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八十八章 燃眉之急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八十八章 燃眉之急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八十八章 燃眉之急

朱标接着看了下去,其实食盐开中政策也是迫不得已,目前边关粮草非常短缺,边防重要城镇的粮食经常是供难应求。

可朝廷目前的税收都耗费在了赈灾还有迁民和南征巴蜀上面了,还要留存必要的一部分作为突发情况的预防,林林总总的开支下财政入不敷出。

这就导致朝廷没有多余的粮食,更没有钱买粮食,也没有运送粮食的力量,就需要借助民间的商人,希望通过他们把粮食贩运到边关交给驻军。

可商人无利不起早,怎么可能白白费力气给你干活儿,朝廷目前能拿出来的牌就只有官盐了,其余的什么都没有,所以中书省官员们就想出了开中法。

这个办法其实是取自北宋中期的折中法,当时北宋为了对抗西夏和辽国,北宋不断缩小官卖区扩大通商区,同时推出折中法,即商人将粮食运到边疆,核算成本,发放“交引”,商人再到京师开具证明,最后到盐场领取食盐销售。

跟如今开中法的区别倒是不大,区别就是商人拿盐引到盐场购买食盐,必须运到指定区域销售,也算加强了对盐商的管控,省的他们拿着官盐卖到蒙古那边去。

食盐开中法就是以官盐成本低、市场广、利润多为诱饵,希望既运送粮食到了边关,又把边疆给开发了,还把边关经济也扩展了。

只不过这条政策的问题也是可以预见的,如此丰厚的利润必然会被官宦勋贵盯上,近几十年有朱元璋的高压政策倒是出不了大问题,不过未来若是松了,那么勋贵官员宗室皇族可都不会放过。

朱标越看越觉得不是长久之计,最关键的就是盐税太稳定了,朱标早先就翻阅前代各朝财政收入,发现宋朝时候盐税的贡献最高时可全部收入的六成以上;元朝时期更甚,八成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盐税。

如此利益下放到民间确实有些危险,不过现如果不这么做边关问题又解决不了,大明目前虽无战事,可边关却不可能不派遣大军驻守,几十万人马日日夜夜嚼用想想都恐怖。

朱标烦躁的捏了捏眉心说道:“此法只能解燃眉之急,但往后必然弊病丛生,儿臣以为要么只实行一段时间,要么就放弃,边关粮草儿臣再下趟江南也能解决。”

朱元璋眉头一皱:“你是怎么想的?”

朱标回答道:“盐户就那么些个,官盐的产量很稳定的,可边关对于粮食的需求量却起伏非常大,难以跟盐引发放对上,而且往后官员贵族参合进去也是迟早的事。”

这就是现实问题,这个政策是没有毛病的,确确实实的把国营的食盐让了出去,只能说有些过于理想了,而且约束官僚勋贵是没有意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利益他们总能想到办法,何况他们手握大权。

而且食盐中盐法还是个开头,朱标在最下面还看见了纳钞中盐法、纳马中盐法、纳铁中盐法及纳米中茶法、中茶易马法等,这些也都在计划之中,只不过具体措施政策还没制定。

估计是想看食盐之后的情况,然后再做调整,朱标整体看下来觉得颇有胡惟庸的风格在里面,看来主要献策的人员就是他了。

朱标细细的跟自己父皇把问题说了明白,朱元璋也是发觉此事确实是有些理想了,可边境驻军有嗷嗷待哺,食盐问题说到底也动摇不了国本,那几十万饿急了的精锐是能的。

朱元璋摇头说道:“先如此吧,大不了过几年军屯出效果了后废除掉就是了,一群商贾纵有不满又能如何?”

朱标听到这儿也就没有意见了,这也是为何商家都盼望着做官的根本原因了,他们的一切根本就没有保障,国策最优先考虑的绝不会是他们。

既然不是长期国策那也就不用多想了,只要能解决燃眉之急就行,朝廷的屯田的事宜也已经开始了,毕竟各地的驻军每日的粮草耗费是停不下来的,目前的制定的士屯守比例是,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往后几年最起码要做到能供给自身八成的消耗。

同时朝廷还会鼓励民间商屯,也就是允许商人在边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粮,省去了贩运费用,获利更丰,这也是一种合作。

之后的政策大多就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了,鼓励各地方要兴修水利,黄河长江等容易泛滥的大江河也要巩固岸堤,一旦泛滥追究责任官员一概斩首!

然后就是新一轮的迁民,依照太子所行的规章制度,从山西江浙再移民二十万到中原各地,各州府官员予以配合,务必保证安民复耕。

凤阳这批迁民确实是个大明打了个例子,朱标南下的功夫,朝廷就派了不少官员去凤阳学习考察,往后经验也就越来越充足了,毕竟这移民还会持续好久。

父子俩商谈了好一会儿,朱标才返回东宫去看自己太子妃,昨日太医终于准确的摸出了喜脉,不过到底月份浅,朱标也就没有大肆宣传,就是通报了自己父皇母后。

陪着满脸笑容的常洛华在东宫院内走了好几圈,生怕她自己偷懒不愿意动,到时候难产可就麻烦了,刨妇产这东西在后世是小手术,在当今可就很难了,种种限制之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常洛华跟在朱标身后问道:“刚听说三位王爷回宫了,爷没去陪着吗?”

朱标伸手拽下几片树叶说道:“晚上一起喝酒,他们现在估计跟自己母妃说着话呢,毕竟都半年没见了。”

常洛华伸手摸了摸还在摇拽的枝条说道:“可是要在宫里吃,那臣妾让人去准备,听闻二弟三弟爱吃牛,四弟爱吃羊呢。”

朱标回过头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说道:“你倒是知道的不少,那爷喜欢吃什么?”

常洛华眯着眼睛数道:“火锅,续八鲜、五味蒸鸡、烧豚肉、海清捲子、丝鹅粉汤………”

朱标顿时心满意足了,听着自己太子妃仿佛说贯口一般记得自己爱吃的,这感觉别提多窝心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