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四十五章 辽东形势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四十五章 辽东形势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四十五章 辽东形势

其实蒙古目前所谓的正统也就那样了,也速迭儿刺王篡位不也好好的,鞑靼诸王不真心臣服但也没见为脱古思帖木儿报仇,更何况是天宝奴地保奴这俩兄弟了。

说到底还是所谓的血脉亲族有些远了,各自的利益远比旁的重要,现如今所谓的正统只能说是在谁都不服谁,又没有一个拥有压倒力的部族出现时,所被推出来的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妥协物。

也速迭儿也好天宝奴也罢,或者这个王那个汗也都可以,只要是黄金家族的血脉,大明都能扶持他为帝,尤其是此仗打完之后,朱标要开始割韭菜了。

只要把控住铁器火器,其余的都可以同蒙古大小部族贸易,灾后的必然情况就是牧民减少,但金银财宝会更加集中到蒙古贵族的手中,蒙元百年的积攒还是非常可观的。

元朝的贸易在开国前期可是十分发达的,由于蒙古对商品交换依赖较大,同时受儒家轻商思想较少,故元朝比较提倡商业,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如此积攒的自然不会少。

尤其是储备的金银,要知道元朝忽必烈时期推行纸钞的时候可是收拢了大批金银,据礼部的记载,有一部被元世祖赏赐给了众贵族,还有一大部分被运回了草原储藏。

只有元朝财政艰难的时候被运回来一些,但大头应该还没动,朱标当年北伐的时候其实刻意寻找过,但并没有找到,因为那时候是轻兵突进孤悬草原,所以就放弃了。

不过料想应该还是在鞑靼诸王手中,毕竟他们才是忽必烈一系的子孙,这笔金银想要通过战争手段夺来恐怕不易,而且必然要耗损众多将士的性命,得不偿失。

父子俩落座后又谈了几句,随即朱标突然问道:“北方白灾,辽东那边情况应该也不会太好,前元辽阳行省的主管刘益还没做出决定,再拖下去就要被纳哈出发现了。”

朱元璋喝了口茶道:“大体意向已经达成了,刘益率土归降后咱会册封他为从二品中奉大夫,并改辽东指挥司为定辽都卫,刘益为指挥同知,吴立张良佐等人为指挥佥事。”

朱标闻言笑道:“这真是个好消息,刘益归降了我大明也终于可以在辽东安插一根楔子了,就是不知道纳哈出会作何反应。”

朱标口中这个纳哈出可不是一般人,属蒙古札剌亦儿氏,为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早年颇为英勇善战,元朝末年之时曾率军镇压红巾军,颇有建树。

至正十五年也就是朱标出生那一年,老朱还是濠州义军副帅的时候,在安徽太平与元军的一支兵马相遇,元军领兵的将领是纳哈出。

那一战朱标后来也听自己父皇讲述过,纳哈出时任太平路的万户,作战勇猛部下精锐众多,朱元璋率部与之交锋被纳哈出一阵掩杀,损失惨重,大将汤和也在混战中中箭受伤。

纳哈出首战告捷就有些骄纵轻狂了,没把老朱所部当回事放松了警惕,可见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时逢天降大雨,老朱果决下令,顶着瓢泼大雨趁夜偷袭纳哈出大营,纳哈出慌乱中上马率军迎战,结果被徐达胡大海等人团团围住,力尽被擒。

那段时间老朱百战百胜气魄愈大,得胜以后并没有折辱或者诛杀此人,而是诚心劝降,毕竟那时候元朝分崩离析之态以见端倪,战败后的文臣武将顺势倒戈的数不胜数。

结果纳哈出到底是没有辱没其祖木华黎的名声,宁死不降但求速死,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还有如此忠贞不渝之士,老朱自然更喜欢了。

朱元璋便亲自给他解开绳子,把缴获他的弯刀与弓箭还给他,而且还送给了他一袋金银说“忠义之士难能可贵,咱也知道你这次输的不服气,这样咱放你回去,有机会再一决胜负,倒时候再输可就得安心在咱麾下效命了!”

纳哈出也不客气,接过弯刀长弓还有那一大袋子金银,深深的看了眼朱元璋就飞身上马,绝尘而去………

谈起纳哈出老朱面色就有些不好看了,朱标估计自己父皇那时候看着绝尘而去的纳哈出也是有点懵,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小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不应该立即纳头便拜高呼效死么?

此后的消息就是朱标自己归纳的了,纳哈出回到元大都后,并没有因为被俘经历受到牵连,凭借着家族势力,他还一路高升,最后他成了北元的太尉,掌管辽东地区。

元朝在辽阳地区设立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治所设在辽阳路,统辖七路、一府,分别是辽阳路、广宁府路、大宁路、东宁路、沈阳路、开元路、水达达路、合兰府。

在北元彻底被朱标覆灭的时候,纳哈出已经是辽阳行省左丞相了,率领二十余万军士屯驻金山,牛羊牲畜繁盛布满百里,统辖着开元路以东至松花江流域一带。

同北元辽阳行省平章高家奴固守辽阳山寨,知院哈剌张驻扎在沈阳,丞相也先不花屯兵开元,与驻兵金山的纳哈出相互呼应,互为声援共抗大明。

当然了,其所谓的金山二十万大军有多少水分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朱标是不信的,如果他真有二十万大军还用龟缩在金山,何况仅以辽东的黑山白水如何供养的二十万大军,真当那些女真人不用吃饭了?

按亲军都尉府从女真部族那边谈听的消息,纳哈出也就是佣兵五六万的样子,而且此人前些年还曾败于高丽李成桂手中,成了对方成名的踏脚石。

传闻纳哈出如今食古不化嗜酒如命再不负早年之英勇无畏,这也是刘益、高家奴、也先不花等纷纷暗中积极同大明接触准备投靠的原因,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现如今的纳哈出已经没有足够的威望震慑辽东,他祖宗木华黎名声也让他挥霍的差不多了。

不过再如何纳哈出也是辽东目前最大的问题,大明在这个时候可抽不出数万兵马去辽东,所以还是得想办法安抚纳哈出,否则这家伙不管不顾弄个鱼死网破把大明在辽东的所有布置都毁了可就麻烦了。

“父皇还是在写封信给他吧,总归先把今年冬天熬过去,等明年春夏儿臣想法让高丽去打前锋,两方压迫之下,说不定会有奇效。”

朱元璋闻言烦躁的捏了捏眉心,其实自吴元年起他就没少给纳哈出写信劝降,想着当年有恩与他,几次派人以书谕纳哈出,晓以大义,分析形式,劝其“观天地变化之机,知时识势而不失者,乃为杰丈夫”

先是好话说尽可纳哈出就是装聋作哑没个答复,后来老朱还特意写信骂过他,言“抑人谋不决,故首鼠两端欤?不然,必以曩时来归,未尽宾主之欢”,“昔窦融以河西归汉,功居诸将之右,朕独不能为辽东故人留意乎?”

好话赖话说了个遍,这两年老朱也就没心思再去劝他了,所幸将目标对准刘益、高家奴等人,结果成果显著。

这时候他自然是不想再同纳哈出说什么了,真要说的话也是纳哈出跪在他脚下的时候,朱标自然体恤自己父皇的心情:“那就由儿臣代为秉笔吧,还是大局为重啊。”

朱元璋见此也就默许了,大局为重大局为重,其实儿子再多劝几句他自己也能些,纵横天下几十年他什么荣辱没见过,这点小事其实也算不得什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