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殿试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七十四章 殿试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七十四章 殿试

衍圣公来京还需要一段时间,毕竟他身娇肉贵不可能长途奔袭,何况他还要一路上见不少各地方的文人雅士,以积攒大势护佑己身。

京城方面也没有急着催促,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朱元璋心情也很不错,他从一个要饭的行僧走到如今要点评天下士子,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朱标这一天走进中书省,现在这里可是安静多了,胡惟庸藏锋敛息,杨宪春风得意,中书省现在大半的事物都在杨宪掌握之中,李善长因为孟子的事情更是备受煎熬。

毕竟他是当朝宰相,没有规劝好皇帝那就是他的错,不过李善长从来也不在乎这些,他又不是孔子的孝子贤孙,不过这也给了他闭门不出的好理由,天天在家下棋打谱不快乐吗?

李善长已经是位极人臣,可以说没有任何往上走的余地了,他虽然舍不得手上的权势,但是为了子孙富贵也只能放手了,如此一想他倒是轻松了不少。

朱标踏入中书省,里面的人纷纷行礼,朱标点点头就径直走过去了,一路到了李善长处理公务的屋子内。

朱标这次来是特意询问一个人,他才发现这次恩科大考竟然有外国人参加了,而且还是高丽人,只不过其水平一般,名次在倒数。

朱标自然不会看后面的榜单,这还是刘瑾当作趣事给他说才知道的,金涛是个什么东西他不在乎,但是能出国留学的都是什么人,必然是高丽世家大族的优秀子弟。

若是能直接打开一个局面,无疑能让蒋思德和姚广孝办事更顺利一些,所以朱标才准备让李善长安排一下。

朱标让他明日把人送到东宫,李善长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然后俩人有客套了一会,朱标起身回了东宫。

他的大婚也定下了,就在八天后,也就是殿试后的第六天,朱元璋已经派遣礼部官员去太庙和凤阳老家祭拜先祖,向他们通禀这个好消息。

然后又赏赐了开平王府九辆马车的礼物,以示恩宠,常遇春去了御书房谢恩,常茂则是来东宫送了几件常洛华亲手做的衣物。

整个内廷和礼部现在是忙的不可开交,幸好也不用朱标操心,一切事物都有专门的人员操办。

第二天,朱标先是让刘瑾把道衍和尚带进东宫,俩人交谈了一会儿,道衍一听金涛的存在就眼睛一亮,万事开头难,到了高丽人生地不熟,哪有那么容易打开局面。

不一会儿金涛就走了进来,先是朝着朱标磕头行礼:“高丽学子金涛参见大明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此人的官话说的很不错,朱标笑着说道:“起身吧,你自他国远道而来,还能考中贡生,本宫听后尤为感动,所以才特意召见你。”

金涛躬身说道:“大明物华天宝人才辈出,学生学艺不精只是堪堪考中,甚是羞愧。”

朱标有目的自然是柔声宽慰了几句,那金涛也是感动不已,朱标是什么身份,大明的太子殿下,高丽王见了都要行礼的存在,居然这么亲切的对待他。

朱标随口问了句他的家世,本来就有些自卑的金涛连忙

把自己祖上八代都交代清楚了,朱标只能说这家伙就是高丽版的袁术,其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全国。

朱标满意的笑了笑,一旁的道衍也低头念了几句佛号,这可真是天上掉下个肉馅的馅饼。

当然了,这俩人也看出来金涛所说有点发虚,高丽现在是辛盹和尚执掌大权,并且将矛头对准了世家大族,所以四世三公的金家必然是被强力打压的对象,否则金涛也不会来大明镀金了。

朱标的身份也不好说的太多,道衍念了一句佛号就跟金涛谈了起来,金涛对道衍也尊重的很,他可太清楚这些秃驴的本事了。

过了一会儿,朱标看节奏已经被道衍掌控了,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但是并没有放下,下面的俩人就起身告辞,朱标让刘瑾去送一送。

朱标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刘瑾回来禀报:“爷,道衍请那个金涛研读佛经去了。”

朱标点点头,然后就懒得管了,朱标都给他铺垫了这么多,道衍要是还搞不定高丽,哪就太让人失望了。

第二天一早,朱标起身前往奉天殿,今日就会举行殿试,由朱元璋选出此届的新科进士们,文武百官也都到齐了,先是由礼部主持了考生们参拜皇帝的礼仪。

然后就是朱元璋勉励了他们几句,然后就下发了考卷,这次是朱元璋亲自出题,题目是以先古帝王敬天勤民,明伦厚俗的君道、治道为问。

然后就有太监领他们去了一旁的谨身殿,分发笔墨纸砚让他们做卷,朱元璋饶有兴致的在他们其中走了几圈,朱标给自己父皇指点了下会试中的前几名。

朱元璋重点看了眼郭翀,还在朱标给他打过预防针了,但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是有些难以接受,我大明朝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就非得是这个模样吗……

早在恩科之前,朱元璋特意下令各地方举荐年轻士子进京赴考,就是想着选取一位年轻帅气的士子作为榜样,以此激励下天下的读书人。

还想着要是状元郎年轻,下嫁一位公主也不错,但现在看着郭翀,朱元璋实在是不忍心将自己可爱的公主嫁给他。

皇帝在一旁,这些士子还是比较紧张的,朱标看差不多了,就请朱元璋会奉天殿等着吧,老朱也是这个意思,见过郭翀后,他实在是打不起精神了,心理落差比较大。

当然了,这样做的好处也有,说明朝廷取士重在才学,只要你本事够,哪里你长得跟屎一样也能当上文曲星下凡的状元郎,金榜题名跨马游街,走上人生巅峰。

不一会卷子就答完了,朱标领着人选出了最好的二十份考卷,其余的是不需要皇帝过目的,其实殿试只要皇帝不作妖,那就简单的很。

大概的名次不会跟会考有太大的出入,最后朱元璋依旧是点了郭翀为大明的新科状元,榜眼是吴伯宗,探花是张帆。

其余人名次就需要大臣们排列了,明日就可完成,士子们都已经向皇帝行礼告辞了,参加殿试的人只分等第而不落选,所以无心状元之位的人都不是很紧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