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抚宋 > 第四百四十八章:敌人,当然也可以变成朋友

第四百四十八章:敌人,当然也可以变成朋友

一次叛逃,让董奎不得不下定决心弃威宁城而去。

正如死掉的董桢所说的那般,粮草不是问题,军械不是问题,但人心呢?

最早被易娘部吞并的易溪部一百多士卒,跑了。

他们无法靠近城门,但他们竟然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从他们防守的一段城墙之上垂下绳索,溜索而下,然后投奔了对面的宋军。

这一番操作,直接让董奎傻了眼。

纵然他的心腹还把持着四面城门,但易溪部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操作可能。

不得不走了。

这一次易溪部还只是逃了,下一次那一个部落要是立功心切,与外头的宋军勾结起来,让宋军从他们防守的地段爬上了城墙,那城破就是转眼之间的事情了。

城一破,万事皆休。

可是要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城内,易娘部上万的家眷,那么多的男女老幼怎么办?

宋军的骑兵可不是吃素的。

不说天狼军本身的骑兵,天鹰军的那些混帐王八蛋,只怕正想着用易娘部的鲜血来铺就他们的前程呢!

董奎思来想去,派了董春前去与王柱谈判。

董春这个家伙也是命大,这场战事就是从他防守的金沙寨开始的,不过战事开打之后,意识到事情不好的他,一路快马加鞭,直接就逃回到了威宁,并没有去跟董桢会合,倒是捡了一条命回来。

“放你们走?”王柱笑吟吟地看着对面这个有些憔悴,又有些胆怯的易娘部将领。“凭什么呢?”

话说回来,如今王柱在西南也算是凶名昭著了,灭罗氏鬼国有他的份儿,杀罗杓更是由其主导,如今又率军直逼威宁,大刀王柱在西南已可止小儿啼了。

别说董春有些怕,便是王柱麾下将领们,平时也挺怵这名统制。

董春看着大帐内轰然而笑的对方将领,其中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几年之前,大家还能坐在一起喝酒呢!

“头人说,易娘部现在的确境况不佳,但城内好歹也还有几千敢拼命的儿郎,真要打起来,王将军您也不见得就能讨得了多少好,倒不如大家好聚好散,您放我们走,我们也给予您一定的回报,如上,两相便宜!”董春战战兢兢地道。

王柱的神情有些不可琢磨,“董奎能给我什么回报?”

“城内伫藏有供数万人一年食用的粮食,我们只带走一半。”董春道:“五个武库,我们只拿起其中二个武库的军械。另外,我们还给将军准备了二十万贯的铜钱以及不下于此数的珠宝玉器。”

“东西倒也不少!”王柱似乎有些动容。

董春立即趁热打铁:“将军,我们头人说了,万一双方开战,即便是我们战败了,那我们也绝不会把这些东西都留给将军的,到了最后时刻,必然是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倒不如我们做一场交易更划算,您说是不是?”

王柱哈哈一笑:“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还有另外一个要求!”

“将军请说!”董春大喜。

“我会派了人跟着你进城,一来是监督你刚刚讲的这些条件得到完全彻底的执行,另外,不想走的部族,董奎不得胁迫他们离去。想走的,我们也不会强制他们留下。你们要是敢违反这一条,那我们说不得也就要翻脸无情了。”

董春没有半分犹豫地就点头答应:“这个自然没有问题,不想走的,我们也不会带他们走,离心离德的,留在身边反而还是隐患,你说是不是?不知那位将军跟着我去?”

王柱一笑,看向大帐靠近帐门的一名将领:“高堂,你去。”

董春与那帐边名叫高堂的将领都是愕然。

无他,只是因为这个叫高堂的将领,正是易溪部的头人,数天前,刚刚从城内叛逃而出。

董春的脸色,顿时臭臭的极不好看。

但显然,这个人选不是他能改变的。

王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高堂进城,一来是让城内其它部落的人看一看他如今的状况,二来,已经把董奎得罪死了的高堂必然不会让董奎有半点漏洞可以钻,甚至董奎还得百般小心这个家伙无事生非,没事儿找事儿。

真要翻脸了,易娘部的战士指不定还有一条生路,但那些家眷,可就彻底没有活路了。

三天之后,南门洞开,城内,易娘部主力携带着家眷自内源源不绝而出,向着六盘水方向行去,依照久定,宋军果然没有进行任何的干扰,任由他们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路行军。

这也让一直在小心警戒的董奎部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们不是没有做最后的准备,万一宋军撕毁协议的话,隐藏在城内的同伴,就会点起大火,大家一拍两散,谁也别想得到好处。

“这个仗打得有些蹊跷,不爽利!总觉是拖泥带水的。”岳腾摘下了眼罩,拿着一块丝巾,轻轻地擦拭着凹陷进去的眼窝。

只要一变天,这眼窝子就又酸又涩,不停地淌眼泪,让他恼火不已,可再好的大夫,也没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谁说不是呢!”王柱挠挠头,“可这是抚台的安排。”

“没开战之前,抚台就料想到了今日之局面?”岳腾瞪大了眼睛:“他怎么就晓得董奎到了最后,还是会跑而不是与我们拼死一搏呢?”

“这就是抚台之所以为抚台,而我们,只能在他帐下为将的道理罢了!”王柱一摊手道。

“我还是想不明白,你说让董奎逃到了六盘水,这狗东西麾下还有几千兵马,手底下也硬扎,逮着这样的机会不把他一口气吞了,以后,岂不是麻烦更大吗?”岳腾不解地道:“总是要打的,为什么不趁他病要他命,反而要让他有机会续上这一口气呢?”

“或许是因为大理内部的局势吧!”王柱道:“我也看不透,大概是因为如此。大理内部,纷乱之极,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吴可已经带人赶去了,据说是浇最后一瓢油。至于董奎带走的这些人,抚台大概还是想着以后收编吧!”

说到这里,王柱笑了起来:“如今你的天鹰军已经有近两千人了,过几天就要齐装满员了。独立编制的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部队,我们可都是羡慕得流口水呢!”

“你羡慕个鬼!”岳腾不屑:“在这南方,可以供三千骑兵撒欢的战场屈指可数,崇山峻岭,无数河道,将大地切割得零零碎碎,根本就不利于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很长时间里,我的天鹰军,大概率只能作为你们的占略支援存在。真正羡慕我啊,那得等那一天,我们重回了河北战场才行啊!”

说到这里,两人却是都沉默了下来。

岳腾也好,王柱也好,都是河北边军出身。

“终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回去的!”王柱咬牙道。

“要是碰上了秦敏,你怎么办?”岳腾突然问道。“他现在在辽国,可是春风得意,吴可不是说,秦敏已经被辽国皇帝赐了国姓,现在叫耶律敏了吗?统带的皇后亲军属珊军已扩充到三万余众,镇守尚未完工的辽国中京,可是辽国现在最得势的新贵啊!”

王柱抚摸着腰间刀身,淡淡地道:“从他成为辽**队的那一刻起,我与他便缘份已尽,再次战场相遇,只能刀兵相向,纵然不敌,也会拼个死活出来。”

“可惜了这样一条好汉!”岳腾叹息,“咋就成了耶律敏了呢?”

王柱一点儿也不恨秦敏,虽然现在秦敏成了耶律敏,虽然他的几个哥哥都死在了辽人手中,但他不恨秦敏。

只不过真有一日在战场之上遇到了对方,他也不会有一丁点儿的手下留情。

远处,易娘部董奎的旗帜渐渐的远去,直到看不见任何的踪影,而城外的宋军,此时也正在一队队的开进城中,与此相对应的是,那些不愿意跟随董奎而去的石门蕃部的小部族,正一个个的战战兢兢地聚集在城中的城守府里,等待着王柱去发落他们。

董奎还是很守信用的。

答应了的东西,果然按照数目留了下来。

当然,他不留下来也不行,便是此刻,要是宋军撕毁了协议,纵兵去追,他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了。

不过很显然,王柱没有去追杀的任何意思。

安抚那些留下来的部族以及威宁城本来的百姓,打赏、抚恤、安置,等到王柱从这些琐事之中脱身而出的时候,已经又过去了七八天了。

岳腾的天鹰军终于满员了。

他从投奔过来的那些部族之中又挑了近一千人加入到了天鹰军当中,像邬惊这样的新锐,自然是要收过来的,而像蒯鹏,就年纪大了一些,本人也不想再在军中厮混,那当然就只能回去放牛牧马了。

在威宁生活了三年多的这些石门蕃部的小部落,愿意回到他们古地去的,都可回去,当地官府会将他们以前生活的区域重新划给他们,转了一圈儿,他们终于又还是回到了原点。

不过与来时的凄惶相比,回去的他们,总算不是空着手。

至少宋军分给了他们一些粮食,又给了一些安置费,特别是那些有家人入选了天鹰军的,所得就要更丰厚一此地。

三年前来时,凄凄惨惨戚戚。

三年后回家,总算是有了些盼头,至少,以后不用打仗了,只需要专心放牛牧马了。

这几日与马湖部南广部的这些人多多少少有些交流,他们的好日子,让石门蕃部的这些部民们,羡慕得眼睛都红了。少不得又要在心里痛骂一顿董奎,想当年,要不是听了董奎的话,跟着他逃来了威宁,这样的好日子,本来也该有自己的一份儿啊!

叹一口,只能说一句造化弄人。

所幸,一切都还来得及。

贵阳府,安抚使衙门。

罗信读完了来自于威宁的捷报,将奏报放在桌子上,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正在提笔疾书的安抚使萧诚。

放下笔,萧诚笑看着他:“有什么不对吗?”

罗信点头道:“我只是搞不明白,抚台为什么不消灭了董奎这一支人马,反而授意王柱让这支军队离去!高迎祥可是我们接下来的大敌。”

萧诚似笑非笑,“大敌吗?倒也不见得。”

罗信心中一跳:“抚台,难不成高迎祥还能投奔我们不成?既然不能,放任他力量壮大,岂不是就是给我们自己找麻烦吗?”

“信之!”萧诚道:“敌人并不是永亘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的。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要拿下大理对不对?”

“对!”

“拿下了大理,我们想要对他实施有效的统治的话,第一件事要做的是什么?”

“当然是打掉段氏对于大理统治的合法性、有效性!”

“但是段氏统治大理已经有无数年月了,正统性已经深入人心,我们能怎么办?”

“高氏不是马上就要篡位了吗?段氏是高氏打下去的,与我等无关。我们是拨乱反正。”

“好,那在大理境内,就只有高氏一家势力吗?”

一问一答到了这里,罗信当即便怔住了。

“高氏掀翻了段氏,篡了位,其它势力又掀翻了高氏,就此大理进入到了数家争雄的局面,谁也干不掉谁,谁也奈何不了谁!”萧诚看着罗信,道:“这个时候,高迎祥为什么就成不了我们的朋友呢?”

罗信背心里凉嗖嗖的,他大概已经明白了萧诚的意思。

大概率的,大理境内的那些掌控一方势力,有能力影响到大理局势的大家族们,在这一次的大事件之中,只怕是鲜有能幸存下来的了。

抚台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他需要一个干干净净的大理。

不,云南。

彩去之南。

罗信抬头,看到安抚身身后墙上挂着的那一面地图,用红笔勾勒出来的大理疆域之上,红色的云南两个字,是那样的醒目。

他站起身来,叉手向萧诚恭敬地行了一礼。

叔叔让自己来到萧诚身边当一个幕僚,最初自己还不以为然,现在看来,还是叔叔这样的老江湖眼光毒辣啊!

安抚使比自己还要年轻上几岁,不过这治理天下的手腕,委实不是自己能比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