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一百章 班师奏凯

大明第一太子 第一百章 班师奏凯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一百章 班师奏凯

朱标一路行军到了南京城百里之外,但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了,朱标也就下令安营扎寨,又不是败军,哪里有大半夜凯旋的道理。

派了几个斥候往南京方面通报,明日清晨班师回朝!

如此大胜,朝廷势必要好好操办的,之后才会把战报通传天下,现在整个大明,估计有九成八的人,都还不知道他们的太子出征的消息,更不要说封狼居胥什么的了。

朱标跟朱棣吃了晚饭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大帐中,枕着手想着回京后的事宜。

发展人口其实还不是太难的事情,毕竟天下已经安稳了,我们民族的本能就是耕种繁衍,但是朱标却在思虑教育的问题。

后世中国的能够快速的发展腾飞,扫盲和义务教育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是知道那怕是新中国建立的时候,全国都还有近九成的人是大字不识一个的。

只不过义务教育是绝对不可能的,把大明卖了也凑不出那么多的教育资源,而且教育资源还是最小的一个问题。

朱标睡不着,就对着外面吩咐道:“请诚意伯过来。”

不一会刘伯温就走了进来,朱标起身迎接,刘伯温坐在一旁的凳子上说道:“殿下刚刚立下不朽之业,怎么还有烦心之事?”

朱标坐在榻上说道:“功业已是往事,等年老之时在追怀也不晚,本宫是想请教先生,可有广开民智之法?”

刘伯温捋着胡须说道:“这天下自古都是想办法行愚民之策,怎么殿下还想广开民智了,这对江山稳固可并无好处。”

朱标其实也明白,以他的地位其实就应当大力推行愚民之策,最基层百姓只是工具而已,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从封建统治者而言,他们更希望百姓愚昧,无知,停留在某一阶段,安心种田耕地就行。

在古代,与皇权**配套的,必然是思想控制和愚民统治。

四分五裂的国家经过战争兼并,实现了大一统,这个时候,保证家国天下永远传续下去,皇权至高无尚,才是政权的核心利益,什么文化昌明,科技发达,百姓幸福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得为这个利益让步。

皇权之下要的是听话像工具一样的民众,如果放任民间思潮泛滥,民间思想活跃,人才辈出,政府的种种司政措施在民间各路大神的质疑思辨下常常千疮百孔,长久下去则会动摇政府权威,影响统治基础。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

朱标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会说道:“开民智于当下有弊处,但自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现在不似先代,不说大洋之外的国度,就是周边的小国也在不断的发展,若是继续固封自守,恐怕会给子孙留下祸患。”

刘伯温看着朱标说道:“殿下可是在挖自家的根底啊,无论是朝臣还是陛下都不会支持的。”

朱标这才苦笑一声,这才是最大的难点啊,朱标要是真的这么做了就是在背叛自己所在的地主阶级的利益。

可是不这样做的话,大明还是要走老路,现在可以说是地主阶级最弱的时候了。

等几十年后,现在的勋贵大臣们就会形成一个稳固的利益集团,皇帝身为这个集团的领袖,杀几个人无所谓,但想要掀翻这个阶级就会被所有人背弃。

朱标看了眼刘伯温说道:“那先生怎么看此事?”

刘伯温捋着胡须说道:“此事对国家来说,利大于弊,但对家国来说,弊大于利!”

刘伯温起身对朱标躬身劝道:“殿下,容臣说句肺腑之言,无论是谁最先想到的都是自身和自己的家族,这些都考虑完了才轮到国家!”

刘伯温看朱标没有说话就继续说道:“此事那怕是陛下也同意,但具体的政策还是要地方官员去执行,殿下觉的他们会好好做吗?”

朱标点点头说道:“如此多谢先生指教了。”

刘伯温在一躬身就退出去了,他也是世家出身,否则哪里能有机会读书中进士呢?

朱标躺回榻上看着营帐的顶端,心中莫名的有了孤家寡人的感觉,无论是谁都不会支持他的。

朱标有些茫然了,明明是正确的事情,但所有人都不会支持,一旁伺候的刘瑾小心的为他盖上被子。

朱标转头看向刘瑾,若是依靠锦衣卫和东厂呢?

刚刚打起的念头就被朱标自己狠狠的打散了,建立能够监管天下的特务机构是独有皇帝的权柄,不是一个太子可以掌握的。

何况依靠一个部门对付一个阶级也是不够的。

那扶持商人阶级呢?资本主义吗?

……………

第二天朱标起身换上金甲,率领大军班师回朝了,等靠近南京十里的时候,朱标就已经看见远处站着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看样子有数万人。

刘善长为首的文武官员都早早的到城外等候了,朱元璋昨日就下旨,令文武百官携带百姓出城十里相迎太子凯旋!

等朱标领着将帅们靠近到时候,百官身后就响起了一阵古雅的音乐,这是特有的凯旋之乐。

李善长为首的百官带着身后的百姓们向着朱标跪地恭贺道:“臣等恭迎天策上将军班师奏凯,得胜还朝!臣等恭贺太子殿下覆灭北元,封狼居胥,立下千秋伟业!”

百官说完后,他们身后人群就开始齐声呐喊:“天策上将军威武,太子殿下威武!”

朱标笑着挥手让他们起身,然后下马对着南京城躬身行礼,才跟李善长等人寒暄了几句。

刘善长笑着对朱标说道:“圣上听闻殿下班师回朝的消息,高兴的不得了,现在圣上就在南京城的城墙上等着您。”

朱标一听就感觉心中温暖了许多,莫名的想起几年前朱标领着百官,在南京城外迎接朱元璋凯旋的时候,朱标倒是想知道自己父皇现在是什么感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