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辅有德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辅有德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二十二章 天辅有德

这世上最尊贵的三人达成默契之后,一切的问题也就都解决了,东宫之中本有些压抑的气氛顿时消散,宫女太监们最接近皇权,对这些事自然也极为敏感。

马皇后脸上展露出慈祥的笑容说道:“大的那个左臂上有个小太阳般的胎记,小的偏偏右臂上有个月亮般的胎记,这可不就巧了。”

朱元璋闻言哈哈大笑:“不愧是咱的孙子,日月为明永照天下,这是上上大吉!”

朱标也忍不住笑道:“是挺吉利,洛华怎么样了,母后让我进去看一眼吧。”

这是大好事,最怕的就是两个小的一摸一样,有区分再好不过,朱标原本还想着准备故意喂胖一个呢。

“不行,没有的规矩,何况你进去只会碍事,一身的风寒再把孩子冲撞了,你们爷俩忙去吧,不用回东宫了,今天夜里我跟开平王妃守在这里。”

朱标这下就挠头了,好家伙,两个小东西刚出生就把他的东宫给强占了,自己母后以及岳母都要在这守着,今夜他是得去别的地方了。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说道:“标儿你赶紧去换上朝服,咱们先去奉先殿祭拜。“

言罢老朱就兴奋的朝着谨身殿走去,他的帝王朝服还在那边,至于朱标的朝服大多都在承乾殿,好在文华殿一直都有备用的。

约好在奉先殿汇和,朱标又看了看紧封的宫殿步履轻快的朝文华殿走去,一旁的刘瑾刘安等人都亢奋异常,看样子比他都高兴。

回到文华殿刘瑾去取朝服,朱标坐回原位看着墨迹都已经干了的信纸,方才写信的时候他还没儿子,这一会功夫就有两个了,真是世事无常。

抬笔继续书写,帮刚发生的事情也写了上去,越学心绪越平和,虽然两个儿子有些意外,不过其实也没什么。

他和太子妃年纪都不大,未来肯定还会有儿女,那也是都会是嫡出的血脉,他们难道就不会想争了?

历朝历代别管嫡庶与否,有机会了那个会不争?

生在皇家这就是命,天潢贵胄锦衣玉食怎么会没有代价?

何况有竞争也是好事,历朝历代的太子能安稳登机的极少,不就是因为他们太安逸了,朱标不赞成养蛊的方式,但也不想养出个太平猪。

说实话他没养过孩子,不太确定自己能否不培养出一个完美的继承人,优秀的帝王不一定是个优秀父亲,否则早就万世一统了。

毕竟后天教育的影响虽大,但孩子毕竟是有先天性的,这两个谁更优秀也不一定,但老大无疑是占优势的,早生一盏茶跟早生一两年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先后次序就是如此。

这就是命,就比如朱标如果不是嫡长子,纵然他样样出众,也绝不会得到老朱的认可,更不能被顺理成章的立为皇太子,因为规矩远比一时的利弊得失重要。

立贤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人人心中的贤明都不一样,甚至里面会充斥种种的阴私权谋,毕竟人都是自私的,坐到庙堂之上的官员绝不会是个单纯正直的好人,有条件的话就会选择最利于自己的君主。

而立嫡立长则是最稳妥的方法,对如此庞大的国家来说,稳定高于一切,内乱绝对比外敌的破坏力更大。

在信纸最后落下款,然后交给一旁等候的刘安,朱标站起身伸开双手让刘瑾等人为他换上庄重的朝服,左右两肩及前后绣四爪金龙,底服为黑色。

在文华殿烛光之下精美至极的衮龙袍衬托的朱标宛如在世神明,周围伺候的宫女太监目光中都是从心底发出的崇敬臣服,纵然他们明知道皇帝太子亦如他们一般需要吃喝拉撒…

朱标踏出文华殿,一路走向奉先殿,道路两旁数不尽的宫女太监持灯而立,周围宫殿上的琉璃瓦璀璨夺目,如果从宫外高处观望,那就能瞧见整座皇宫都散发着光明。

还没走到一半,庄重威严的礼乐之声响起,声音越来越大,由宫内传播到承天门外,无需通传,文武百官整齐划一的朝着奉天殿的方向叩拜祝贺。

京城中的差役立刻发动包括兵马司的士卒,在京中所有显眼的地方都挂上红绸彩带,机灵些的商铺也都自发挂上红灯笼。

由于宵禁的原因,百姓们不敢出来凑热闹,但明早一起来就能看见焕然一新的京城,他们也会跟着高兴,大明其他地方不说,京城百姓的生活不断变好却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人敢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压榨百姓。

朱标走到奉先殿前,这里远比其他地方更明亮,甚至都有些刺眼了,大殿之门紧封,殿前有好几波方队,有准备牺牲祭品的,有指挥礼乐的,尚书侍郎井然有序。

朱标郑重的朝着大殿行了一礼,然后就被众星捧月般簇拥到了一旁的柔仪殿,老朱也正在里面,父子俩对视一眼然后就站定由礼部官员施为。

其实按理来说无需这么庄重,毕竟皇帝儿子不少,未来的孙子也不会少,纵然是东宫所出也不算什么,毕竟这个时代皇家的夭折率也不低,何况太子能不能继任大宝还是两回事呢。

但本朝却是不同,太子大位稳固到前所未有,现如今早已不是皇帝宠爱这么简单了,文武勋臣尽皆臣服储君,可谓是众望所归天下咸知。

如此一来东宫嫡出的孩子,那就不仅仅是一个皇孙,只要能健康长大就是大明未来的天子,这个世界最强帝国的继承人。

朱标身上被撒了不少莫名其妙的东西,一旁的朱元璋也是一般,金盆净手之后,外面的礼乐一变,显得更加深邃自然,父子俩前后差着半个身位,一前一后走出揉仪殿。

外面这时候不仅是礼部官员了,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已经到了,庄重的文官威武的武将,宛如早朝班战列两旁。

“拜!”

“臣等恭贺圣上天辅有德!”

“拜!”

“臣等恭贺圣上海宇咸宁”

“再拜!”

“臣等恭祝圣上圣躬万福!”

三声朝拜唱贺之后奉天殿大门缓缓打开,朱元璋领着朱标走了进去,外面的文武官员再次叩首时候就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向社稷坛走去,奉先殿不是他们这些外臣能进去的,社稷坛才是他们要负责祭拜的。

官员们走了但礼乐自然是不能停的,恐怕今晚他们都要在这给朱家祖先们演奏礼乐,里面朱元璋亲手点燃香火,分出一些给儿子,然后自己念念叨叨的给祖宗们上香磕头。

朱标自然也是跟着照做,他现如今已经平静下来了,甚至还觉得那两个小崽子是个麻烦,都有些嫌弃上了。

但老朱可不这么想,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上天庇佑他再多活几年,好帮儿子扫清朝廷骄兵悍将,肃清天下贪腐吏治,交给自己标儿一个安稳的江山,如果还能有机会调教孙儿就更好了。

老朱对自己教育儿子的本事可谓是志得意满,朱标有多出众他就有多骄傲,看看他亲手培养出的太子,完美无缺!

这方面纵然是秦皇汉武也得退避三舍自愧不如,他们的扶苏刘据都什么玩意,看看老子的太子,文武全才多谋敢断,那两个加起来也比不上。

老朱这时候已经选择性的忽略了后面几个儿子,可能也是觉得他们不成器那是因为老子没好好调教,反正他们会吃喝拉撒睡。当个太平王爷也够了。

如果他在把孙儿调教好,那大明最起码可旺三代,连续三代英明伟岸之君足够铸造出一个雄厚的王朝根基了,起码几百年的基业就有了。

跪了半个时辰多,朱元璋才算跟祖宗们说完悄悄话,也不知祖宗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朱标微微抬头看了看上方摆着的排位,在这个气氛以及外面的礼乐声中,确实有种神而明之的感觉。

朱标也在心里默念:“祖宗保佑,希望这两孩子能健康长大,也祈望他们能兄友弟恭,将来不要因为皇位闹的手足相残,希望………”

朱元璋站起身看者还跪在地上的儿子说道:“标儿,你将来要记着立嫡立长,咱们爷俩开个好头,未来的儿孙才好遵照,你自幼博览群书,李唐的教训你也清楚。”

朱标呼出一口气道:“儿臣明白,父皇放心吧。”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样对小的自然不公平,但这世上从来都没有公平,既然生为皇族子孙,享福是应该的受委屈也是应该的,这是命!”

这两个小孙儿虽然他还没见过,但都是他朱元璋的嫡出孙儿,是他与马皇后的血脉,怎么可能有不疼爱的道理?

但这个时候不果决的定下来,往后定有锥心刺骨的痛,到时候可就悔之晚矣,朱元璋在乱世拖钵行乞南征北战见过太多太多,所以他才会一直坚定不移的加固长子的地位。

朱元璋心疼是因为他骨子里就重视血脉,这是因为时代特征,也是因为朱元璋自小孤苦的经历造成的,而朱标却不一样,对儿子对兄弟们都是一个态度。

生为皇族天潢贵胄,自幼享福受用不尽,一辈子注定荣华富贵,还想要什么公平,你们都叫嚣上天不公的话,宫外的人还怎么活?

总之,我给你的才是你的,不给你你也没资格叫屈,真有本事就来抢,抢到了才是真本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