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真正的目的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七十一章 真正的目的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七十一章 真正的目的

宋濂苦笑一声:“老臣这两日已经收到了数十封旧友传来的书信了,其中要与臣割袍断义的就有八人,这还是只是离的近的。”

朱标想了想说道:“宋师您与我说实话,你们可有其他办法了?”

宋濂摇摇头:“钦天监二十余人明日就要斩首了,我等还有什么其他可想的,只能是每日上奏侧面劝说罢了。”

宋濂看着朱标想说什么但是还是忍住了,朱标平静的说道:“宋师是想让我去劝说吧?”

宋濂有些难为情,叹气说道:“老臣是不想让殿下参与到这些事当中的,不过此时除了您和皇后娘娘也没有人能劝动圣上了。”

朱标看着自己的先生说道:“宋师所求就是让孟子回到文庙吗?”

宋濂点点头,亚圣被驱逐出文庙而且表面上看还是因为他君前奏对没回答好引起的,这自然愁坏了宋老先生,再过段时间不要说旧友了,他早年收的学生恐怕都要跟他断绝关系了。

朱标缓缓开口道:“父皇所震怒的并不是孟子,而是其做著作的《孟子》中不和尊卑的言论,若是能删减掉或许本宫可以求父皇将孟子送回文庙。”

宋濂神情一震慌乱的开口道:“这怎么能行,先贤著作怎么能随意删改,不行,《孟子》传承了千百年都没有改过,这成何体统,这会留骂名于青史的。”

朱标静静地等宋濂平静下来才开口说道:“这又不是叫您一个人去做,何况相比孟子的牌位在外面受风吹,删减一些内容并不算什么。”

宋濂疲惫的靠在椅子上:“殿下这话您还跟谁说过?”

朱标摇摇头:“只跟宋师说过。”

宋濂苦笑一声:“看来这是您和圣上商量好的,不愧是天家,删改先贤著作的例子一开,往后天下士子读什么书就只看朝廷想让他们读什么了。”

朱标没有否认,他对宋濂还是有感情的,宋濂想了想说道:“此事您不可参与过多,再过几日天下读书人的目光都会投向这里,圣上草莽出身又有重开日月新天功绩,没人能指责什么。”

“但是殿下自幼就有文名,若是参与到了此事,对您的名望将是个极大的打击,您以后将是万古圣王,骂名就留给老臣吧,删改《孟子》是我的主意,我会去找钱唐等人商量,殿下这段时间不要说话,等删改好了再由您去求情。”

这与朱元璋不让他过多参与这件事是一样的,文笔如刀,读书人可能杀不了你,但是足以恶心死你。

他们会胡编乱造一些事情写下来,然后偷偷流传出去,或者就直接藏在家里,等几百年后谁能知道他写的是真是假,世人只会津津有味地吃瓜。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朱标虽然自己不太重视自己的身后名,不过有太多其他人人重视了,就像朱元璋绝不会容忍朱标有半点污名。

朱标看着要为他献身的宋濂说道:“宋师误会了,您是我的先生,这件事自然是交给别人来做,只不过是先跟你通个气罢了。”

宋濂喝口茶水说道:“其他人的资格是不够的,而且老臣经此醒悟了不少,说句厚脸皮的

话,臣自认当世大儒,又教导过太子殿下,所以青史留名也是正常的,但这几日接到的信件却将臣贬的一无是处。”

宋濂叹了一口气说道:“老臣实在是没有想到,这辛辛苦苦经营了一世的清名如此脆弱,既如此臣此生所追求的还剩什么?”

宋濂看向一旁的朱标:“让其他人提起必然是要遭受围攻,唯有老臣的名声够大,现在老臣是只希望下殿下能开创一个盛世,这样臣也就死而无憾了。”

朱标无奈的开始宽慰宋濂,他这是突然间受到的刺激太大了,导致现在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这可不行。

朱标最后说道:“这科举考试也算完成了,宋师先回家休养几天,本宫会为你请假的,至于删改《孟子》的事情也不用着急,孔家那边还没反应呢。”

朱标吩咐刘瑾领人把宋濂安全的送回家,还要嘱咐他儿子,不要让宋濂再受什么刺激了。

把宋濂送走后朱标才笑着摇摇头,这件事宋濂来做当然好,但是这口大锅就得是背一辈子了。

其他文官只会骂宋濂竟敢提出删改先贤著作,然后在乐呵呵的把孟子送回文庙的功劳按在自己头上。

朱标眼睛一眯,此事若是由衍圣公提议岂不是更好,如此一来孔家在读书人心中的神圣性就没多少了,剩下的衍圣公府不过是刀下的一块肉罢了。

朱元璋早就安排毛骧去山东安排了,务必用舆论把新任的衍圣公逼到京城来,孔家是天下文人的精神领袖,但是有得就有失。

想必这时候孔府已经收到不少名声显著的儒士所写的书信了,这个时候孔府不出头谁又能答应呢?

朱标轻轻说了句:“衍圣公不出,奈天下苍生何?”

说完朱标自己就忍不住笑了,只要衍圣公到了京城,那就是羊入虎口了,上一任衍圣公孔克坚怎么死的?

不就是去年被朱元璋强行请来南京,结果孔克坚回山东的路上就病死了,现任衍圣公就是他儿子孔希学,若非万不得已,他可不敢再来京城了。

说到底孟子从始至终都不是朱元璋的目标,他谋算的就是天下第一世家衍圣孔家,朱标也早就想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拖着时间,就是为了给毛骧创造条件。

刚才跟宋濂提及此事就是为了看看这件事对读书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现在朱标可以确定了,衍圣公若是主动提及删改先贤著作,哪么孔家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因为他自己否认了自己的神圣性,连儒家亚圣孟子的传世著作都有错,那么孔子呢?当然,孔希学脑子没问题就不会答应,到时候就看手段了。

对于传统农耕社会而言,要想保持其稳定,就必须从上至下建立起一种极为森严的等级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耕生产的稳定,从而保障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而以孔家为代表的儒学,这是这样一种尊卑有序秩序的鼓吹者。

所以朱元璋必须用儒家但是他又不能忍受儒家的精神领袖不是他,而是一个完美的圣人,这就是另类的皇权与教权的抗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