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三十章 贪赃枉法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三十章 贪赃枉法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三十章 贪赃枉法

大明第一太子正文卷第一百三十章贪赃枉法徐达攻下山西后也安排了一些人开采煤炭,那些采煤矿的工人用竹筒插进煤矿中排出毒气,然后再一筐一筐的把煤炭挖掘出来。

只是以现在的采煤矿的效率,这些煤炭多半都不是这些百姓能用到的,世家大族和百官们都等着用的,何况工部对煤炭的需求也很大。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等天下恢复些了,朱标是一定会加大对煤矿的开采,大明的煤炭资源还是十分丰富的。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百姓用的还是火炉木炭,所以大规模烧制木炭也是必须的。

这件事道也没有那么难,只要人多木炭还是比较容易制成的,而且一路之上木材也不会缺少。

林林总总的事情繁多,朱标这两辈子都从没有为冬天取暖操过心。后世就不用多说了。就是今世朱标生高墙大院之中,出则白狐裘,入则暖炉兽炭,睡觉不仅有暖床的暖玉,还有一个时辰更换一次的汤婆子。

王公贵族的冬天除了养膘什么都不用干,而对那些百姓来说,冬天就是他们最难熬的日子,什么都不能干,一家老小只能吃着秋收的那点口粮,一家人窝在一起受冷挨饿,生怕一场病痛就把家人带走了。

朱标叹了口气,不低头看看,真的是不知道自己站的有多高。若朱标是普通的小贵族,依照他的性格,估计只会老老实实的过完这富贵的一生,改变什么世界,有多大的胃口就做做多少碗饭。

但是此生却成为了大明的太子,朱标觉得他对子民是有些责任的,这种感觉不是从出生就有的,而是随着朱标长大而产生的。

他自小收到极为精致的照顾,锦衣玉食的长大了,但是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毕竟后世的孩子不也都是这样么。

但是随着朱标的目光从自己的小天地投入到这个世界后,朱标就感受到了极大的反差,有太多太多活生生的人被饿死被冻死,有太多小孩子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宋濂等文臣都在期望他开创文道昌盛的繁华盛世,可以让他们这些文臣可以名留青史。

年老的勋贵们都在期望他能稳妥的继承皇位,让他们的子孙可以跟着世世富贵,与国同休。

年轻的勋贵等人都期望着朱标能够志向远大,在即位后能继续发兵东征西讨,让他们这些武将都能一展身手,以此博得更高的地位。

百姓们希望大明的朱皇帝能保证他们有一块耕种的土地,可以平平安安的用自己的力气换取粮食,以供养全家。

这就是朱标身上所背负的压力,但是并不沉重,因为没有人能逼迫他,所有人对他都只有期盼。

相比那个人,朱标可谓是幸福至极,也没有人能强迫他做任何事,同样是作诗,李祺不也曾经想逼他做一首么,结果呢?

朱标不想作,李祺也是堂堂世子爷,还不是要跪下请求朱标的原谅,而那位,诗也做了,结果还是暴毙了…

朱标刚喝了口大双儿端上来的茶水,就见刘瑾有些急切的走了进来。

刘瑾对朱标行礼后说道:“爷,出事了,方才御史王贻正到圣上御书房前上奏,弹劾户部侍郎杨思义贪赃枉法,纵容收田税的官吏欺压良善。”

朱标眉头一皱,户部官员被弹劾贪赃枉法是常事,谁都免不了这个流程。

不过御史既然都感到闹到御书房,那就说明确实掌握了证据,而且此事可不小,杨思义可是吕咏的心腹,此事闹大了估计又得下去一大片的官员。

朱标有些烦躁,科举大考在即还有他的大婚,然后就是还有山西迁民的事情,这些事情已经够烦了。

刘瑾接着说道:“圣上大怒,已经召令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员立刻赶到奉天殿。”

朱标一愣,四品以上?

朱标想了想起身也往奉天殿走去,刘瑾等人赶忙跟上。

既然是贪赃枉法了,那就是收了下面的孝敬,纵容官吏欺压良善,那就是下面的小官差们收田粮税的时候用了不光彩的手段了。

上次朱标跟自己父皇商量过提升官员的俸禄了,朱元璋也松口今年以后会提一些,不过朱元璋可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朱标也早就把这个事情的风声透出去了。就是为了告诉官员们,别这个时候往刀口上撞。

朱标上次帮官员求情提升俸禄,就是因为他们的俸禄确实有些低了,若是不搞点外快,全家喝西北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自己父皇给官员们的工资是多少呢,一品大员一年1044石米,往下递减,正七品知县一年只有90石米。

这可是七品正官了,说是百里侯也不过分,虽然是属于基层干部,却是国家赖以为安为生的根基所在——盖其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法纪政令;确保完成每年钱粮税赋征缴任务以及维护地方治安和政局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而且直接“典司四民”。

知县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也是当地民众能见到的最大官员,故其政绩如何,清廉与否,乃至个性才情等等,不啻亦扮演朝廷“形象大使”之角色了。

就连朱标都替他们心酸,在自己父皇手下,他不仅是县长,还是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工商局长,县施工队队长。

如此辛劳一个月才挣七石多点的俸禄,简直勤恳的老黄牛啊,吃的是草,留的是血、挤出来的是奶。

一个知县管这么多事,打赏下面的小吏是免不了的,要不谁心甘情愿给你干活,俗话道阎王好过、小鬼难缠,没有赏赐或者好处没人会认真给你干活。

何况他手下还有一大堆的长随,分等级为大爷、二爷。大爷有门政大爷,稿签大爷,下面是一群二爷,包括“发审”、“值堂”、“用印”等人,这些人是知县签押房里的办公人员,此外县的重要部门知县都会派人去看着,知县还会带着自己厨师、师爷。

这一大帮子人都是县官的手下,全部要他养活。一个月只有7.5石的俸禄,大家就只好去喝西北风了。

再说谁会甘愿当个知县,自然还得往上爬啊,你求见你的上司怎么也得送点礼吧,总不能空着手上门,所以当官的还要迎来送往,逢年过节到处走动,俸禄是远远不够的。

朱标这时候已经一路走到了奉天殿前,刚到门口就有太监行礼请他进去。

朱标点点头,稍稍整理了一下衣袖,然后迈过奉天殿的大门,现在明明正是天气闷热之时,朱标踏进去的瞬间仿佛感受到了一丝凉意,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朱标面上有些严肃,双眉之间微微隆起,可以让人瞬间就感受他的不满。

这也是一个当朝太子听闻有人贪赃枉法时的正常表现,朱标目光一扫,奉天殿中有些空旷,的人数远远没有上朝的时候多,所有大臣都没有说话出声,户部侍郎杨思诚跪在中间,上面御坐之上的朱元璋闭着眼睛靠在龙椅上。

随着朱标坐进来,两旁的大臣们纷纷转过身对着朱标躬身行礼,他们都没有说话,但是朱标能感受到他们希望太子能救场。尤其是户部尚书,他弯腰的时间最长。

朱标看着闭眼的朱元璋突然明白了什么,微微的点头之后,走到最前朝着自己父皇跪了下去:“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也没有睁开眼睛只是说了句:“平身吧。”

朱标默默的站起身由侧道走上了六层御阶,朝着朱元璋一躬身,然后面对着群臣。

朱标看了眼刘伯温身后那一帮两袖清风一脸正气的御史们。

虽然他们品级不够四品,但毕竟是原告,而且就算不让他们进来,他们也会在奉天殿外吵闹。

哪怕是朱元璋也对他们无奈,谁让当初选御史的时候,朱元璋下令专门找那些书呆子道学先生,认死理的去干这行,因为这工作得罪人,捞不到钱,而道学先生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次,以小制大的方法,这些御史都是七品官,可以说是芝麻官,赋予他们监管长官的权利,上到李善长下到九品芝麻官,就没有他们不敢管的事情。

甚至就是朱元璋也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尤其是最正直的那几个,那可真是一言不合就要已死柬帝王,好让自己青史留名。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伯温的浙东党能与淮西勋贵抗衡的原因,别人怕挨揍,这些人是真的不怕,他们的行为特点可以概括为:你要打我,我就骂你,天天上奏弹劾你,皇帝一天不惩治你,我就弹劾你一年。”

这下家伙行动力极高,别看都是文弱书生,蓝玉就没少在他们身上栽跟头。

蓝玉出征前一个月就跟一个六品御史杠上了,最后烦的不行,硬是埋伏在胡同里揍了那个御史一顿。

可惜没有用,人家顶着一头包青着一只眼睛,还是得弹劾你,而且还得加上一条殴打朝廷命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