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之弃子 > 第五百九十章 一杯酒引起的争论

三国之弃子 第五百九十章 一杯酒引起的争论

作者:双木道人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2:30

第五百九十章 一杯酒引起的争论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的眼神一直在对视着,让旁边崔均三人感到很奇怪。

“州平,你这个朋友怎么和孔明两人对视了那么久啊。难道他们认识?”孟建对着崔均问道。

“不可能啊,仲达还是第一次南下到南阳,他也只是听我说过孔明啊。”崔均回答道。

石韬说道:“咱们还是插手吧,这样下去都不知道他们要对视到什么时候。”

崔均和孟建觉得有道理,正在过去的时候,只见诸葛亮微笑地一拱手,说道:“在下诸葛亮诸葛孔明。”

“司马懿司马仲达。”司马懿回了一礼。

崔均三人正好来到他们两人面前,崔均笑道:“诸位,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在军机处的同僚兼好友,河内司马仲达。仲达在我主麾下年轻一辈中才学第一人啊。”

“才学第一人?!”诸葛亮眼神一亮,眼前这个家伙原来是深藏不露之辈啊。

“州平,莫要胡言乱语。”司马懿白了崔均一眼,虽然崔均说的是事实,可现在说出来会引起激愤的。

果不其然,孟建和石韬都在上下打量着司马懿。

“哈哈,今天绝对是一个好日子。咱们还是进去好好畅饮一番吧。”孟建笑道。

“是极。孔明可是准备了上好得酒菜,再不吃的话,可就浪费了。”石韬说道。

在孟建和石韬的解围之中,司马懿和诸葛亮也一同走进了诸葛亮的草堂之中。

诸葛亮为了今天的聚会特意准备了上好的酒菜,现在都已经上好了。只不过却没有司马懿的份,毕竟之前也没有意识到会多来一人。只不过孔明为人做事都是把所有的意外都考虑在其中,正好准备好了另外一份,这样就不会让司马懿尴尬了。

“孔明还是滴水不漏啊。之前我还在担心,没想到又被孔明想先了。”崔均刚才还在想着待会要是没有司马懿的份,那么就不好意思了。

“这些都是习惯了。”诸葛亮笑道。

司马懿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谨慎之人。

这点小事处理好后,诸葛亮等人都坐下来,几个人寒蝉了几句后,就开始喝起了酒。

“好酒,孔明能弄到这酒,看来是花了不少心思吧。”石韬喝了一杯之后说道。

“此乃襄阳城中最好的美酒了。在下虽然囊中羞涩,但也能买几瓶解解馋。”诸葛亮淡淡地说道。

崔均和司马懿倒是觉得这酒没啥好的,他们可是尝过洛冰泉那种美酒的,喝这种感觉没有什么味道。

“此酒虽好,却不如洛冰泉啊。”崔均说了一句大实话。

石韬闻言笑道:“州平,你说那个天下闻名的洛冰泉?那可是最贵的酒啊。”

“我听说这酒是神武皇帝发明的。不知是不是真的。”孟建更是把自己得来的小道消息说出来向崔均求证。

崔均也无法确认,只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是不是真的,我也没听说过,只是这洛阳楼是陛下一手操办起来的产业。”

“与民争利。不是明主所为。听说神武皇帝还有其他产业,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州平,你在神武朝廷中做事,为何不劝谏呢?”诸葛亮突然说了一句话。

崔均有点尴尬,他也觉得刘玉置办酒楼等产业是不好的,只是他人微言轻。

司马懿听到诸葛亮这么说,内心顿时不悦,吐口而出:“真是井底之蛙!”

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了,诸葛亮第一次被人说井底之蛙,有点生气,问道:“敢问吾刚才之言何为井底之蛙。身为人君,与民争利,如何治理万民?九五至尊,乃天下之主,具备仁义德孝勇。百姓嗷嗷待哺,刘玉却埋头置办产业,依你之见,这是明君所为?”

诸葛亮一口气反问了司马懿几个问题。

司马懿可不会因此而为难,淡淡地说道:“说你井底之蛙,你还不相信。那我就告诉你为什么,陛下置办产业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诸葛亮本来就对司马懿有点厌恶,立刻反击道:“笑话,与民争利却被说成大仁大义,天下谬论。”

孟建和石韬、崔均看到两人争锋相对,不想让事情恶化,急忙出来劝解。

可司马懿却被诸葛亮说的火起,一个不知道事实的人居然敢如此乱说,而且说的还是他的主上,这可不是他能够忍耐的,说道:“陛下当年虽是皇子,可是却无半点根基。刚出皇宫,没有任何的倚仗,若不是置办产业,以自污名声,如何在洛阳滚滚乱流之中立足。恐怕当年的大将军何进都会让人暗害陛下。这些产业替陛下积累了大量的钱粮,让陛下可以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如今我主登基称帝,成为九五至尊,却没有忘记根本之道。陛下治下幅员辽阔,天灾**层出不穷,又要与天下诸侯争霸,单靠国库能够支撑得了?告诉你,陛下所有产业的收入都用到了百姓之中。这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民争利?你看过哪一个诸侯对百姓有这么的仁爱!难道就像一些诸侯,嘴上说得仁义爱民,实际上却是横征暴敛。”

司马懿出身河内世家,对刘玉的事情比较清楚。

诸葛亮被司马懿这么一反击,顿时激起了火气,说道:“天下之主,当为天下人之标榜。若是天子都是如此,那世人是不是都要有样学样。恕在下不敢苟同!”

“此间乃是乱世,若是循规蹈矩,那大汉都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孔明兄,穷则变,变则通,陛下有今日之势,证实了陛下的正确。陛下年少时曾与曹孟德对饮,曹孟德问陛下之志,陛下答曰:若不生于皇家,愿一富家翁足矣。正是因为陛下体恤天下百姓,才没有增加过一分赋税。天下有如此仁君,乃是天下之福啊。”

孟建和石韬被司马懿说得意动,不想做皇帝的天子,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诸葛亮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刘玉不想当皇帝,这真是天下奇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