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同风

大明第一太子 第四百八十三章 同风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四百八十三章 同风

朱标温和清朗的声音响起,对于跪伏在地惶惶不安的高丽众人来说宛如天籁之音,领头的那两位高丽大臣的眼泪都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来的时候都是争着抢着靠家族关系才得到护送公主出嫁的美差,想着不仅可以见识见识天朝上国的风采,有了这个资历,回国后起码也能官升三级,往后仕途定然是一马平川。

可没想到大明皇太子殿下竟然如此公务繁忙,按理说太子不都应该老老实实的在宫里读书明理吗?

怎么太子比他们高丽的王都要忙碌,来来回回都不着京城,他们都到了半年多了,国内是一催再催,甚至王都来亲笔信训斥他们无所作为。

可大明朝这边却是一拖再拖,吓得他们六神无主,被困在京城走投无路,天天去礼部也没个说法,被推诿的都要怀疑人生了。

可没想到峰回路转,大明礼部那边通知尽快准备,大明皇太子殿下竟然也亲自登门了,如此一来他们的心才总算安定下来。

“外臣等不敢居功,请殿下入府。”

朱标点点头朝里面走去,高丽众人这才敢抬头起身,小心恭谨的看了眼太子的背影,然后就低眉怜息的跟了上去。

方才跪在门内的红衣女子已经不见身影,朱标也没意外,毕竟是未出阁的公主,总不好就这么相见,径直朝着正堂走去。

沿途可见府内设施已经颇为健全了,亭台水榭皆有,最显眼的就是高院墙旁有一个类似跷跷板的东西,长木板中间垫上圆圆的稻草捆儿,好在木板两端维持平衡。

朱标还是头一回在府内见到这玩意儿,不过也早就听闻过高丽那边的女子极喜此项游戏,不同与大明这边是坐着玩的,他们是站着玩的,跳的极高,其目的自然是也不言而喻,只为了看看高墙外的世界。

高丽国情就是钦慕学习中原文化,程朱理学自然也是被他们搬了过去,在李穑、郑梦周等的发扬下逐渐植根于朝鲜半岛,后成为朝鲜王朝唯一尊奉的官学,如此情况之下高丽女子的地位以及所受的束缚不言而喻。

其实程朱理学之前传入前,高丽的风气更像是唐朝,虽然是男性主导的社会,但女性地位并不低,高丽社会流行入赘,订婚男子自幼被养于妻家,称为预婿,家族内部,女儿跟儿子一样拥有财产继承权,女性甚至可以成为户主。

那时候的婚姻也非常自由,男女相欲为夫妇则为之,同时离婚比较普遍,男女?娶,轻合易离,当时众多男女一起在河水沐浴,毫无忌避。

而如今高丽大户人家的女孩亦如同大明的官宦小姐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对外面的世界自然充满了好奇。

朱标迈步进了大堂落座于主座之上,右手捻起腰间玉佩都有兴致的看了眼周围的摆件,布置的颇为雅致,有几幅字画都很不错,不过落款的人他却是一个不认识,估计应该是高丽文人墨客所作。

朱标轻声念了念都是唐宋时期的诗词,上面的汉字写的很漂亮,高丽这时候还没有出现自己的文字,汉字一直是朝鲜半岛唯一的书写文字,由于当时汉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为东亚地区周边民族所仰慕。

高丽在吸收各方面的汉文化时,对承载汉文化的工具,汉字也全面接收了,朝鲜半岛的人民学习用汉字书写经典文献,也用汉字记写自己的历史,用汉字创作本民族作品,记录本民族语言。

朱标记得他们好像得是李氏朝鲜的时候才特意颁布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音文字,训民正音,即教百姓以正确书写字音。

只不过由于当时中国文化的绝对优势以及在朝鲜半岛的深远影响,作为新文字的训民正音并没有得到及时推广。

据史料记载,就在训民正音颁布后不久,一些士大夫们便上书反对,他们认为,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高雅的文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文字,他们甚至偏激地把朝鲜王颁布的训民正音贬斥为螗螂之丸,而把汉字誉为苏合之香。

说起来后世韩国一直厚颜无耻的抢夺申遗华夏各种文化遗产,可能也是由于这种长期病态的崇拜钦慕心理。

朱标把目光转向恭然肃立于堂下的高丽官员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崇敬之情,非常纯粹,好像真把他看作一个高贵无比的神明一般。

说实在的朱标都没有在大明官员身上感受过这种情绪,也是因为当前大多数官员都是跟随老朱一路从乱世走来的,对朱家知根知底。

想要培养皇族的神圣威严那最起码还需要几代人的功夫,而高丽远离中原,一切消息传到那边都有些失真,所以对他们来说,追亡逐北建立大明的朱皇帝就是天命所归的人间至尊。

可见大明击败元朝对他们整个社会所有人的冲击有多大了,这是好事,朱标发现自己有些想偏了,把拿下高丽的难度想高了不少,却忘了他们现如今是最迷茫无助的王朝末年时期。

高丽被同化的已经很深了,唐宋元三朝对其影响深远,尤其元朝铁鞭驯化政策之下,高丽对大明充满了向往与畏惧,不仅仅是局限于百姓士族,甚至连官员王室都是如此。

这时候常洛华安排的一车礼物也入了库房,由云锦代表太子妃赏赐高丽公主,并代受高丽公主的参拜。

朱标含笑同有些紧张激动的高丽大臣们聊了起来,虽然他们的口音略微有些怪异,但也没什么,朝廷上有口音的官员大有人在,差不多能听懂就行了。

毕竟是同学四书五经的,这时候的高丽说是小号的中华都可以,实在是太相像了,就宛如中原王朝治下有些偏远的州府一般,虽有自己民俗口音,但政治文化艺术都极为一致。

对朱标的问询,高丽众人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争着抢着回答,他们刚来的时候还只是想要镀金,想着回国后有个资料好让家族安排他们往上爬一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