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零三章 改革军制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零三章 改革军制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零三章 改革军制

朱标劝了朱元璋几句,这时候马皇后也带着女儿朱静回来了,一家人好好的吃了一顿饭,朱元璋看着妻儿心情也就好多了。

朱标的亲妹妹朱静也大了不少,今年差不多五岁了,看着哥哥有点怕生,幸好朱标拿出几颗璀璨的宝石才哄的妹妹让他抱了一会。

朱元璋看着女儿手中的宝石说道:“看来你也没白出去,都拿到什么好东西了?”

朱标乐呵呵放下妹妹说道:“上都城内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除了北元皇室的财物外那些王公贵族也送了我不少礼,我已经让全旭都送进内帑了,想必过会父皇就能收到清单了。”

朱元璋点点头也没客气,早在吴王府的时候,朱标就可以直接去朱元璋的私库搬东西了,现在也是一样,他们父子俩从不计较这些。

朱标这么做也是心疼自己老爹,他那个内帑基本空空如也,本来开国前还有点东西,自从开始恢复民生,朱元璋那点家底早就搭进去了。

朱元璋笑着说道:“那柄匕首也放进去了?”

朱标无奈的看了一眼老爹说道:“那可是儿臣最珍贵的战利品了,留在东宫了。”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说道:“咱还能抢你的不成,去让人取来,咱把玩几天就还你。”

朱标只好让刘瑾取来,马皇后在一旁从女儿手中拿走宝石:“她还这么小,万一吞进去怎么办。”

朱静的小团子脸一瘪,张嘴就要哭出声,马皇后抱起女儿,在她耳旁说了几句,朱静就又乐呵呵的点头了。

朱标同情的看了一眼妹妹,自己娘亲有多会哄小孩,他是清楚的。

不一会刘瑾双手捧着匕首走了进来,朱标走上前从刘瑾手上拿起匕首,然后在转交到朱元璋的手上。

马皇后自然也清楚那柄匕首的事情,自己夫君都念叨着好几天了,于是就抱起女儿出去玩耍了。

朱元璋笑着抽出匕首,仿佛亲眼看见了北元太子和皇帝自裁的场面一样,最后夸赞了一句:“不错,体面的很!”

到最后朱标也没能带着匕首回东宫,估摸着最近都别想要回来了。

朱标回宫后就睡了一觉,到了傍晚就去参加庆功酒宴,但朱标已经从英武的天策上将变回尊贵无双的皇太子。

朱标只跟李文忠喝了一杯,就没有理会蓝玉等人,蒙古的王公贵族们也拜见了朱元璋,献上了他们的忠诚。

至于他们具体的封地和爵位都是明日早朝商议的,这些都交给李善长等人思虑了。

朱元璋和朱标都只是露了个脸就回去了,他们俩在哪谁也不敢大肆庆祝。

回了东宫后正想着让谁去劝一劝朱元璋,那帮人都是活够了老头了,现在就是想以死博个忠义之名,说白了就是在碰瓷大明,杀了反而成全了他们,直接丢到草原上给北元帝守墓殉葬他们就傻眼了。

刘伯温肯定是不合适的,毕竟他也曾在元廷任职,李善长但是可以,只不过朱标也不好随意见丞相,送信就更不可能了。

就在这时,刘瑾来通报:“爷,长沙王世子李祺前来拜见着”

朱标笑了一声,这可真是巧了,李祺无非是来道歉的,但来的正是时候。

宣了李祺进来,只见他走到大殿中央就对着朱标跪了下去,恭敬的把头贴在地面说道:“臣,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坐在椅子上看了一会说道:“李祺你所来何事?”

李祺没有抬头:“臣是来向殿下请罪,臣君前无状触怒殿下,万死!”

朱标点点头说道:“年少轻狂罢了,你能知错就好,当以此为戒,谨记君臣之别。”

李祺又叩首应诺才抬起头,其目光清明,眼中透着对朱标的敬畏。

朱标也不在意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真有敬畏就有长远,没了敬畏之心,迟早是死路一条。

朱标就直接让李祺向李善长传达他的意见,李祺认真的记下后,就躬身告退了。

朱标知道李善长能搞定这件事,也就懒得管了,往后的几天朱标就天天去看看自己的母后和妹妹,要不就在东宫里逗一逗暖玉。

闲暇时候,朱标就开始动笔写一篇奏章,他曾承诺的放一部分士卒归家耕种,加强一下生产力,毕竟现在民间经过多年的强征兵卒弄的的青壮紧缺,寡妇倒是很多。

而且大明现在的军队有些太过臃肿了,供养大军要耗费极为庞大的资源,而北元一灭,近年来是不会有大的战事了,其余地方的北元残党能够自保就不错了。

这些青壮如果能归家耕种,娶妻生子,几年后大明就会迎来人口的增长,这才是一切的基础啊。

而且解散掉大部分没有战斗力的士卒后,大明就有资源实行精兵制度。

朱标这次领军出征后就觉得,除非是被绝对人数碾压,否则精锐部队与正常的部队的战斗力可真是天差地别。

当然,等裁撤一批兵卒后,就要着手提高兵卒的待遇,并在军中开设思想教育,给他们灌输忠君爱国的理念,练为战,一切从实战出发,针对性训练,严明纪律,赏罚分明。

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士卒的社会地位,现在征兵其实依旧是靠强征,被选中就跟要压去杀头一样,经过宋朝之后,那就只有混子贼等下贱的人才会去当兵,还不就是犯了事被充军的。

这其实也简单的很,跟现代一样,给些待遇就是了,家中子弟入伍就给地给减免赋税,并且风风光光的高头大马把他们接走,他们的军饷也要明明白白的交到他们手中。

反正现在大明就是有的是土地,就是缺少人口耕种,也不怕分给他们一些。每个村子找几个人演一下他们就知道好吃了,自然就有人心甘情愿的当兵了。

关于工部火器研发也要加大一些投入,先进的武器也是重点,如此大明的军制就好多了,几十年后就更不用担心了,人口多了,自然就有人想要建功立业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