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朝中议论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三百三十七章 朝中议论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三百三十七章 朝中议论

李文忠摇了摇酒杯轻声说道:“殿下亲迎颖国公,那臣明日也该去颖国公府拜访一下了。”

朱标摇摇头轻声说道:“不必了,颖国公心中有数,而且近来东宫一系有些太膨胀,于国于家非善事,表兄也该清理一下了。”

李文忠闻言叹了口气,自太子临朝理政后,东宫一系日益扩张,而今留京的武勋八成都已经到曹国公府拜见过了,纵然没有明说,但意思也很清晰了。

现如今朱标一道手令能调动的力量相当可观,可这太虚了,而且收人又岂是只有好处,必要的政治庇护自然要给的,这就很容易跟朝廷肃清吏治的大环境出现抵触,人多了也就善恶参杂了,何况乱世出身的武将,能有几个知法守法。

李文忠刚要说话,朱标就摆手道:“过会儿回表兄府上再谈吧,多时未曾拜访了,难的今日别无他事,往后本宫又要忙起来了。

李文忠立刻笑着应诺,见他们俩没有说话的意思了,周围的人就很自然的围了上来,公侯勋贵们簇拥着太子说话,让另一旁的文官们频频侧目。

胡惟庸身旁的户部尚书小声说道:“自古以来就没听过能放任太子储君在朝中广纳武勋的,这也算前无古人了。”

兵部尚书让周围的侍郎们散去接口道:“恐怕也是后无来者了,镇守北方的开平王以及南下的刘伯温可也都是东宫属官,更重要的是留京这些武勋都是掌握京营兵权的,加上兵马指挥司那个张威,呵呵,在京中太子手令比兵部手令都好使啊。”

吏部尚书则是把目光看向那边拉着颖国公喝酒的朱元璋说道:“也只有咱们这位圣上才干的出来,帝后情深,太子爷是皇后娘娘嫡出,论嫡论长无人可及,何况太子本身也是文武双全,你们难道还能挑出个更好的?”

户部尚书摇摇头说道:“倒不是说太子爷不好,只不过圣上难道就不担心?武将勋贵那边暂且不提,这国子监和新科进士那边也都是由太子爷带的,瞧这架势恐怕再过几年大明境内各州府的府官也都会是出自东宫门下……

胡惟庸打断他们的话说道:“国本稳固是好事,难不成你们还想找个皇子搏一搏从龙之功不成?”

兵部尚书摇头苦笑,其余皇子被圣上压的死死的,就连自己母族都不能过多接触,跟他们这些朝廷官员更是八杆子打不着,哪有什么资本玩潜龙那一套。

吏部上尚书叹了口气:“东宫属官还有空缺,但是圣上至今都没有让中书省或者六部官员补上,就连汪相和胡相都……”

此话一出其余人都默然无声,往后的话就不适合在这儿说了,各自散开后都被一群下面的官员簇拥,找准机会就往圣上或者太子那边凑。

由于最近朝廷政务颇多,两个时辰后酒宴也就散了,文官们各回府衙办公,武将们约着今晚找个地方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朱元璋领着傅友德回了谨身殿,朱标在李文忠的陪同下回了曹国公府,其内布局跟江南院落不同,高墙大院气派非凡有浓厚的武将风格,朱标也没来得及多看。

到了正堂朱标端坐在上,李文忠的妻子赵氏领着两个嫡子过来拜见,李文忠成婚颇早,最大的儿子李景隆如今也七八岁了,眉目疏秀看着颇有灵气。

李文忠陪坐在一旁笑道:“殿下可真是有日子没有来过家里了,景隆增枝还不快点拜见!”

赵氏相貌极美不过出身平平,但也是知书达理的,恭敬的领着两个儿子跪倒在地:“臣妇携子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那两个小的也都乖巧的磕了头,朱标笑着点头说道:“表嫂起吧,往后再来家中就不必这么多礼了,我们是一家人,本宫平日都在外忙绿,表嫂有空不妨多去东宫跟洛华说说话。”

赵氏温婉的起身笑道:“殿下说的是,本打算常去的,只是太子妃有了身孕,生怕贸然前去打扰了养胎,等过再过几日胎相稳了一定去。”

朱标笑了笑靠在椅背上朝着两个小孩子招手:“上次见你们俩还是去年了,都长高了不少,到跟前来让叔父看看。”

两个孩子也不是不懂事的,乖巧的凑到朱标面前,眼神中透着敬畏也蕴含着亲近,朱标柔声问询了几句平常琐事就让他们活泼了不少,说话也大气了许多。

李文忠和赵氏见此脸上都挂满了笑意,太子特意来府上定然是有要事商讨,随口把妇孺打发了他们也无话可说,而今愿意耗费时间就是表露通家之谊。

朱标有考了他们几句简单的学业,然后就让刘瑾拿出准备好的御制文房四宝和两块团龙玉佩,这都是寓意极好的,赵氏看差不多了赶忙说道:“不要再打扰殿下了,快回来吧。”

李文忠也故作严厉道:“就你们学的那点东西也好意思拿殿下的赏赐?还不赶紧谢恩滚回去读书!”

李家兄弟闻言颇为委屈,感觉自己的小尊严在叔父面前被踩碎了,但是想起自己亲爹那手指粗的藤编,乖巧的捧着玉佩下跪谢恩。

朱标看的颇为有趣:“表兄太严苛了,倒是跟父皇有些像,景隆和增枝才多大,能安心学些就差不多了。”

朱标微微下腰拉起两个小子:“下去吧,若是有空就跟你娘去宫里转转,皇后也常念叨你们。”

李家兄弟点点头乖乖的回到了自己娘亲身边,赵氏朝着朱标躬身行礼就拉着他们下去了准备茶水点心去了。

朱标笑吟吟的看着李景隆的背影,心中想到这小子跟朱允文一样,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目前来看那个增枝的天资也一般,李家恐怕难出堪比李文忠的人物了。

李文忠突然叹了口气说道:“俗话说三岁看老,臣这两个儿子资质都有些一般,恐怕难有作为,是因为长于深宅妇人之手的原因吗?”

朱标心中赞同但嘴上缺不可能这么说人家的儿子:“表兄下定论可太早了,本宫看景隆就不错,顾盼伟然天资聪慧,何况他们往后能承袭家业就够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