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一百一十六章 修养富国

大明第一太子 一百一十六章 修养富国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一百一十六章 修养富国

朱标直接回了东宫,他相信毛骧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东宫之中的皇子们都已经回去了,毕竟这里也没有什么好玩的。

云锦正领着暖玉她们给朱标做些贴身的衣物,朱标坐在上位把云锦叫来:“你的本事我是清楚的,被困在这方寸之间未免太委屈你了,云锦你可有意出任六局一司的女官?”

云锦一愣然后笑道:“能侍候在爷身边哪里有什么委屈,若是爷有意让奴婢出任女官,奴婢自当遵从。”

朱标看着她有些不理解,云锦自小好学,就愿意伺候朱标读书,她在一旁也能学到一些,朱标自然也不会阻拦她。

云锦聪慧好学,为人处事大方得体,朱标自小就极为欣赏她,本想着云锦是想当女官,毕竟想成为女官怎么也得是读书识字的,但是她却从来没有提过。

朱标确实有些看不懂云锦,难道真的是只想守在他身旁?

朱标还是说道:“最近也没有什么事情,你去长长见识也不错,想回来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罢了。”

云锦恭谨的应诺了,朱标也懒得再想,云锦他是要用的,那怕是太子妃进了东宫朱标也得保证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所以现在把云锦送到自己母后那边进修一下。

说完后朱标就吃了晚饭,又在东宫院子里溜达了几圈,不一会刘瑾就从外面进来了。

朱标看了他一眼,刘瑾就开口说道:“今日朝堂之上,御史言官们又上奏弹劾了李相国以及众位地方上的将帅们,尤其是针对了梁国公蓝玉。”

朱标点点头,御史言官们每天要是不弹劾一遍李善长和淮西勋贵们才出了事,他们的作用就是如此,刘伯温看的清楚着呢。

至于弹劾蓝玉,估计是真诚实意的,这家伙现在确实有些太嚣张了,朱标都有差异这个战场上的蓝玉跟平常的蓝玉简直是两个人,一个英勇善战一个昏招频出。

就在北伐归来的路上,蓝玉那家伙也不知到怎么了就想强上那些北元王公们的妻女,要不是发现的早,又要闹出事了,朱标打了他二十军棍把事情压了下去。

回了京城受封梁国公后在城中策马横冲直撞,在军中大肆招收义子,晚上就领着他们去烟花之地玩女人,动不动就跟其他的勋贵们大打出手,常遇春也没少教训他,就是没有用。

朱元璋这次派他出去剿灭叛军就是想让京城消停一会。

朱标想到蓝玉也是头痛,这家伙正常的时候怎么说都可以,但是犯浑起来那是六亲不认。

朱标都怀疑他是为了自污,可一想他一个国公怕什么,何况他又是东宫的人,再说这哪里是自污啊,简直是往头顶浇粪。

刘瑾接着说道:“中书省内李相国的人被打压的不成样子了,像胡惟庸几人每日就是坐着喝茶,没有一点公务交到他们手中。

朱标问道:“中书省的公务可有被耽误了?”

刘瑾回答道:“并无,中书省的运转一切正常,圣上今日还表扬了中书省办事办的越来越好了。”

朱标笑了笑,杨宪治杨州采取雷霆手段深得朱元璋的认可,所以才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就被提拔到中书省右丞的位置,这也有让其把雷霆处事手段带到中书省意思,毕竟李善长的中书省稳是稳,但是效率太低了。

刘瑾能打听的事情并不多,不过有这只鳞半爪加上御书房的奏章,朱标也就能大概的看清朝廷的局势了。

胡惟庸也该道反击的时候了,那怕杨宪起势是皇帝的意思,但是若是表现的太无能了,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朱标想着就直接回宫睡下了,第二天一早到了御书房,朱元璋回来后父子俩开始了工作,不一会朱标就听到了朱元璋的笑声。

朱标轻声说道:“是什么好事让父皇这么开心?”

朱元璋笑着说道:“这个胡惟庸上了一道治国富民的奏章,给咱画了好大一块饼,咱看着属实是心痒痒啊。”

随后就把奏章递给了儿子,朱标打开一看,里面写了一些富国强民的政策,最后是保证如按此法,他胡惟庸愿意作保,五年之内使全国大半的军民丰衣足食,八年之内当使全国粮产恢复道前朝盛世的水平,十年之内当使粮价将至唐贞观年间的水平!”

朱标看完也笑着说道:“五年生养,十年富国,胡惟庸好大的口气。”

朱元璋笑道:“确实有些夸大,但能达到奏章上所说的八成,咱也心满意足了。”

朱标笑着点点头,什么做保也都是给皇帝吃颗定心丸罢了,只要效果良好皇帝又怎么会追究,何况把柄送到皇帝手中也是一种效忠的方法。

朱标想了想说道:“看来朝廷有不少政令要实行了,儿臣想着是否加上一条去除女子缠足之风俗?”

朱元璋早就下令宫中的女人都不许缠足,包括哪些宫女嫔妃,如果有进了皇宫也得放足,从里就可以看出他也是厌恶此风的。

朱元璋说道:“改风异俗没有那么容易,不过也无妨,正好你娘也总跟咱说,那就一起下达吧。”

朱元璋可能是谈兴起来了说道:“这胡惟庸的奏章中也有提及移民之事,标儿你怎么看啊?”

朱标早就想过此事了说道:“儿臣以为此事应该尽快进行了,长痛不如短痛,强行迁移百姓必然遭受民怨,但为了国家兴盛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朱元璋满意的说道:“秋粮收上来就得着手安排了,若是能让迁移的百姓赶上春耕就再好不过,怎么着也能种出几亩的粮食,加上朝廷的补助也就能让他们在当地扎根了。”

朱标接着说道:“若是能让地方有名望的大族支持,此事的难度还能削减一些,若是他们消极抵抗,那么恐怕又有百姓会闹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