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零五章 工部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零五章 工部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零五章 工部

“放肆!难道臣子做错了事还要怪罪君主吗?竟然敢再太子殿下面前如此无礼,本官明日一定要好好参你一本!”

“下官绝无此意,只是一时言语失措,请殿下见谅,臣万死。”

右都御史训斥完,大理寺卿阎东来也是目光深沉的看向正面漏惶恐之色的吏部官员,仿佛刚才之言语真的是一时口误一样。

其余人也皆是纷纷开口指责,不过指责归指责,目光还是投向了朱标,那人有心也好无心也罢,总算是把他们的态度表达出来了。

蓝玉是个什么东西大家都再清楚不过,若是有大战将启,那把他丢过去再合适不过,就像所有人都相信蓝玉会惹祸一样,所有人也都相信蓝玉在战场上不会让朝廷失望。

但区区一个境内剿匪,几千人的兵马调动而已,太子殿下就让蓝玉去确实不太合适,杀鸡用牛刀不仅是大材小用,还容易割伤自己,如今果然出了事,太子殿下也该有个说法。

他们这些人是不惧怕开平王的,粗鄙武夫而已,如今又不是群雄逐鹿兵戈求存的年代了,圣天子居上众臣俯首,山河社稷运转自有规矩律法,他常遇春也只是臣子,大家同殿为官而且文武分立,何惧之有?

想要惩治蓝玉可以不管开平王的态度,因为大家本就不是一路人,于公于私都得划清界限,甚至越是闹得不可开交皇帝才会越安心对他们委以重任。

所以中书省也好御史台也罢,从没停下对勋贵们的攻击,哪怕是明知道勋贵势大,些许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动不了他们的根基,但也还是数年如一日……

但是他们不能不管皇太子的想法,打狗还得看主人,何况蓝玉这个甚得东宫信重的大将,而且他们正希望看到朱标为蓝玉开脱,只要皇家铁面无私肃清吏治的规矩被开一道缝隙,那再开大点也就不难了。

如果连蓝玉都能以功抵过,那我等差什么,他才打了几场硬仗,都是有开国之功的文臣武将,谁身上没几个功劳苦劳,肃清吏治的屠刀能避开蓝玉,就不能避开我们了?

朱标坦荡的迎受着众人的期待的目光,心里清楚,只要暗示一句,蓝玉的事情就算结束了,明日早朝都不会再有人提起,更别说要如何惩治了。

“本宫虽不太清楚蓝玉所犯之事,但朝廷自有律法在,本宫虽蒙受父皇圣恩临朝监政,但毕竟年幼少不更事,朝中之事自有父皇圣心独照,何况既然涉及律法,那就当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商议上奏,本宫信任诸位爱卿定然全力支持,以维护国朝纲纪!”

“这…蓝玉虽有违律法擅动私刑,但犯人确实是罪大恶极,采生折割天理难容,如此一想也并非不能法外开恩。”

朱标眉头一皱肃声说道:“陈爱卿莫不是顾虑开平王?断不可如此,何况开平王也不是那等徇私舞弊之人,尔等无需忧虑其他,秉公执法就是。”

这义正严辞的言论让其余人都不知道如何继续开口了,说太子不知道蓝玉的事情那鬼都不会信,说太子不想保蓝玉同样鬼都不会信,但他不认,身为人臣又能如何?

“臣等谨遵太子殿下教诲!”

朱标欣然点点头,然后又特意朝着阎东来的方向说道:“务必公事公办,对了,本宫往后几日颇为忙碌,听刘瑾说昨日有不少人想去东宫拜见,却是不必了,如今也见到了,本宫身体安康,都不必挂念了,尽心办差吧。”

“诺,那臣等这就告退了。”

胡惟庸同中书省等官员行礼,躬身从朱标身侧走过,其余各官署衙门的官员也紧随其后,唯有礼部尚书以及工部尚书被朱标用眼神拦住,依旧肃立听候差遣。

朱标先同礼部尚书说道:“祭祀黄帝轩辕氏的祭文本宫已经拟好并且加盖信玺送到礼部了,尽快差人去祭祀,到时候广召周边士绅观礼,无须节省。”

“臣明白,定然遵照古礼祭祀,以慰於维圣神。”

又嘱咐了几句之后就让礼部尚书下去了,朱标则是同工部尚书站在原地谈论起了煤炭的进度,今年北方风雪必然要比往年更甚一筹,无论军民都迫切的需要能提供热量的物资。

朝廷已经尽力开始往边关筹集粮草了,燃料也是重中之重,多一点都有重要意义,幸好有朱标的支持,工部几个月基本将其余诸事都放下了,集中人力物力加紧制造煤炭。

要知道京城内外都没建造完成呢,一国之都城,天子之寝居,怎么可能是区区五六年就建造完成,从至正二十六年就开始征发军民工匠填燕雀湖改筑新城,但毕竟仓促,那时候天下未定,为安抚文物顺和天下民心只建造了宫城主体作为开国之用了。

开国后不断扩建,不仅是皇宫还有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需要修建,湖城和街道住宅也是不断的在扩建,按照工部的预计,最起码也还需要二十余年才能彻底达成修筑目标。

但如今为了加紧制造煤炭以及守城辎重等事宜,所以大部分建筑的建造都已经叫停了,事有轻重缓急,工部所属的匠人劳力大多都分散到各处煤矿当中建厂造煤了。

边说边朝着工部衙门的方向去走,朱标问一句工部尚书答一句颇显沉闷,俩人过了奉天门,周遭官员都已经散去了,唯有刘瑾等人跟在后面。

朱标负手走在前面突然说道:“方才诸位爱卿言论之事,徐尚书觉得如何处理为佳?”

工部尚书颚下斑白的胡须一颤:“老臣才疏学浅,只懂得如何听命行事,这刑罚判决之事臣是不敢掺合,何况蓝玉可不是好相与的,臣可怕儿孙挨揍啊。”

朱标脚步一顿微微侧目看了他一眼和煦的说道:“徐爱卿年纪大了,是到了顾虑儿孙的时候,不过子孙辈受点挫折也没什么,梅花香自苦寒来么。”

言罢朱标也不在拖延脚步朝着工部衙门的方向快速走去,工部尚书年纪有些大了,朱标突然提速他跟的就有些吃力了,但也没臣子说让君主等等的说法,只能勉力跟上。

六部衙门注定是要经过大洗牌的,其余部门朱标倒是不在意,等过几年后,吏部户部礼部刑部都会有储备人员,兵部目前的职权不多,大部分与大都督府重合,由于开国特有的武强文弱,兵部目前可以说是可有可无。

这五部衙门的人员较为容易补充,以翰林院国子监科举地方举荐等方式,但工部的基层官员,以及更要的匠人却是不好补充,尤其是某些匠人手中是有绝活的,死了就没了。

要知道现在的工部可谓是人才济济,这也是因为老朱极为注重公共设施建设,从打天下的时候就开始了,朱标三岁那年老朱就设施了专门负责水利的营田使,可谓是打到哪里修到哪里,还有驿站官道等等。

不是盲目的修,而是同朝廷移民屯田等大政策息息相关,哪里开荒种地配套的水利工程立刻跟上,种到哪里修到哪里,种植灌溉无缝对接。

多年下来工部上层官员倒无所谓,但那些经验丰富的中低层官员以及老匠人们却是难得的珍宝,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

这些人当然也有不少贪污的,但对朱标来说他们利用价值大于他们贪污的那些,大明未来不会缺读书人,但这样能完善基层建设的人才却是永远不够用的。

所以这个徐尚书不行,想要骑墙两头讨好哪有那么容易,还不如干脆的倒向胡惟庸,他也好早点安排布局,再让他这么干下去,工部最后上上下下都要被拖下水,真到了清算的时候,那就不是说朱标想保谁就保谁的。

刚才徐尚书的回答朱标不满意,原先他提点几句的时候以为此人懂了,没想到是个愚蠢之人,朱标现在已经在思索让谁让这个工部尚书更适合了。

需要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也不用他同胡惟庸对抗,毕竟六部虽然分工不同,但向来同进同退,其余的尚书都投向胡惟庸了,只有你于世而独立,那不现实,光是户部就能卡死工部。

朱标不希望工部的事宜受限,大明百废待兴,别看南方恢复的不错,但其他地方尤其是北方西方依旧处于逆境民生艰难,也就是没有了战乱,但该吃不上饭的还是吃不上饭。

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想要恢复哪里有这么容易的,就是后世站起来后都经过多少年才让全国百姓达到温饱,而且那已经是个世界性的奇迹了。

现如今方方面面都要比那个年代艰苦,可想而知刚开国四载的大明还存在多少问题,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恢复民生,才能有精力把目光转向外面的世界,所幸上天庇佑,外界其余国家的境遇同样不好。

如此以大明的体量,只要缓过一口气,就能抢得先机,所以朱标可以容忍朝堂斗争,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但绝不会让工部限于此,因为他们有更重要的任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