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七十六章 玉玺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七十六章 玉玺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七十六章 玉玺

朱标笑着走到自己父皇身边,俩人往内宫方向走去,身后的太监宫女们都远远的跟着,这也是多年来的习惯了。

父子俩笑着说了一会儿关于婚礼的事情,然后朱标就缓声说了句:“衍圣公不知道在准备什么。”

朱元璋笑意不变:“这个咱倒是知道,真是让人心动啊。”

朱标眼睛一亮,如果能提前知道是什么,那也就可以提前做些准备了:“什么东西,竟然能让父皇动心。”

虽然在问,不过朱标大概也猜到了,朱元璋现在是天下之主,什么奇珍异宝都不过是玩物罢了,并不值得一位帝王动心。

除非那个东西对巩固其统治有极大的益处,而能起到这个作用的东西就那么几件,尤其是九鼎和传国玉玺,这对朱元璋来说极为重要。

朱元璋看了儿子一眼,知道他大概也猜到了,背负着双手说道:“传国玉玺,没想到此物竟然流落到了孔家,咱也是前几日才知道的。”

朱标听到真的是传国玉玺也是神情振奋了一下,然后就冷静下来了,他父皇已经得了天下,传国玉玺早就遗失了,他顺应天命的象征意义经过这么多朝代也降低了不少。

对朱元璋来说此物能够收回自然是锦上添花,收不回也并不妨碍什么,但明日是朱标的大婚,若是能在明日收到传国玉玺,这对巩固朱标的地位有极大的意义,毕竟古代迷信的人很多。

传国玉玺最后出现是在五代后唐,当时后唐李从珂在外族入侵的时候登楼**了,传国玉玺就是在这场大火中下落不明的,后来也陆续传出过各种传国玉玺的消息,但都无法证明其真伪。

朱元璋冷声说道:“孔家有传国玉玺这件事就连其嫡系子弟都不知道,孔希学临行前从密室取出玉玺,孔府的人才知道这件事,看来是一代一代孔家家主口口相传的,就是为了在孔府危难之际换取庇护。”

朱标看了眼自家父皇,孔府有传国玉玺却不在开国之时献上,这就犯了朱元璋的忌讳,恐怕孔家是失算了。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孔府中有地位极高的内鬼,否则传国玉玺这件事,朱元璋应该不知道,明日突然献上,朱元璋也反应不过来,不管是从哪方面考虑都只能大力嘉奖孔家。

而现在朱元璋已经仔细考虑过利弊了,朱标开口问道:“那父皇准备收下此宝,还是另有打算?”

朱元璋没回答而是向儿子问道:“如果是你,你打算如何处理。”

朱标想了想说道:“派人想办法拿走传国玉玺,否则无论如何处理都有弊处。”

孔家一定会说天降祥瑞,才使得重宝出世,以此来恭贺大明天命所归,但皇帝接受了祥瑞,那以后老天爷发怒他也得承认是自己做的不过好,而且皇家也得承孔家的情,毕竟这也算是孔圣显灵了。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俩人回到御书房,其余人都不敢跟上来,朱标又些激动,毕竟传国玉玺对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当然好奇居多,这可是秦皇汉武唐宗都使用过的玉玺。

朱元璋坐到椅子上,看了会儿

子期待小表情,自己儿子从小就老成持重,对什么都能冷静淡然的对待,这可是少见的样子。

朱标也感受到了自己父皇的恶趣味,无奈的看向他,朱元璋乐呵呵的从身后取出一个雕刻有龙纹精致木盒,放在了桌面上。

朱元璋笑道:“昨日夜里这玉玺才送到宫内,咱也是兴奋了好久,标儿你来看看吧。”

朱标走上前打开木盒,里面静静的放置着一块古朴雅致的印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摸样很是诱人。

朱标看了眼自己父皇,看他笑吟吟的模样就伸出手将传国玉玺捧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传国玺肩部的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再往下看就是以黄金补上的一角,稍稍反转,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

朱标看一会把传国玉玺放回木盒之中,他最大的感想就是曹丕这个沙雕,有毛病居然在玉玺上面刻字,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不得不说,就这几个字实在让人讨厌,司马家也是篡了曹家的天下,人家不也没在上面写“大晋受魏传国玺”这种没底气的字,要是换个朝代就在上面刻字,这玉玺还能要么……

父子俩对视一眼一齐说道:“活该曹家国祚不长。”

朱元璋把盒子收起来说道:“孔家人太多了,各有各的心思,只要找准其脉门,皆可为我所用,就像这方玉玺,孔希学贴身保管,但依旧是到了咱手上。”

朱标点点头,外敌易挡家贼难防,孔家这次可是吃了一个哑巴亏,这本就是准备在朱标大婚当日才祭出的大杀器,所以孔家也没宣扬得到了传国玉玺。

而现在丢了,孔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难道说自家私藏传国玉玺数百年?

孔希学已经到了城外,现在再想弄什么祥瑞也来不及了,而且现在他应该是惊恐不已,毕竟传国玉玺的事情只有他嫡系的那几个叔伯兄弟知道。

现在衍圣公的处境就是前有狼后有虎,双方都在等着嚼碎他,不过这跟朱标没有关系了,现在他就可以安心的准备婚礼了。

朱标从御书房出来,回东宫的路上看见徐达领着一大堆人浩浩荡荡的出宫去了,朱标让人去问才知道这是去太子妃家中。

徐达就是这次大婚的主婚人,也是身份最为合适的,本来应该是李善长,但是想到自己小女儿是侧妃,他去做正妃的主婚人不太妥当,就推辞了。

剩下的人当中除了徐达身份地位都不够格,所以这个差事就落到他头上了,当然徐达也没有什么不满,能为太子主持大婚这也是一份脸面。

何况朱元璋上次跟他喝酒的时候就说过了,日后太孙妃当出自徐家,以后的事情谁都说不准,但是徐达还是挺高兴的。

他女儿没有当上太子妃其实他心中也很失落,毕竟他才是战功第一,竟然让常遇春那个家伙摘了桃子,自然又些意难平。

不过他也理解,自己战功彪炳而且还没有什么污点,不像常遇春经常滥杀俘虏,搞得人心惶惶,所以多数大战都是他为帅常遇春为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