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五十章 银票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五十章 银票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五十章 银票

朱标笑了几声就走进院子之中,难怪清朝的皇帝都喜欢下江南,这实在是太舒服了,哪怕是朱标都想着要不要多住半个月,左右现在朝中也无大事。

朱标在院子中转悠了起来,陈知府到一旁吩咐侍女用心侍候,这些都是陈家的家生子,好几代人都是陈府的奴婢,自然是可信的。

陈知府吩咐完后又找到刘瑾,客客气气的问起太子爷的喜好忌讳,之后他也好安排,刘瑾自然也很满意,沿海的官就是没有人家江南的官会办事儿。

陈知府看差不多了,就走到朱标面前躬身说道:“殿下一路奔波先歇息片刻,等晚宴时臣在来请。”

朱标点点头说道:“那就麻烦陈知府了。”

陈知府连道不敢就退出去了,朱标也确实有些疲惫,一群侍女为过来伺候,各个长的都极为清秀可人,特别是身上都带着水乡女子那股婉约温柔的气质。

小心的伺候朱标沐浴之后,朱标就挥退了她们,自己躺在床上舒服的叹了口气,野外扎营过夜可绝不是舒服的事情。

刘瑾上前跪到床边,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不能俯视太子,轻轻的给自家殿下掖了掖被角拿出一张票纸说道:“陈知府给奴婢塞了一张五百两的票号。”

朱标眯着眼睛说道:“好大的手笔,五百两在京都够置办一处侯爵的大宅院了。”

朱标伸手拿起票纸,其用料应该是桑皮纸,上面复杂的花纹,这些花纹通常由多种颜色的染料印制,而且每一张银票上面都有一行小字,字的内容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字非常小,小到几乎认不出。

银票这个东西起于北宋,元朝时正经由官府发行过,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只可惜最后因滥发纸币也造成通货膨胀。

民间大户自己发放的银票就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陈知府给刘瑾的这张面额颇大的银票明显是特意准备的,想来就是为了跟太子身边的贴身太监结合善缘。

朱标随手把银票丢给刘瑾,他是不怕太监敛财的,到底是是奴仆,其身家性命本来就在一念之间,放他们手里跟放自己手里没有什么两样。

朱标吩咐道:“让全旭去查一查。”

刘瑾躬身退去,跟守在门口的徐允恭交代几声就出去了,全旭的人都还在前院,徐允恭坐在门前休息,常茂则是领人守在院门前。

朱标翻了个身开始睡觉,银票的事给他提了个醒儿,他得找点儿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了,虽然大明近几年还用不到纸币,但是提前有个准备总是好的,而且也可以钻研一下防伪的工作。

毕竟这件事只能他来做,老朱确实不是这方面的人才,而且老朱发行纸币也不是为了促进经济繁荣,他是为解决财政困难,通过发行此前宋元历史上都曾使用过的纸币,来进行敛财。

当时虽然国家承认的货币形态有白银、元钞以及铜钱三种,但是在实际流通中,铜钱所占的份额最大,且洪武通宝为当时政府官方所发行的唯一货币。

但是作为一种金属货币,铜钱与白银一样,材质粗重,在实际的商业贸易中并不方便携带。明初铸造铜钱不仅缺乏原材料而且劳民伤财,而且在明初,国家财政货币储备较少,再加上连年战争,导致国库空虚,金银等金属货币储备并不足。

这就让老朱同志想起了纸币这个好东西,刚开始就是为了缓解一下货币短缺的困境,也给官员们发点俸禄,可老朱越用越顺手,印钱的快乐谁印谁知道。

大明宝钞发行之初,币值较为稳定,正如史籍所载:“明初,钞甚通行”。但此后,随着宝钞发行与支出数量的激增,宝钞便持续大幅贬值,每况愈下,逐渐走向崩溃。

其实到底还是通货膨胀,宝钞发行的太多,而商品却只有那点,那自然是价格不断上涨,最后宝钞沦落到连铜币都不如,失去了所有购买力。

其主要问题还是在老朱身上,早在宋元时期,中国已经发展出相当有系统的纸币制度,可是到了明代,不但没有显著的进步,反而出现倒退。

像是元初所发行的“中统钞”就建立了相当有系统的准备金制度,即“丝银本位”制,但明朝发行的大明宝钞就没有建立系统的准备金制度。

老朱同志就是直接印张纸硬说这他娘的是钱,全国官员百姓看着老朱手里三十米的大砍刀,想着这个可是重开日月新天的大皇帝,最后都硬着头皮认下了,宝钞就这么在洪武年间盛行了。

不过那也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确实是个狠人,在洪武朝虽然宝钞的价值不稳定,但确实是能当钱用的,你不的不佩服一个人的权威竟然能违背经济规律。

但往后就不行了,朱棣喜欢打仗,打仗没钱怎么办,跟老爹学着印呗,于是大明经济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大量滥发货币,必然使得人们手中的纸币贬值,购买力下跌,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经济的混乱也使得百姓对于大明宝钞失去了信任。

所以这种事必然得他亲自经手才行,否则实在是没眼看,朱标又翻了个身,强迫自己赶紧睡觉,这事回京再说吧。

大概睡了一个多时辰,朱标感受到有人进屋就醒了,缓了一会坐起身走进屋的刘瑾递上一块温热散发香气的帕子,朱标接过摸了一把脸就起身了。

外面的侍女走进屋内伺候穿戴,其过程一言不发,规矩仪态都很自然,就是刘瑾也感觉很不错,就是放到皇宫里最多学几天就可以直接伺候贵人去了。

等她们退出去后刘瑾说道:“陈知府在杭州风评不错,家中嫡系子弟也都规矩的很,旁系虽有几个不成器的,但犯了事也都被陈知府亲自教训了。”

朱标听后点点头,世家大族能有这样的风评确实很不错了,这样的人朱标用的也能舒心一些,不一会儿陈知府就亲自来请了,朱标端坐好让刘瑾请他进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