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二十四章 良辰吉日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二十四章 良辰吉日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二十四章 良辰吉日

这个许诺很诱人,高丽现如今的贡品就价值不菲,老朱还隔三差五就朝高丽伸手要马匹,如果辛旽上位那根基定然不稳,只会更毫无底线的跪舔大明,借外力镇压其朝内的两班大臣。

往后几代逐渐成为正统才有资格跟大明讨价还价,这对大明来说非常合适,只是朱标有更深远的打算,自然不会答应。

如果姚广孝的计划顺利,那么高丽王将会遇刺身亡,身在开京联络了众多高丽大族的蒋思徳将会举大义号召平叛,诛杀弑君的乱臣贼子辛旽。

有姚广孝的配合,辛旽绝不是蒋思徳的对手,因为辛旽这一派系的众多骨干已经看出了许些端倪,知晓辛旽如果得不到大明的支持,那么哪怕成功刺杀了王,结局也定然是被当成叛逆剿灭。

因为辛旽缺乏高层基础,虽然他在高丽民间的威望很高,但得罪了太多世家高门,民间的基础并不足以帮他对抗世族的力量,毕竟辛旽的改革才短短六七年而已。

而且他自身腐化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刚上位的辛旽有野心但确实是准备为民请命的,但奢靡的生活还是腐化了这个曾经的高僧。

酒色财气无一不沾,这样的领袖自然让人失望,原本坚定维护追随他的官员也失去了方向,因此辛旽一系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重新倒向了世家大族。

其实这次预谋的刺杀不是没有消息传出,只不过被蒋思徳以及两班大臣们压了下去,当成妖言惑众的情报,都没有汇报到高丽王耳中,如此内外合力,高丽王死的也不冤枉。

辛旽一系还有相当一部分投靠了姚广孝,毕竟蒋思德那边的位置已经被世家大族占满了,他们大多出身不高,自然不会自讨没趣,左右都是在大明皇太子麾下效命。

其实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但凡有点眼力见儿的官员们都已经看出问题了,有人抗拒有人支持也有人置身事外,但终归都无可奈何,大明覆灭蒙元威压四海,如日之升如月之恒,而高丽内忧外患何能挡之?

朱标放下密信对殿下伺候的赵淮安吩咐道:“去叫礼部左侍郎以及高丽送亲使臣到武英殿候着。”

“诺”

要尽快迎纳高丽公主入宫了,如此才好打着公主的名义光明正大的插手高丽庙堂,毕竟大明是天朝上国,高丽是朝贡称臣的藩属国,如果吃相太难看了可就说不过去了,而且也容易激起其他藩属国的恐慌心理。

高丽如今看似已经在朱标掌控之中了,但其实只是虚的,他明面上派遣到高丽的只有一个蒋思德,真正办事的是那些对高丽王以及辛旽改革不满的世家大族。

他们因为自身利益投靠了朱标,并且愿意把头磕在地上服从朱标的命令,因为他们知道朱标想要真正控制高丽,那就不得不依靠他们,毕竟天高皇帝远。

朱标刻意让姚广孝收拢辛旽的那些平民党羽也是为了将来制衡高丽这些世族高门,现如今大家利益一致,但等高丽王死后如何瓜分利益,那就看谁手里的牌更多了。

可以预见高丽王遇刺身亡,辛旽被诛杀之后,巨大的权力空洞将会让世家大族团结一致的全力清剿辛旽党羽,然后在内部消化这份权力。

而那时候蒋思德也约束不了他们,姚广孝也只能避其锋芒尽力保下一些重要骨干,因为他们俩手里都没有足够的兵力,大明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大军压境,而且大明内部也不会支持派兵征伐高丽。

所以只能一步一步的来,幸好高丽王留下了个不错的棋子,那个一直养在辛旽府中的王子,高丽王唯一承认的血脉,王位正统的继承人,虽然那孩子已经被辛旽狸猫换太子,但那又如何?

别管高丽宗室如何叫嚣,大明只会承认并册封此子为新一任的高丽王,新王年幼远嫁天朝的公主殿下派遣合适的大臣去教育保护王,不是很合理吗?

至于这个王能做多少年王位,那就看将来的权衡了,或者说要看朱标需要多久才能彻底打压下高丽那帮占据全**政要脉的世家大族,什么时候能随意任免两班大臣。

还是那句话,高丽王以及辛旽的政策其实没有错,虽然有些急功近利,但高丽开国太久社会阶层已经彻底腐朽了,世家大族掌握了太多太多,底层百姓毫无出头之日不说,连生存都是个难题,不改革中兴,亡国之难就在眼前。

只可惜这两位掌权者,各个意志不坚,或许曾经有过救国救民的理想,但面对种种压力还是屈服了,高丽王沉迷俊俏少年,辛旽只顾贪权夺位,结果就是被庞大的利益集团分而化之各个击破。

这些都是借鉴,朱标放下信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世家大族虽然心思各异,但面对根本利益问题的时候,都是相当有默契的。

朱标又拿起蒋瓛转递过来的信件,此人为仪銮司指挥使,算是亲军都尉府的三号人物,是近来才被朱元璋提拔上来的,底子干净武略出众。

毛骧的异动被老朱察觉之后,亲军都尉府上层就做了些调整,毕竟老朱可以放纵一些人,但也得确保自己眼睛耳朵依旧有用。

是关于唐胜宗和陆仲亨的消息,这俩人去年因为擅用驿车而被罢爵去官放逐到地方,其实也不算什么大罪,只能说是老朱杀鸡儆猴。

这俩人一个延安侯一个吉安侯还都是跟随朱标北伐过的,算是东宫嫡系,只不过这俩人骄狂的很,北伐回来后就更猖狂了,酒后失言不敬上位不是一次两次,纵容亲属侵占良田纵马游京当庭殴打御史言官也不是一次两次。

纵然是面对朱标的教训这俩人也是当作耳旁风,所以老朱贬黜他们的时候朱标也没有出面求情,如此一来东宫门下也就自觉的同这俩人划清了界限。

不过勋贵们大多都是狐朋狗友,别看他们俩做的过分,皇帝太子都有意敲打,但还是有不少公侯将校有空就上奏求情,说看在他们俩往日的功勋上在宽恕一次吧。

俩人到了地方卫所也是大爷,谁也不敢得罪,毕竟人家是开国功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复起了,所以地方上也是不断上奏,希望圣上赶紧把这俩活祖宗领回去。

朱标思考了片刻起身朝着武英殿走去,礼部侍郎领着几名高丽使臣都已经到了,恭敬的给太子殿下行礼,朱标摆摆手到上位坐下。

“(外)臣等恭贺太子殿下子息昌盛,恭贺大明宗庙社稷有继!”

朱标笑着点头应下,这种恭贺估计这几天谁看到他都得来一遍,不过人家说的是好话,朱标也不能不让人家祝福。

客套了几句后朱标看向站在礼部侍郎身后的金澈问道:“入秋了,公主身体可还安康?”

金澈躬身笑道:“劳烦殿下关心了,托殿下鸿福公主身体安康,昨夜听闻太子妃临产,公主在佛前跪了一晚上,祈求佛祖庇佑太子妃以及皇孙平安……”

朱标乐呵呵的说道:“如此说来本宫也该给公主一份喜钱,以谢公主的心意,听闻公主喜欢书画,刘安,你去将文华殿那副《值雨帖》送到公主手中。”

“诺”

高丽使臣们都是有荣与焉,太子看重公主,那也就是看重他们,千恩万谢的行礼替自家公主谢了恩。

“王爱卿,近来可有吉日良辰?”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就明白意思了,太子这是想要尽快迎纳公主入东宫,高丽那边虽然不明白是为了什么,但毫无异议,甚至迫不及待。

礼部侍郎第一反应却是感觉不太合适,毕竟吉日不是说有就有的,何况定好的日子怎么能说提前就提前,虽然太子妃要坐月子了,但您的东宫又不缺女人,何必如此急色。

不过朱标这么多年的好名声终究是发挥作用了,礼部侍郎也相信自家太子不是那种人,抬头看了眼朱标后躬身回答道:“七日后就是上上大吉之日,诚宜婚嫁之事。”

朱标其实恨不得明日就把高丽公主接进来,高丽那边的消息也就这两天就传过来了,但也知道七日就是极限,毕竟是事关两国邦交,太草率显得无礼,而且礼部布置也需要时间。

“那就定在七日之后,王爱卿下去准备吧,虽然日子提前了一些,但礼仪不可疏忽,务必不能亏待了公主。”

“老臣遵命,请殿下放心。”

礼部侍郎皱着眉头转身看了看几名高丽使者就下去了,太子殿下不是好色之人,否则宫中也不会这么久才只有一个太子妃,看来是高丽那边的事情了。

蒋思德顶着礼部的官职出使高丽,这么久都没有回来自然有人关注,大明与高丽之间不乏商队往来,有些情况也瞒不过朝中这些精明的大臣。

不过大多人都只是认为圣上以及太子只是想效仿前元插手高丽内政,毕竟有了个忠实听命的小弟也不错,有什么事都可以让他去趟路。

所以大家也就装作不知道,何况他们也没办法插手回去,每天努力从圣上手中活命就够累了,哪有功夫替蛮夷小国操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