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治国者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三百一十四章 治国者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三百一十四章 治国者

朱元璋冷漠的看了眼章安民说道:“你家那几个儿子虽无大罪,但是这些年也没做什么好事………”

章安民一个头磕在地上:“臣自知没有教好他们,可臣终究是个当爹的,如今要死了,就是明知希望不大,但也想求一求,无论成否臣死也瞑目了。”

朱元璋没有理会他,看向其余神情晦暗的文官们说道:“不到黄河心不死,说的就是你们,既然如此,那就回府等着吧,天理昭昭何人能逃?”

文武百官整齐的跪倒在地:“臣等有罪,请圣上息怒以龙体为重,我大明一日不可无圣上。”

朱元璋站起身就要走,既然还不死心,那就继续吧,他倒是想看看还能有几人挺得住。

汪广洋赶忙膝行几步:“臣受命天子助理万机,只可惜实非王佐之才,得蒙圣恩荣养至今,无治国安民之功反有御下不严之过,还请圣上降罪严惩以诫百官,臣甘愿领受!”

还不等朱元璋说话,胡惟庸就对身后的官员们呵斥道:“圣上乃是真龙天子,你们这点儿小聪明如何瞒的过去,再拖下去又有何益,圣上处处给你们留情面,难道还不知足!”

朱标也开口道:“徇私贪浊者虽未东窗事发,但也必然惶惶不得终日,食不甘味夜不安寝,如此苟活又有何趣味,早些认罪伏法本宫还可替你们求情,最起码保无辜稚童一条活路,你们也能有血脉延绵。”

朱标道不是可怜他们,而是实在不想因为这些人的死活耽误朝政运转,天下事物何其繁多,一件小事没有处理好都容易闹出大乱子,哪有功夫跟他们耗费时间。

有些官员默默的站起身摘下乌纱帽跪倒在章安民等人的身边,虽然一言不发但态度是有了,勋贵们默默的看着,纵然文武分立但也骤然感受到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胡惟庸低下头眼中蕴含着丰富的情绪,文官至死也无力反抗,不过是刀下的鱼肉罢了,想要在皇权下自保唯有军权!

朱元璋看人都差不多了才开口沉声说道:“礼义廉耻乃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你们都是朝廷命官位高而权重,自开国以来朕没少劝诫你们吧?”

说到底,你们走到今天是为什么,还不因为贪欲,貪字上今下贝,今日之宝贝一时之财,早晚是索命之物,你们怎么就不涨记性!你们是不是觉得咱会估计什么法不责众,告诉你们,咱就要拿你们这些人的人头来警示后来者,我大明绝不会对贪赃枉法之徒有丝毫的宽容,哪怕再多咱也绝不宽免!”

朱元璋忍了一天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出来,仿佛天塌的压力狠狠的砸在了官员们的心中,不过他们明知必死也无力在求饶了,只求朱元璋不要再折磨他们了,给个痛快吧。

朱元璋深深的喘了几口气说道:“自古得天下易坐天下难,难就难在吏治清明百姓归心,可你们当中就是有人不断的贪婪腐化败坏民心!”

“元朝当初鼎盛一时所向披靡什么人敢触其锋芒?结果呢,不过百年一朝倾覆,是张士诚陈友谅有本事还是我朱元璋有本事?灭元者元也,是其国政糜烂欺、压百姓排斥异己,搞的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他焉有不灭亡之理?而今你们是想让我大明步上元朝的覆辙吗!”

此话一出连朱标都跪下来请圣上息怒,朱元璋坐回龙椅上突然说道:“太子,荀子大略之中是如何讲的?”

朱标自然知道自己父皇问的是那一段,沉声说道:“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朱元璋看着下方心思各异的官员们接着问道:“面对这些人,为君者该如何抉择?”

朱标挺直腰杆回答道:“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往后你应谨记在心,不可忘却!”

“大理寺卿阎东来立刻将这些官员押入大牢,三日之内查清罪行,凡贪污银钱六十两以上即处死刑,凡是牵连宋南海一案者夷其三族,主犯皆以凌迟处死!”

朱标立刻出声道:“儿臣刚才允诺只要他们主动认罪伏法就保其家稚童一条活路,还请父皇看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孩童年幼无知的份上广开天恩,如此天下闻之都会称赞父皇仁德。”

朱元璋冷哼道:“太子,刚才咱算是白问你了,治国刑律岂可宽仁,若是都网开一面那些贪官污吏哪里还有惧怕!”

下面的官员各个万念俱灰,他们没有想到圣上竟然连太子殿下面子都不给力,这么多年可还是第一次。

朱标并没有退缩:“还请父皇宽容,贪官污吏死则死矣,他们是罪无可恕国法难容,其家人同罪也属正常,儿臣只是为那些无辜的稚童幼子求情,他们还没有为恶,何故遭受刑罚。”

吏部侍郎章安民狠狠的磕了几个头说道:“圣上,臣的儿子虽无大恶,但也依仗臣的职位享受了富贵,到了如今判死罪臣也无话可说,唯有孙儿才出生两个月,孩儿无辜还请圣上网开一面。”

其余家中有刚出生的孩子的也是哭嚎着求情,朱标又磕了一个头表示自己的意志,徐达李文忠等人立刻说道:“太子殿下仁德之心难能可贵,臣等亦求圣上网开一面。”

朱标表态了东宫所属自然积极响应,哪怕上面的皇帝面色冰冷,所有人都知道挺太子何时都是政治正确。

胡惟庸等人也跪地相求,不过他们的话主要围绕在朱标身上,什么太子宽仁乃是江山社稷之福,这也是他们的心里话,若下一任皇帝还是朱元璋这样的,那他们不如赶紧辞官回乡当个地主老爷。

朱元璋最后瞪了朱标一眼直接就走了,其余官员顿时面面相觑,不应该啊,太子爷求的也不过是件小事儿,那些孩子连记忆都没有,往后随便送到哪里就是了,圣上是最为照顾太子殿下颜面的,怎么会直接走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