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五百零三章 兵马牌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五百零三章 兵马牌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五百零三章 兵马牌

朱惘朱棣听完面上都有厌恶之意,不过倒也没有什么义愤填膺,毕竟才是十余岁的少年,没有那么多的同理心,仅凭寥寥数语也想象不到此事究竟是何等残酷,况且刘瑾也没把最残忍的方面说出来。

采生折割因利润丰厚自古便有之,在汉朝一经发现车裂分尸,在唐朝则是判处绞刑,至于如今,在吴元年老朱就曾下令凡采生折割人者,凌迟处死,财产断付死者之家,妻、子及同居家口虽不知情,并流二千里安置,为从犯者斩!

可以说蓝玉动私刑都算给他们一个痛快了,鞭刑总好过凌迟,不过问题的关键从不在是用什么刑罚,而是蓝玉擅动私刑,不同于其他犯人,县令终究是朝廷命官。

朱惘开口道:“既然那县令是罪有应得,那蓝玉应该没事吧,怎么这些官员都在替死犯说话?”

朱棣摇头道:“区区一个县令的死活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不满的是蓝玉藐视朝廷律法妄动私刑。”

朱标瞧了朱棣一眼也没说什么,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就靠在柱子上小憩了一会儿,大概半个时辰以后,三兄弟再次起身锄地。

又干了有一个时辰,五皇子朱橚领着四五个弟弟也扛着锄头过来了,瞧那兴致勃勃的样子估计把下地干活当成难得的趣事了。

“大哥三哥四哥我们来帮你们干活了~”

朱惘朱棣眉头一皱,烦躁的看向一群小崽子,就是老五朱橚今年也不过才十岁而已,后面的就更不用说了,都还没锄头高,来这不帮倒忙就不错了。

朱惘还不客气的回道:“谁让你们过来的,这个时辰你们还没到下学的时候,竟然还敢逃课,你们这几个小兔崽屁股痒了吧!”

“老五领着弟弟们回去,这里不用你们帮忙,让父皇知道了仔细你们的皮!”

“大哥,大哥我们来帮忙的,你看三哥四哥!”

几个小的根本不理会那两个,都知道父皇不在能真正做主的人是谁,一窝蜂的窜到朱标身边,地垄纵横,老七朱榑踉踉跄跄好悬没摔倒。

朱标倒是不生气,抬头望了望日头算了算,这个时辰老朱的紧要政务应该处理完了,确实很有可能来这里教训儿子,估摸着是那些嫔妃午间的时候哄劝儿子来露脸的。

朱标笑着摸了摸弟弟们头柔声说道:“先告诉大哥,你们是逃课过来的还是同先生请过假了?”

老六朱桢立刻回答道:“中午我们就同先生商量好了,下午好好学把今日的课业写完,就能过来帮忙。”

“要不是老七学的慢,我们早就过来了!”

朱标安抚了几个争相恐后想在他面前表现并寻求夸奖的小崽子们,张目向远处望去,七八个穿儒袍的士子正恭敬的跪在远处,见太子望来赶忙行礼。

朱标摆摆手让他们退去,宫里的事儿麻烦着呢,对朱标来说是一览众山小,可对那些教皇子读书的翰林院小官来说,哪个嫔妃打招呼他们也不敢违背啊。

何况弟弟过来帮受罚的兄长干活,无论怎么说也是兄友弟恭手足和睦的美德,本也没有道理阻拦。

几个小皇子兴致勃勃,朱标自然也没有打击他们的**,何况让他们知道种地比读书辛苦也不是坏事儿,至于他们母妃的那点儿小心思更不值一提,想表现就表现好了。

正正经经的给他们几个安排了活,并且让他们的小太监看顾仔细,不求能干的多漂亮,别把锄头挥到自己脑门儿上就行。

朱惘朱棣见大哥都没赶他们走也就不说话了,都是这么大岁数了,自然知晓那些嫔妃的盘算,自己父皇爱惜血脉不假,但毕竟是皇帝,朝政繁重,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同儿子们交流,他们这几个大的还行,小时候还跟着父皇走走看看过。

老六之后的皇子们可真是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这么多年都没出过宫门半步,只有无穷无尽的学业。

又过了一个时辰,小的几个早就累的不行趴在远处亭子里面啃着凉烧饼,唯有老五还安静的在自己亲哥旁边儿努力挥锄头,干的倒是挺卖力,只不过那小嘴叽叽喳喳就没停过,烦的朱棣恨不得一锄头敲晕他。

“哼,就你们这样的,要是生在寻常百姓家非得饿死不可,都把这么好的地给糟践了!”

“儿臣拜见父皇。”

老朱龙行虎步走来,看了看乱七八糟的垄地对着几个儿子狠批了一顿,脱下外袍夺过朱橚手中的锄头干了起来。

刚开始的姿势尚有些不自然,很快就调整了回来,那锄地的效率不比大小伙子差,三兄弟也不敢说话,赶忙继续卖力。

几个小的也不敢偷懒了,跑过来苦着脸举着沉重的锄头一点一点的锄了起来,时间缓缓的流逝,一群太监宫女站在远处,夕阳西下老父亲领着大大小小的儿子开辟着新的耕地…

不知过了多久,老朱出了一身透汗,几个小的手脚发软,大的几个这么干一天也是又累又饿,疲惫从骨头里透出来,只想吃饱了好好睡上一觉。

朱元璋扔下锄头:“行了,今天就干到这儿,剩下的明天接着干,老三老四你们到时候按着我垄出来的继续,可别锄歪了。”

朱标把锄头放到一旁,伸开手掌就可见几个被磨出来的水泡,说不上有多痛只是感觉不舒服,拿笔的手骤然挥舞起锄头确实不太习惯。

朱标走到自己父皇身旁笑道:“应该让老二过来,看他还能不能有心思再想女人。”

“咱已经给太医下令了,就用军中的伤药,十天后就让他过来干活,不仅是今年要干,明年开春也得干,那小子再不调教就废了。”

朱标闻言欣然的笑了起来,一旁的朱惘朱棣也是同样毫不掩饰幸灾乐祸之意,他们本来好好的在宫外玩耍,偏偏因为那个家伙被牵连的不仅圈回宫中,还得辛苦耕地,自然是恨不得他倒大霉了,否则这心意如何能平?

如果按照太医们的温和疗法,那朱樉确实可以舒舒服服的躺一个月,但若是用上军中特制的伤药,那疗效确实好十天就可见效,但疼也是真的疼,不仅是疼而且还非常痒……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老朱欣然领着儿子们去吃晚饭,看着身边大大小小的儿子,朱元璋心中安稳非常。

在托钵行乞的那段岁月中,他最奢望的就是能有朝一日娶妻生子,然后生一大群儿子,领着儿子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养传家。

一顿较为丰盛的晚膳,不同原先各个拘谨,皇子们都累坏了更是饿坏了,现在也顾不得害怕老爹了,争先恐后的仿佛一群小猪仔,老朱这个向来注重规矩的人,这次难得的没有制止,反而含笑看着。

吃饱喝足后老朱就让他们各自回宫休息,朱标则是还陪坐在一旁,同自己父皇一起看着弟弟们离去的背影…

等他们都走后俩人起身走回谨身殿,御案之上依旧摆满了一摞摞的奏章公文,不用多说什么,朱标走到自己的小书案前坐下,刘瑾从御案上搬过来一部分奏章,父子俩埋头批阅起来。

干体力活可以一大家子来干,但这种事,唯有他们父子俩可以做,其余的皇子们都不行,甚至到这里多瞧一眼都是不允许的。

他们俩批阅奏章的时候倒也不安静,有时朱标遇到大事,或者同朝廷未来大方向有关的奏章都要问询自己父皇一遍,老朱也时不时拿起一份复杂的问题考教儿子。

一直忙到辰时才算把今日的政务处理完,有些牵扯过大的则是留中,明日老朱会叫来主事要官开小会解决。

“标儿,明日你不用去上早朝,先去工部看看上个月咱命工部特制的调兵走马兵牌如何了,还有武臣金银牌,这些事关朝廷兵马调动不可疏忽,还有礼部请求大祭黄帝轩辕氏,你亲笔替咱写一封祭文……”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两件事除了老朱外也只有朱标做才好,兵牌不用多说,也就是原先类似虎符的东西,作为突发情况之下调动兵马的凭证。

现如今兵马调动困难,朝廷就是想用兵,也需皇帝下令,中书省下达兵部,再由大军都督府执行,命令真正传达到统兵将领面前所需的流程太过繁琐。

未预防突发情况老朱就命工部制造制造军国调用走马符牌,真龙金牌一,由皇帝执掌,用宝金牌二,由中书省、都督府分别。

遇制书发兵,省、府以牌入而后内府出宝用之,其走马符牌,凡有军国急务遣使者佩戴以行,是给钦差大臣在地方调用地方卫所军卒所用的。

至于祭祀轩辕氏,那就更不用说了,正正经经的国之大事,原本应该是由老朱亲笔书写,然后由礼部官员到黄陵县桥山之巅的黄帝陵宣读祭文,以表后世子孙感念轩辕先祖之恩德。

自汉以来,历代都有祭祀、修葺、保护桥山黄帝陵的记载,洪武元年朱元璋就让官员大修黄帝陵寝,历时三载才算修完,毕竟元朝可不会多管轩辕氏,今年算是正式开始祭祀,这开国第一祭代表的含义不用多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