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四百五十八章 铁锅

大明第一太子 第四百五十八章 铁锅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四百五十八章 铁锅

所谓不痴不聋,不为家翁,若是什么都细究,连下面人的场面话都容不下去,那场面可就太难堪了。

朱标没有再瞧茶马司司令,也没再往茶农身上去问,而是放下茶杯说道:“茶马司同北方蒙古部的贸易已经停了半年有余了,是时候再开了,着圣命,令茶马司即刻着手准备,以河运将库存茶叶运送到顺天府。“

“臣等恭听圣令!”

茶马司司令领着一群官员下跪听命之后,眯着老眼瞧了瞧还一动不动跪在地上的司丞苏志后径直退了出去,宦海浮沉几十年,看来时候退位让贤归乡养老了,否则真等被人拿下,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刚才的太子爷问话的意味他不是听不出来,只是他执掌茶马司太久,与地方牵扯太深了,根本不能随心所欲,何况他都这个年纪,就是有心,恐怕太子殿下也瞧不上,还是安安稳稳的吧。

苏志转头看了看压了他三四年的上官背影,无声的笑了笑,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太子爷这个年纪,无论用人还是培养心腹都不会瞄着老家伙的。

等人都出去了,苏志开口道:“殿下,不知此次重开贸易,是要以茶叶换取什么,依旧是按照老规矩吗?”

朱标笑道:“茶马司茶马司,自然是要以茶换马,你觉得蒙古还有什么值得我大明垂涎的吗?”

苏志喉结滚动了一下说道:“几年来朝廷以茶换取了不少马匹,管牧民牧并行,而且听闻河套牧场那边马匹繁殖颇为顺利,虽然马匹永远没有够的时候,但我大明现今也不算急缺。”

“而且微臣与茶马司同僚相谈的时候预测过,大概明年才会解除蒙古封锁,再开茶马贸易,所以微臣想着应该是圣上或者殿下有其他要求……”

朱标闻言点点头,此人胆大心细颇有主见,虽然从这么短的时间里也难看出更多,但有这些特质也就足够了,值得他给个机会,至于此人到底能不能行也无所谓,到底不过是茶马司的官员而已。

茶马司主官也就是个区区五品官职,平日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而且与蒙古贸易这种事情,许多关键性的部分还是由朝廷主导的,必然是要有户部官员随行的。

茶马司负责的只是征收运送,不过朱标有意往后将茶马司归入内务府,商政两分以便管理,如此一来茶马司还是需要一个较为出众的主官。

“不错,先前朝廷要求蒙古仅能以马换茶,而今马还要,但允许蒙古各部以金银铜钱为价换取茶叶丝绸食盐甚至是一部分铁器,比如铁锅。”

苏志有些愕然的抬头看了眼朱标,然后低头说道:“那蒙古各部恐怕是要把家底儿都掏出来了,只是铁器外卖是否不太合适,微臣以为不如换成粮食。”

朱标捏了捏眉心说道:“纵然是开始秋收了,可粮食那有够的时候,何况还得攒下一部分等着还给江南士族。”

苏志嘴角一抽,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真的打算还债,他们私下议论的时候都以为此事最后会糊弄过去,最多朝廷装模作样运几船粮食归过,就说还完了,士族还敢与太子殿下算细账不成?

苏志提醒道:“洪武元年圣上就曾下令过,无论何等器物,只要含铁就不准贩入蒙古,以防蒙古融铁铸兵,违令者族诛……”

朱标指了指一旁的凳子说道:“那就只卖铁锅,其余铁器照旧,本宫听说蒙古牧民家中以有铁锅为荣,可以作为彩礼或嫁妆,兄弟分家,家里的铁锅一定要对半分?”

苏志起身行了一礼,然后恭谨缓慢的坐在了朱标所指的凳子上,屁股都只是半挨着,看着宛如惊弓之鸟,或许其中也有些故意为之的成分在里面,是为了向太子殿下表现敬畏。

苏志觉得效果不错,太子的眼神他看不透,但殿下身后那名太监眼中分明透出几分满意之色。

“回禀殿下,近年来蒙古侵扰北方边镇,所图就是金银财宝、女人和刀剑铁锅,在向朝廷进贡求和时,也会要求以铁锅回赠,毕竟相比陶瓷皮类,铁锅耐热耐摔,于牧民生活有大便利。”

朱标自然清楚蒙古部族主要以游牧为生,为了寻找更好的放牧场所,一年四季都需要不停的更换居住地,这就决定了他们所携带的家当要具备便利性和耐磨性。

在非常重要的日常饮食方面,蒙古人以牛羊肉为食,经常需要烹煮食物,而铁锅是生活必需品,毕竟陶土器皿没有铁器经久耐用。

他只是诧异于如今的蒙古竟然连铁锅都做不到自给自足了,这可到底是统治过中原近百年的民族,实在无法想象他们生产技术退化程度竟如此之快。

不过想想也正常,铁锅可是宋朝开始使用煤进行冶铁之后才出现的产物,可不是谁拿木头柴火就能轻易造出来的。

铁锅冶炼技术要求也较高,若没有熟练的铁匠和专业的锻造工具,不仅可能无法成功冶铁,操作不当也易造成安全事故。

苏志见太子颇感兴趣就说道:“微臣听在北疆镇守的兄长说过,如今蒙古各部的箭矢都开始用骨质木质的箭头了,一仗打完没人管死伤兵卒,而是先抢回兵器,可见他们是何等缺铁。”

朱标点点头道:“优先抢回兵器这本宫当年北伐之时也见过,不过那时候他们的箭头还是铁质的,没想到如今竟连铁箭头都用不上了。”

元朝灭亡后,漠北经济地理上一个最显著变化是蒙古汗国与元朝依靠汉地人力物力建设起来的城市及其附近的屯田农业迅速衰亡。

汉人工匠在像潮水一样退回内陆,这其中就包括铸铁工艺的匠人,他们因为害怕蒙古人对汉人进行无何止的迫害与剥削,他们逃离漠北城市。

这样带来结果,就是回到草原的蒙古各部经历了生产力大倒退黑暗时代,彻底丢失了冶铁工艺,连铁锅也造不出来了。

何况冶铁是需要大量燃料的,在用煤做焦炭之前,冶金的燃料基本上就只有木材,因此没森林就很难冶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