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三百零二章 为之奈何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三百零二章 为之奈何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三百零二章 为之奈何

朱樉朱棣也是连连点头,他们还未成年自然无法就藩,所以现在还住在皇宫,不过到底是已经不小了,自然是想要些自由。

毕竟在宫里虽然不能常常见到父皇,可依旧还在他眼皮子底下,什么都不敢做,都快憋屈死了,恨不得能赶快长大成人然后去就藩,然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朱标倒是能理解他们,谁都希望自由,何况他们已经见过外面的世界了,明白哪里才是真正玩乐的地方。

不过朱标可不敢放松警惕,这三个家伙就没个好的,现在在朱元璋和他的眼底下是个乖宝宝,可放出去就是横行无忌的混世魔王。

堂堂的当朝亲王,若是再让那些官吏纨绔捧着哄着那最后什么荒唐事干不出来,说到底就是他们心智都不够成熟却偏偏有滔天的权势。

明初几大塞王的事情他都还记得一些,朱樉也是出了名的荒淫无道,就藩后多行恶事,荒唐无度,在王宫中大兴土木工事、劳民伤财,不从父命,奸**女,虽然领兵有功,但是他的恶行可不少。

老朱这么宠爱儿子的人都再其死后还恨铁不成钢,给了他的谥号竟然为憨,什么是憨?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囏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

老三倒是比他强点,不过也在封地干过以奔马缚人,车裂之的恶事,经常因为小事鞭打身边的仆从,不过到底功大于过。

老四朱棣就更出名了,不过却没有什么恶行流传,全是什么少年英勇聪慧果决的事迹,可朱标是不信的,时代如此,朱棣名声好出了他确实功大于过外,肯定还有他称帝后的手笔,史册也终究是由胜利者书写,除了谋朝篡位洗不掉其余的细枝末节也无人敢追究。

其余的弟弟也就不必细说,有更大恶行的也不少,这些说实话按照律法各个该杀,不过那又如何呢,他们是皇帝亲子,天潢贵胄的当朝亲王,律法是约束不到他们头上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从来都是骗人的。

若是真有那一天,我该拿你们怎么办呢?

朱标目光有些深沉的看着弟弟们,本来还喋喋不休的三人心头一凉,默默的闭上了嘴巴,不知道哪里说错话了。

随着弟弟们慢慢长大这些也成了问题,往后朱标也会有儿子,这些早晚是要决断的,或许弟弟他下的了手,儿子孙子呢?

朱标回过神,这种千古难题还是先别想了,权势大过律法的时代,说什么能有用,这三个家伙也是经过最好的教育的,可到了封地还不是肆意妄为。

朱标看着有些惶恐的弟弟们说道:“想出去住也不是不行,毕竟都是快成婚的人了。”

三人连连点头,不过知道自己大哥肯定还有话,朱标喝了一杯酒:“朝中马上就要肃清吏治了,你们出宫后不准跟任何朝中官员有接触,更不准收礼,也不准去清流赌坊。”

朱樉咧着嘴说道:“那不还是跟宫里一样么,大哥我们不收礼也不见官儿,其余的就让我们涨涨见识吧。”

朱棢则是说道:“真没出息,老二你就知道那点儿玩意,不逛青楼赌坊还不能出城打猎么,出了宫玩的可多了。”

朱棣则是还在潜水,朱标也不以为意,总管着也不是办法,早晚要放他们出去的,还不如先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看,若是真不成器在想办法吧。

不一会儿他们就告辞了,毕竟有常洛华在,他们也不好留宿东宫了,等刘瑾送他们回来后有些担忧的说道:“几位殿下年少,朝中最近事情不少,恐怕会有人特意接近他们,要不奴婢下去安排一下?”

朱标摆摆手:“不要拦着,但是要密切注意谁会特意接近他们,目的又是为何,每日上报不可马虎大意。”

刘瑾知道自家太子有打算就安心了,应诺一声就去见全旭了,最近全旭也是两头跑,他收拢的孤儿都有些小,一直安置在城外庄子上,名义上是亲军都尉府的后备军。

宫女们收拾桌子,朱标起身去跟常洛华说了几句,看着她睡下后才去别处歇下,这两天常洛华从嗜睡变成神经衰弱了,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惊醒,朱标睡觉倒是老实,可每日早朝起身动静颇大,只好分房睡了。

第二天一早,云锦暖贴伺候他穿衣洗漱,然后用了几份精巧的早膳后就去上朝了,在奉天殿门前跟胡惟庸交谈了几句,朱标察觉到六部官员隐隐有以吏部尚书为主独立起来的意思。

这倒是颇为有趣,看来上次汪广洋和胡惟庸没有施以援手对他们影响颇大,不过他们再如何也还是中书省麾下,想要自立谈何容易,汪广洋不在乎,胡惟庸可不会轻易放手。

他上次整顿官署衙门之时,略微提高了些六部的权责,为的是整合权责,但貌似被人误会了,朱标看了眼吏部尚书杜庆元,这位天官莫不是以为他想要扶持一个杨宪制衡胡惟庸?

只不惜想多了,朱标又看了眼刑部尚书,此人怕是难逃一劫了,过会儿大理寺卿阎东来就会弹劾京师大狱的问题,一旦彻查上去,刑部官员多半逃不过去,刑部尚书哪怕没有贪污受贿也有治下不严纵容宽宥之罪。

如此一来拔出萝卜带出泥,有工部和刑部开头,六部都要遭受彻查清洗,到时候他们还得到中书省求援,吏部尚书盘算有些打错了,他这幅样子胡惟庸可不会保他。

不一会儿鼓声渐起,奉天殿大门一开,文武百官整齐的走了进去,朱标领着他们跪下:“儿臣(臣等)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按照规矩行完礼后各归各位,汪广洋当先站出来说道:“启奏圣上,昨夜接到陕西送来的急报,当地缺水有干旱的征兆,百姓的庄稼损失惨重,恐怕是挺不到秋收了。”

朱元璋眉头一皱:“立刻从山西调派粮食,先运送十万石过去以防不测,若是一直不降雨就准备赈灾。”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