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五十五章 顽固子弟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 顽固子弟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五十五章 顽固子弟

朱棡想了一会说道:“汤鼎其实也很不错,还有傅忠那个家伙。”

汤和去了沿海抵抗倭寇,但是却并没有带走长子汤鼎,朱标看着朱棡问道:“汤帅被剥爵后汤鼎过的如何?”

朱棡挠挠头,这点他可不知道,朱樉在一旁接话:“这个我听说过,汤帅被贬离京后,除了李祺亲自上门拜访过外,其余人都是离汤鼎远远的。”

朱标点点头,李善长是汤和的老大哥自然是要上门表示的,至于徐达常遇春这时候离汤府越远越好,毕竟这三人聚在一起就等于大明五成的兵力了。

其余人们自然还是在看朱元璋的脸色,哪怕看出朱元璋不过是借着汤和这个嫡系心腹杀鸡儆猴,汤和早晚是要重回高层的,他们也不敢烧冷灶,毕竟汤和是将帅,交往过密是大忌。

至于汤鼎朱标觉得此人还不错,要不事被他老子耽误了,其风头不应该在李祺常茂之下。

至于傅忠没什么好说的,猛将而已,有培养的价值但注定不是统领一方的帅才,不过傅家的忠心应该是没的说,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之后这三个弟弟基本把侯爵以上的勋贵子弟推荐了个遍,只可惜并没有太多出众的人才了,有不少还是顽固子弟。

尤其是出身较低将领的子弟,他们自小生活的不好,现在猛然得了富贵,猖狂的很。

在南京到还有收敛,在地方可是肆意妄行,但是也不至于做太过分的事情,这就很让人头痛,些许小事拿出来训诫一番也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不管他们却又越来越过分。

这个时代到底不是法治,或者说人情是大过法治的,官官相卫可不是说笑的,谁能保证自己的家人永不犯错,错了可不就得疏通关系。

这些都是朱樉告诉朱标的,其他两人也是听的一愣一愣的,朱标也没想到自己二弟还有当锦衣卫的天赋,看来交一些狐朋狗友还是有用的。

朱标想了想让朱樉拟定一份名单,把那些惹是生非的人名都写下来,朱樉听完有些犹豫:“大哥,你不是要拿他们开刀吧?”

看来上次朱标勾画户部名单确实给弟弟们造成了心理阴影,朱标拍了下朱樉的脑袋说道:“放心吧,不会要了你那些狐朋狗友的小命,他们不是都想在我身边效力么,正好我缺种地开荒的人手。”

兄弟三人对视一眼安下心来,只要不弄死就好,而且这活总有人要干,自家大哥那么轻易的答应带他们去山西,恐怕也是准备磨砺他们,这时候自然是倒霉的同伴多点好了。

朱标倒是不觉得那些家伙干几天活就能学乖了,纯粹就是想要折腾他们一下,凭什么小爷这么尊贵还要努力工作,你们这些狗一样的东西就开始享福了?

一路回了东宫,三兄弟就到书房开始写人名,朱标则是在凉亭内吃西瓜,这是在井里冰好的,而且算是进贡而来的,甜的很。

刚吃了两块就被刘瑾劝住了,贪凉可不好,朱标也没拒绝,吩咐分下去让东宫的人都尝一尝。

朱标越想越觉得把那些惹是生非的人都带走是个好主意,毕竟他们都是认得几个字的,优秀些的完全可以帮着管理一个村子的人。

百无一用的就下地干活,好歹是活人何况他们又不缺衣少食的,身体自然是比较不错的,简单的农活也不需要技巧,干就完了。

到时候让皇子建工,总之在他手上就没有废物,一条狗也得发挥它的作用。

朱标倒是不担心他们会不会不来,这可是到太子储君身边效力的好机会,他们不懂他们爹娘还不懂了?

到时候朱元璋的旨意一下,那些顽固哭爹喊娘也得被其亲爹被绑来为太子效忠,毕竟朱标身边的位置就那几个就是占不到,混个眼熟也能富贵一生啊。

朱标乐呵呵的走到书房,看着一个个名字被写在纸上,就仿佛看到一位位锦衣少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广阔大地上耕种。

朱家三兄弟写下的名字其实不多,毕竟能让他们记住的身份也不会太低,不过这就是勋贵高层中的顶级顽固了,也是朱标的重点磨砺对象。

看了几眼,朱标就拿着纸条领着三兄弟往御书房走去,三兄弟越走心里就越打鼓,他们实在不想去见自己老爹,实在是被打的看见朱元璋就皮痒,控制不住的打寒颤。

不过想到去这一次,然后就能离开皇宫到山西去耍,所以也就咬牙跟上了自己大哥。

等到了御书房门口就被太监领了进去,看来自己父皇早就接到他们往这来的消息了。

朱元璋看着眼前长大的四个儿子心中也是宽慰的很:“怎么今天一起来了?”

朱标笑着说道:“儿子们想念父皇了自然是要来看看的。”

一旁的朱樉也开口道:“父皇公务繁忙,儿子们又无要事不敢来打扰。”

剩下两个小弟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好话都被哥哥们说了

只好用孺慕的眼光看想父皇,并一直点头表示哥哥们说的就是我的心意。

朱元璋笑了几声让他们坐下,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除了标儿剩下的儿子那个看到他不哆嗦,怎么会特意过来找不自在。

其他三个看父皇心情好也就放松了许多,找了个椅子坐下,目光看着御书房的摆设,他们可是很少有机会来这里。

朱标走过去把纸条放在朱元璋面前:“此来还是向父皇请示的,儿臣想把这三个皇子和勋贵子弟们都带到山西。”

朱元璋随手拿起纸条然后就一皱眉,这些名字他都眼熟的很,经常能在御史弹劾的奏章中看到,都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主,朱元璋顾念他们父兄的功劳也没跟他们计较。

朱元璋看了三兄弟一眼说道:“带你几个弟弟去也可以,怎么还要带这些人去?”

朱标回答道:“朝廷缺少人手,尤其是户部,此次迁民人数众多,需要记载的档案也多,这些勋贵子弟大多都是识字的,与其让他们无所事事的在京闲逛,不如去为我大明做些实事。”

朱元璋想到这儿点点头,他还没告诉儿子,他准备让所有新科进士都跟着儿子去山西,如此一来朱标的队伍确实是够用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