,但细节处却是进展缓慢。

宗族乡绅永远是地头蛇,皇权也难以动摇,总不能因为他们可能会有小动作就大规模的灭族屠宗,何况现如今的乡绅在朝中大多都有发言人了,开国五年,各方娶妻纳妾儿女联姻的可是多了。

一张由下而上的大网已然将泥腿子出身的新贵们笼络住了,他们祖辈想都不敢想的奢靡生活就这么突然的落了下来,娇俏可人的美女佳人带着丰厚的嫁妆甘愿伏低做小委身做妾,如此人财两得的美事,何人能够拒绝呢?

这种事历朝历代开国之时都避免不了,新贵与旧户的结合,可以让新贵们尽快享受到应有的权势享乐,旧势力没有从龙之功,但也总有办法融入其中,几代之后就又是新的高门贵族了。

半个时辰后,朱标放下手中的狼毫笔,接过刘安递上来的热茶喝了一口,随口问道:“那边做什么呢?”

刘安躬着腰回答道:“皇后娘娘招待着谢王妃,李夫人和徐小姐都跟着太子妃哄着两位小殿下。”

朱标点点头吩咐道:“去催一催,准备开宴吧。”

“诺。”

朱标心情不错,自己先生宋老夫子终于动身了,不日即可抵达京城,信中还说带了不少好苗子,好好教导往后都是可以辅佐他的。

老夫子做官一般,但是眼光绝对是一流的,朝廷缺人才,永远都缺永远不嫌多,科举这两届选拔出的人才大多平平,甚至都不如第一届。

估计是因为前两年不断举办恩科扩张名额的缘故,天下合格的韭菜都被割完了,现如今的都是半生不熟的,老朱都准备停两年科举了,准备把资源投入到国子监。

国子监如今学生五千余,老朱准备在凤阳在立一座国子监,招贤纳士培育生员,已经着令工部筹备了。

两座国子监都在南方,这对北方士子显得有些不公平,本来南北士子学术水平就有较大差距,这很容易引起北方士子不满,虽然他们的不满无足轻重,但朝廷终究是要讲究个公平的,无论南北都是大明的治下。

所以朱标也已经提议在北平府立一座国子监了,预计明年就可动工了,如果都按照京城国子监的规模来建,其实是一笔较大的投入,而且后续还要源源不断的投入资源供给学生,按大明如今的财政状况来说其实有些勉强。

但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朝廷也只能想办法克服,只是又要苦了户部尚书了,朱标都眼看着他从富态变得日渐消瘦憔悴,老朱这么狠心的人都忍不住赏赐了两根辽东宝参给他。

朱标想到这儿也是忍不住捏了捏眉心,告诫自己今年还是不要再弄别的了,得开源节流了,天下各地都要钱粮,偏偏各地民生方才缓过劲儿来,南方尚可,北方西南等地的百姓也就是有了点过冬粮食,到了不至于全家饿死的地步而已,尚需小心呵护,根本不好多征赋税。

今年的春茶也都开始采摘运送至京了,明日得找个时间安排茶马司同草原的贸易了,等夏天东海南海的倭寇被清扫一遍后,朝廷包括江南一些世家都可以尝试开启南洋贸易。

大明别的不多,瓷器丝绸等奢侈品管够,南洋诸国地处热带别的没有,粮食还是挺多的,朝廷最紧缺的就是粮食了,粮食够做什么都轻快许多了。

等过两年情况好了,朱标准备好好经营一下琼州府以及万里石塘,也就是海南岛以及南海,元代就已经将万里石塘作为内海了,自家内海自然是打扫一遍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