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百舸争流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四十八章 百舸争流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四十八章 百舸争流

大明第一太子正文卷第一百四十八章百舸争流朱标站在自己父皇身前说道:“不说倭国,就刚才所说的高丽,他虽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却长期采用类似中原王朝的皇室制度,颇有“外王内帝”的感觉,文化上也与中原类似,儒学昌盛科举盛行律法齐全。”

“父皇,这些小国都已经不是当年的野人了,他们正在一步步的成长,我大明不弱于汉唐,但是周边的威胁却远强于汉唐之患啊。”

朱元璋皱眉沉思,朱标缓缓的讲述着自己对未来的担忧,不仅是对高丽,对倭寇和蒙古,朱标自然清楚中华文明真正被追赶超越的时候,明朝现在虽然还拥有领先的优势,但是并不高了。

华夏在战国时代就较早进入了封建大一统王朝时期,自秦汉起农耕文明、礼仪文化、科技水平等等都远领先于世界,足以吊打周围所有的野蛮人。

虽然汉唐在大规模组建骑兵、战法以及后勤保障这块相对来去如风的匈奴、突厥来说是短板,当这块短板随着国力的增长被补齐以后基本可以吊打对手,汉武帝北驱匈奴就是如此,唐太宗当上天可汗也是因此。

匈奴突厥虽然强悍,但是武器是青铜的都算是精良了至于战术就更不必多提了,而汉唐之时的冶炼技术可是远超世界各文明的,精良的铁质兵器,轻松的砍断对方的青铜武器,坚硬的铠甲衬托出对方皮衣的薄弱,高超的战术技巧可以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虽然匈奴和突厥也在积极吸取中原文明武装自己,虽然也有不少败类给他们运送茶盐铁器,但是这都远远不够,所以他们终究是覆灭了。

一代又一代的草原游牧政权不断吸收中原文明提升自己,和中原农耕文明差距越来越小。到契丹时期已经形成半儒家王朝的意味,在保持游牧特色和农耕文明并存的辽政权存在了两百多年就是明证。

而蒙古崛起三次西征建立起庞大帝国,蒙古灭国数量、地域之广无人能出其右。无数的文明被吸收,甚至在元朝建立后建立起不足百年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虽然元朝不算正规的儒家王朝,但是对于中原王朝的了解远超出其他游牧政权。所以蒙古诸部与明朝的差距几乎是不存在的,这和汉唐对匈奴、突厥等游牧政权形成文明、科技上的代差截然不同。

所以明朝立国仅仅80年就被重新强大的蒙古瓦剌部击败,土木堡战败后大明国力由盛而衰,其实土木堡的损失还在大明的接受范围之内。

只不过让大明对外敌的态度由朱元璋朱棣的积极进攻,以强硬的态度镇压外敌转变为被动地依托长城打造九边重镇防御,再也无法发动大规模的主动进攻,大明与蒙古攻守态势转变。

朱标的意思很简单,大明是要休养生息,但是并不意味着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固守国土,而是应该积极外拓,当然不是说疯狂的穷兵黩武,就像现在的蒙古高丽和日本,他们都陷入了内乱,大明完全有能力在其中搅局。

在其各部之间实行扶弱抑强的政策,平衡各方势力,让其内战不断,等他们消耗的差不多了,当地百姓民怨沸腾的时候,再以天朝上国不忍藩国百姓受苦的名义插手其中,缓缓经营几十年,大业可期。

至于之后的让那位藩王去上任这无所谓的,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东亚元灭明兴,高丽日本内乱不休,中亚察合台汗国分裂成东西两国,各自扩张。

西亚的奥斯曼帝国正在疯狂扩张,日益强大,攻占巴尔干半岛。东南亚小国林立,印度的王朝也在发展。

最具威胁的西欧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虽然有黑死病的存在,但是西欧尤其是意大利的处于文艺复兴的中心,成果颇丰,教会依然强大,但是他的衰落已经可以预见了。

西欧英法的百年战争也已经开始,东欧的莫斯科公国也在起势。

全世界各国都在谋求发展,慢一步就很容易再也追不上了,朱标自然不愿意落于人后,既然想立下万事根基,自然要从周边开始。

但是朱标是太子尊荣无比,但他所有的所有权柄都来自于他的父皇明帝朱元璋,如果没有朱元璋的支持,他命令出不来了东宫。

现在图谋欧洲是不可能的,但是蒙古高丽和日本都处于一个混乱的时代,大明如果放弃这个机会,那就太可惜了。

朱元璋有些不解的看着儿子,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关注那些蛮荒之地,难道他打下来的这座江山还不够他享福吗?

朱标缓缓跪下:“父皇,儿臣的担忧在您看来可能很可笑,但是它却时时刻刻的出现在儿臣心中。我成为了您的长子,受尽了宠爱被立为大明皇太子,儿臣爱父皇给儿臣打下的江山,所以不愿意她受到任何威胁。”

朱元璋听后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是不是有人给自己的太子下了厌胜术,否则怎么好端端的一个孩子天天胡思乱想。

其实这也怪不得朱元璋,天朝上国的思想可谓是深入人心,在各种书籍的记载中,中原以外的地方不过是蛮荒小国罢了,他们的皇帝都未必能吃饱饭,哪里有能力给中原王朝带来威胁。

如果朱标担心的是蒙古,那朱元璋还可以理解,毕竟蒙古的威胁是肉眼可见的。

朱元璋仔细看了儿子的眼神,确定他的神智是清明的,然后就有些头疼了,他现在就忙的劳心劳神,哪里还有心思放在那些小国身上。

但是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还是了解的,这可是自己最优秀的太子,纵观历史恐怕都没有更出色的了,而且他读书读的多,自小就宛如成人,所以他的担心也不一定是错的。

高丽东瀛确实也比汉唐时期强盛了很多,朱元璋叹口气对儿子说道:“标儿,你是认真的,你想操控那些小国的政局,然后再纳入我大明的版图?”

朱标点点头:“前期不会耗费太多资源,儿臣自然知道我大明现在的家底,等一切准备就绪了,我大明也已经国富民强了。”

朱元璋想了想,其实拿这些小国给太子练一练也不错,毕竟大明需要做的不过是派几个使节前去捣乱,然后再让亲军都尉府联系几个乱臣贼子,在其国内引发矛盾。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