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会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会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会

车架启动,今日的行程也差不多完事了,明日再留一天看看,若无事就要动身赶回凤阳,事务繁多啊。

朱标闭目养神默默盘算着有没有什么事情遗漏下来,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等车架停下他才醒来,

朱标也察觉到了,自己确实因为连日奔波劳碌导致休息有些不足,下定决心,无论今日太子妃如何诱人自己都要把持住。

下了马车后朱标先去了一趟坤宁宫,陪着马皇后说了一会儿话,其实他自己觉得对马皇后是有亏欠的,并没有让她体会到正常孩子对她特有的依赖。

然后又顺路去看了看老朱,他依旧批阅着那仿佛无穷无尽的奏章,一旁的饭菜没有动一口,朱标让人换上热的,看着老朱吃完才告辞离开,

关于蓝玉的事情,他们父子俩的态度是一致的,哪怕冒着这柄利刃锋芒尽失的危险,也要好好挫一挫蓝玉的锋芒。

朱标回东宫后跟常洛华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让暖玉和大小双儿伺候他沐浴,其间朱标问了问她们最近的状况,得知一切安好后也就放心了,暖玉她们跟常洛华呆了这么久也放松多了。

沐浴完之后朱标直接躺进了床榻之中,这下感觉舒服多了,常洛华坐到一旁轻声说道:“殿下太辛苦了,臣妾看的心疼。”

朱标闭着眼睛笑了笑,干躺着无所事事的日子他再幼年已经过够了,并且再也不想过了,现在虽然忙碌,但权倾在手的感觉实在让人迷醉。

朱标拉着常洛华的手睡着了,晚饭也没有吃,就这么一直睡到了第二天天亮,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歇息过了,常洛华不知何时也躺到了他怀中。

看着睫毛有些颤动的常洛华朱标就知道她早就醒了,只不过为了让朱标睡个好觉,一直没有动身,朱标看着绝美的脸庞,还有红润的嘴唇,忍不住咬了一口。

常洛华一下就惊醒了,她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咬一口,而且还蛮痛的,瞬间睁开的大眼睛就布满了水雾,朱标心虚的拿头顶可顶自己太子妃的额头。

俩人互相磨了好久才起床,收拾一番之后朱标就吩咐刘全去一趟工部,让他们按照临安公主的吩咐去办,这点小事也不用请示朱元璋。

常洛华这才发现朱标的玉佩又不见了,无奈的说道:“别人都是赏赐金银,只有您动不动就赏赐自己的贴身玉佩。”

朱标笑了笑,他这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多,小饰品绝对是其中之一,尤其是玉佩,所以他就觉得别人也应当喜欢,而且赏赐金银多俗。

刘瑾在旁都快激动的流泪了,太子妃终于把他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了,殿下的玉佩无论哪一个都是宫廷内制的,其珍贵性无需多说,更重要的是那可是贴身之物,有时候就代表了太子殿下的意志。

朱标挠挠头,朝着刘瑾吩咐道:“去内造局让他们特制一批麒麟玉佩,尽快送到东宫。”

朱标自己贴身的玉佩一般都是龙纹的,这么送人确实不太好,那就换成麒麟吧,其寓意也很好。

吩咐完之后朱标跟自己太子妃吃了一顿早饭,两熟煎鲜鱼、香米饭、玛瑙糕子汤、锦丝糕子汤、木樨糕子汤、海清卷子、蝴蝶卷子、豆汤、泡茶。

这些朱标夫妇俩自然是吃不完的,一般都会赏赐给贴身的宫女们,常洛华饭量小,自己吃完后就开始照顾朱标用膳。

吃完后朱标就出去上早朝了,今日他得上朝奏报一下迁民的具体事宜,有些安排也好看看朝廷的意思,毕竟明年还会迁民,这次就是案列、所有人都盯着呢。

到了奉天点门前,朱标走进之后文武百官都上去前恭迎,太子威势日盛一日,现在武勋政绩一个不缺,可谓是下任皇帝的不二之选。

朱标乐呵呵的跟他们打着招呼,对杨宪更多表现出来几分热情,毕竟人家前段时间才帮他在朝堂上说过话,也有那时极力反对那件事的官员来解释。

朱标也都安抚了,他们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错处,若是大规模的让差吏为官,第一个反对的就是朱标。

吏滑如油可不是假的,若不是在凤阳的是朱标,那些官差不要说做出政绩,不贪脏就不错了,所以双方并没有矛盾的点。

等奉天殿大门一开,众人鱼贯而入,按照日益完善的规矩行礼,李善长今日还在府中养病,就由杨宪当先奏报,毕竟他执掌着中书省。

朝廷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秋收,各地的粮食赋税是命脉,一旦出现问题明年的工作就别想展开了,这件事自然也没那么轻松,

各地均有些小问题,有些地方官总是心存侥幸,想着就我这小地方,缺一点也无人可以发现,疏通一下就是了。

朱元璋自然不会惯着他们,当即下令各地官员只要出了问题,罪责连诛,并且又派了御史台的人下地方体察民情,看看是否有贪官污吏借机多收苛捐杂税。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大明开国也有两年多了,朝廷机构愈发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掌控也是如此,皇权已经覆盖到了绝大多数州府。

等都差不多了,朱元璋看着自己下方的儿子说道:“迁民大计事关重大,太子来说说办的怎么样了。”

朱标微微转身朝着自己父皇行了一礼,然后看向下方的群臣讲述目前凤阳的情况,包括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并且准备建造县城安置十余万人。

这些大概事情官员们也都从凤阳传来的奏报中听说过,不过自然没有当事人讲述的清楚了,不得不承认太子殿下做的甚为妥当,一步一步显然是早有计划的。

不过因为这个会影响到往后数年的迁民事宜,所以官员们也有不少问题和建议,朝会进行到了中午才结束,所有人心中都有了具体的了解。

按照最初制订迁民计划时的预想,往后三十余年都不会停的迁民,中原地区各地都紧缺人口,山西江南等地的人口又有些过多,所以这件事是要不断进行完善的。

朱标特意揽下这个工作也是因为此,历史上明朝大迁民可是从洪武年一直持续到永乐十五年,这种可以说是百年国策的事情,朱标当然要亲自打好例子才放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