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赏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赏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赏

当然了,朱标是不在乎的,想要为他效死命的英才何其之多,只不过是顺手而为之罢了,说不定那两个努力一辈子都没有真正为朱标效命的机会。

刻意的施恩施惠那都是气候未成之人才会做的事情,朱标乃是堂堂的大明皇太子,江山社稷的储君,天然就是所有人效忠的目标。

用你就是知遇之恩,不用你那就是你自己德行不够,应当自省!

朝堂一众大臣们也不在意,他们要的只是天家给因公殉职的官员一个体面,别管以前如何,既然已经当上南平县令了,那就是阶层的一份子,现在帮他谋身后事是应有之意。

中书省奏报济南莱州二府连年旱涝伤禾麦,民食草实树皮为生,地方州府官员难以为继,请求朝廷输粮赈灾。

朱元璋沉声道:“山东之民久罹兵祸,方底平定,又复频年艰食何厄之甚也!古人云,匹夫匹妇不获自尽若己推而内之沟中,今民若此岂可坐视其毙,户部即刻筹备粮款赈灾。”

户部尚书躬身应诺,朱标也躬身开口道:“启禀父皇,楚王日渐年长就藩之期不远矣,理当经历地方上体天心圣眷下恤黎民之艰,如此才不负父皇之祈盼,儿臣为楚王请命赈灾。”

胡惟庸立即出列道:“臣附议,山东之地本就是当年中山王协同晋王晋王两位殿下收复的,如今晋王殿下不便外出,楚王殿下代表圣上以及太子殿下赈灾济民在合适不过了。”

太子和相国都表态了下面自然有的是人附议,就连向来不愿开口表态的徐达都在其中,不过还是有御史台以及礼部的官员上谏,认为又非朝廷无人,何须派遣亲王赈灾?

不过到底是少数,毕竟太子殿下都不怕,你们操的什么心,皇帝最后自然也是顺势同意了,他不会主动给其他儿子机会,因为他不想有任何风言风语,更不想让人揣测他是否有另立储君的想法。

国本国本,太子之位是国朝根本,代表着江山社稷祖宗宗苗的延续,他不想有任何的动摇,这才是为大明好,更是为所有的儿孙们好。

这件事如果不是朱标主动提议的,那么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实在是犯忌讳,毕竟历代都少有放皇子下地方赈灾施恩。

朱标倒是不担心这个,他手中的权势已经不是其他兄弟动摇的,甚至可以说皇帝想要动也得伤筋动骨,一个毫无顾忌收敛的储君能够接收积攒的势力是无比恐怖的,太多太多派系宗族把全部都压在了他身上。

说实话,现在朱标自己都不清楚他的势力范围到底笼括到了何等程度,就如同一个金字塔,他站在塔尖发展了下面二三层的基石,至于再下面的就不是他操手的了,无时无刻都在扩增,甚至可以说是倍增……

如果都这样了,他还要刻意打压身边的兄弟那可就太失败了,而且那样也不是自己父皇乐于看到的,心肝儿是肉,手心手背也是肉啊,人总得懂得感恩。

何况相比不清楚奸贪廉否的官员们,知根知底的弟弟还是更可信的,宗族内部相斗相杀的不少,但互相帮扶才是主流,否则宗族天下早就崩坏了,怎么可能延续千年。

这个时代同乡之谊都够可靠,更何况是宗族血亲了。

至于为何是老三,那就是长幼有序的问题了,老二的事情还没了账,父皇绝不可能这么放他去外撒欢儿,所以就是老三了,至于老四,等再过一两个月,朱标准备派他去贵州历练。

土司臣服后朝廷必然是要派兵入驻广建卫所肃清不臣的,目前那边的大军分为两系,一是打下巴蜀的汤和,二是方去不久的沐英。

沐英从汤和那接过了数万精锐,基本都是东宫一系的勋贵将领,汤和是个明白人,自然不会卡在这,何况沐英拿着朝廷以及朱标的手令本也不好拦住。

但这也就到了沐英官职资历的极限,再多他也吃不下了,骄兵悍将最是难搞,沐英是侯爵,但资历还是比不上某些勋贵将领。

如果不能做到如臂使指,那就是去了意义,所以朱标仅仅只是让沐英接管三万人的部队,其他还在汤和手中。

这也是因为蓝玉被朱标打发出去了,否则有蓝玉随行,什么骄兵悍将见了他都得叫声活祖宗,别看蓝玉屡屡受罚官爵都被罢黜了,但他在军中的威望却是有增无减,**丘八们就服这样的狠人。

不过朱标实在是受不了蓝玉了,要不是念在这是自己铁杆心腹的份上,加上还是自家太子妃母族的份上,就这种难以约束的刺儿头早就被朱标杀鸡儆猴了。

好在还在还有地方可以打发了他,蓝玉明面上是被发配刑徒海南了,暗地却是已经出海向东瀛去了,这时候应该是同汤鼎碰面了。

就在朱标思索的时候,早朝政务不紧不慢的又过去了好几件,基本差不多后大家整理了一下衣冠,今日的重头戏到了。

朱元璋安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了一遍群臣开口道:“宣贵州土司觐见吧。”

“圣喻宣贵州各土司入朝觐见!”

一声一声唱贺随着鸣鞭之声响彻宫廷,自然也传到了内五龙桥前跪着的陇赞阿期等人耳中,一群人摇摇摆摆的站起身,跪得太久腿脚发麻了,他们在家乡可是土皇帝,从没有下跪的习惯。

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陇赞阿期宋蒙古歹等土司首领朝着奉天殿走去,沿途两旁尽是持械冷眼观望的威武军卒。

无论是陇赞阿期还是早已臣服于朱标脚下的宋蒙古歹,此时的脸色都说不上多好,常言道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若不是时局所迫,谁会愿意到这来下跪。

不过等真踏入奉天殿的那一刻,他们的脸色就都已经转变过来了,僵硬诚恳卑微,这群平日高高在上生杀予夺的土司们,不约而同放下了传承数百年的骄傲。

在满朝文武不屑鄙夷的目光中跪倒在大殿中央,无人胆敢抬头观望覆灭了蒙古的大明皇帝,只是用着颇为别扭的官话念着礼部为他们写好的臣服归附奏文。

没有任何意外,因为所有需要商量准备的工作都被朱标做完了,该给威吓该给的甜枣都已经发出去了,所以这只是一个过场,早就定好的过场,撕破脸就得死,不仅是己身,而是族灭,大明本就急需杀鸡儆猴的对象。

按照定好的,朱元璋册封陇赞阿期为大明从三品怀远将军兼任贵州宣慰使,并赐姓汉姓安。

册封宋蒙古歹,授怀远将军任贵州宣抚司同知,并将宋蒙古歹的蒙古名改为宋钦以救正其俗。

其余土司一应封赏,五六品的将军随意册封,朝廷自然不亏,给了个名头,也不用给兵给粮,人家土司都会自己组织好,还都是精悍武卒,朝廷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调遣,何乐而不为。

除了在场的之外,老朱还顺便册封了播州杨氏首领杨铿,他还在路上,据说是率着同知罗琛、总管何婴、蛮夷总管郑瑚一起赶来的,准备交出元朝廷所授的金牌铜章。

老朱不喜欢此人,因为来的太慢了,可见是担心大明直接动手拿下所有赴京的土司,观望了如此之久才动身赶来,分明是别有用心。

不过现如今还是以安抚为重,等大军入驻站稳脚跟了正好拿杨氏杀鸡儆猴,一个地盘拿下的太容易也不好,容易让他们失去敬畏,朱元璋深知这个道理,也好看看其他土司会作何反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