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四百零三章 手足兄弟

大明第一太子 第四百零三章 手足兄弟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四百零三章 手足兄弟

张明远想的清楚得很,只要能攀上东宫的关系,别说耗费些力气了,就是把张家的家底儿都搭上也无所谓,东宫在上千金散尽还复来!

朱标瞧着有些发愣的张明远也就大概猜到他的想法了,这也正常,从他还是大帅府公子的时候就没少听人溜须拍马,只不过碍于那时候年纪,没人敢送什么美女罢了。

人人都渴望从你身上得到什么,这种感觉其实很不错,自我满足感非常强烈,这也是为何王公子弟多骄横纨绔的原因。

张明远敲了敲桌子说道:“贵人既然有意收拢孤儿,那么家父立刻就会跟知府老爷商量,从朝廷赈灾粮食专门拿出一部分赈济孩童,保证贤弟回京的时候能让贵人满意。”

朱标松了一口气说道:“多谢世兄,小弟正愁孤儿散布各地不好归拢,等回京后定然在贵人面前美言。”

“对了,小弟入城钱看城外也聚集了不少孤儿,劳烦世兄也在城外多设立几个炉灶吧。”

张明远眉头一皱:“这粮食耗费的可就多了,贤弟,愚兄听说你本就在官道上留下万石粮食收拢孤儿,再加上这庆阳府内的难道还不够吗?”

朱标一甩折扇笑道:“贵人自然是有大用的,区区这些个怎么能够,就是在把平凉凤翔两府加上都不够啊。”

张明远试探道:“这数量未免有些太犯忌讳了吧,不是愚兄舍不得粮食,纵然是贵人之尊,也不好在圣上那边交代吧?”

朱标瞧了瞧周围才小声说道:“自然瞒不过圣上,但圣上不会说什么的,世兄久居庆阳,不晓得圣上对太子是如何舔犊情深,恐怕到最后不是殿下嫌少而是圣上不满意。”

张明远闻言顿时心神激荡,圣上宠爱太子殿下这是大明众所周知的,但他们这个地方一直以为传言太过,说不定是太子自己为了巩固地位放出来的消息,毕竟天家无父子,这是自古公认的道理。

不过陈韵泽这么一说张明远可就懂了,口头上的都是虚的,圣上真的允许太子殿下大规模收拢培养死士心腹,这可比什么都靠谱。

太子地位稳固对正准备攀附东宫的张家来说再好不过了,张明远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贤弟就不用担心了,官府会立刻收拢庆阳府的孤儿,就是庆阳州府外的,我张家用自己的粮食也会收拢照顾!”

朱标眼睛一亮说道:“世兄果然是当世人杰,往后必成大器,等小弟回京后定然会好好跟贵人说说张家的付出。”

张明远大笑几声有招呼人上了几道菜,朱标解决了个大问题,心情也放松了不少,也就不急着出发了。

“贤弟之恩愚兄也不会忘记的,清涟姑娘不过是个见面礼罢了,本来还有不少好东西在后面,但贤弟公务繁忙,愚兄就自作主张折现了吧。”

朱标赶忙推辞道:“世兄这就太客套了,此来能顺利办完差事,还能结识世兄小弟已经知足了,又岂能让世兄在耗费。”

张明远微笑道:“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我张家虽然还没出过知府老爷,但也是世代官宦之家,还是薄有家资的,贤弟还是太过年轻了,重感情是好事,但该收的还是不要推辞。”

见朱标还是有些抗拒,张明远用一种贴心兄长的语气小声说道:“贤弟虽然没说,但愚兄也知晓你在京城在陈家过的恐怕不是太如意,终究是上面有个陈韵书啊,不过贤弟也莫要沮丧,你我兄弟,为兄日后去了京城自会帮你谋划。”

朱标闻言一愣,看来张家是真的准备扶持这个有些单纯的陈韵泽,想着日后借助东宫的势力扶持他分一份陈家的家业,不得不说谋算颇深,张家父子也是颇为自负。

之后的话也就是普普通通的客套了,俩人告别,临走前张明远还让朱标返京前一定要再来一趟,朱标自然是笑着应下了。

等车驾出了庆阳府,不仅是多了个清涟所乘坐的马车,还多了几车张明远折现的好处,白银六千两,极品绸缎百匹,宋青瓷器十件,象牙六对,犀角四座。

这还没算一车的唐宋书画,朱标看完礼单的唯一感想就是一定要严查下去的御史钦差们,这些家伙面对的糖衣炮弹实在是太诱人了,依照人性贪欲确实有些难以抵挡。

原本朱标还想着他和老朱不好轻动,是不是派遣晋王朱樉楚王朱棢齐王朱棣这几个代替钦差巡查地方,毕竟是自己调教的亲王弟弟。

可现在却是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儿,永远不能考验人性,何况自己这三个弟弟本来也不是什么好货色,何况如今年纪越大,也知晓银子的好处了,都想着给自己建造个气派非凡的亲王府呢。

而且钦差大臣贪污了杀了就是,这是哪个货色贪污了怎么办,这可不是刘春,就是朱标狠得下心老朱也舍不得儿子,不杀那问题可就大了,上下官员都会怎么想,我们贪污不行,你儿子贪污就行了?公正何在?朝廷律法何在?

一想到这个局面朱标就头痛,那可真是无解了,历史上老朱的皇子们多荒唐的都有,可老朱从没下手杀过一个儿子。

所以还是让那几个老老实实的先在京当猪吧,总好过惹祸让父兄头痛,至于往后再说吧,好在自己父皇还准备再留他们他们几年。

这恐怕也是老朱担心这几个儿子就藩后做些天怒人怨的事情坑爹,不过就藩肯定是要就藩的,毕竟天下太平了,分散在各地的军权必须回收。

就像是这庆阳府驻军指挥何承诺一样,本就是些不服管教不忠君主的桀骜之辈,开国之初没有办法,缺少能镇守地方的亲信,只能不得已用了他们。

朱标为何还要做这么多布置,不就是因为清楚,自己没有大军护卫就算表明了太子储君的身份,这些骄兵悍将也不会俯首称臣引颈待戮,说不定一狠心还会杀了朱标泄泄火。

这就是军权四散分布的结果,开国后中央军权已经过渡了,地方军权也必然要经历这一遭,否则朱元璋如何安心坐龙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