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抚宋 > 第四百三十二章:分裂

抚宋 第四百三十二章:分裂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28

第四百三十二章:分裂

抚宋

四月对于大宋西南而言,算是惊心动魄的一个月,一幕幕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台,让众人目不遐接。在整个过程之中,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赔得血本无归,有的人悄无声息地消失,有的人却也死得轰轰烈烈。

而在这其中,最为憋屈的,无疑便是罗杓这位石门蕃部之主。

叙州三路蛮会盟。

石门蕃部乌蒙部的罗杓多年以来励精图治,实力冠绝各部,毫无疑问当选为盟主,叙州三路蛮就此一统。

这样的情况,大理方面当然是乐见其成,这个会盟,本身便有着他们在其中的推波助澜,叙州三路蛮与大理东川蛮族沾亲带故,多年以来,大理悄悄地抚植乌蒙部,眼下终于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而大宋方面,当然是不开心的,不管是成都府路,还是梓州路,抑或是刚刚成立的贵州路。但前两路除了不开心,剩下的就是干瞪眼儿,以他们的实力,根本就无法对刚刚联盟的叙州三路蛮有任何的威胁,他们甚至还得祈祷这些蛮人安守本分,莫要去骚扰自己的地盘。

只有贵州路安抚使萧诚闻此消息勃然大怒,悍然遣一支骑兵队伍,数日之间疾驰五百里,击垮会盟各部,生擒活捉刚刚当上盟主的乌蒙部首领罗杓。

以上,是贵州路对外面的宣传,也是汴梁收到的各类奏折之中的主要内容。

当然,来自于皇城司以及其它一些地方的秘密情况,展现出来的又是另外一幕。

可是不管怎么样,叙州三路蛮联盟肯定是不符合汴梁利益的,分散的蛮族才是好蛮族,联合起来的蛮族,一定要坚决地予以打击。

这是以前朝廷对于蛮族一个最基本的治理模式,只是现在,朝廷有心无力。

按说萧诚击垮了叙州三路蛮,朝廷上下应当开心,但不管是官家还是都堂,谁都开心不起来。

因为这代表着,萧诚的手,已经伸到了叙州。

而叙州,本身是梓州路的羁縻州。

让萧诚把爪子缩回去?

只怕萧诚理都不会理。

自己凭实力抢来的,凭什么退给你,有本事,你来抢啊!

以上是萧诚的原话。

由走马承受刘凤奎写在秘折之上直奔汴梁。

于是,都堂在这件事情之上,将脑袋埋进子沙子里。

他们给梓州路下了一份公文,大意是要梓州路加强对羁縻州的管控等等,至于梓州路接到公文是勇敢的去找萧诚理论还是将这份公文束之高阁,那就不是都堂的事情了。

反正到了日后要秋后算帐的时候,都堂诸公是已经作了安排的,是你梓州路没有按照朝廷的要求执行。

错,都是你的。

至于梓州路上的官员会不会在接到公文之后骂娘,都堂也是不管的。

谁让你们没有本事呢?

那就活该被欺负。

南广部首领盛禄永远忘不了那日的景况。

一支大宋的军队,势不可挡地击穿了乌蒙部上千骑兵的阻挠,然后,晴天霹雳。

那是上天对叙州三路蛮背叛大宋的惩罚。

雷火,电光,瞬间便摧毁了整个叙州三路蛮的抵抗意志。

每思及当时的那种状况,盛禄便肝颤不已。

所以,面对着罗信这位大宋官员的抵达,他保持了毕恭毕敬的态度。

罗信越是据傲,他越是小心翼翼。

萧诚本来以为罗信此去,还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没有想到,王柱范一飞率领之下的那一场战争,已经将南广部与马湖部的头头脑脑们彻底给打得没有了任何反抗的意志。

罗信在南广部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更加傲慢地向马湖部发出了命令,要求马湖部首领将功折罪,集结部落勇士向他报到。

短短的时间内,南广、马湖两部竭尽所能,居然又集结了三千左右的骑兵,不过这一次他们成了罗信的爪牙。

罗信带着这三千骑兵,展开了对石门蕃部的扫荡。

一战便控制了石门蕃部的要害之地昭通。

然后沿着昭通一路向着镇雄方向扫荡。

而此时,还在镇雄与宋军对峙的易娘部董奎、邬大棒大惊失色之下,由董奎分兵一半返身去与南广马湖两部争斗,仍由邬大棒包围王柱、范一飞一行人等。

在董奎离去的第三天,毕节的宋军在萧诚的亲自指挥之下,突然向镇雄发起了猛攻。

与此同时,包围圈内的王柱与范一飞挟持着罗杓,也由内向外展开突围。

内外夹攻,石门蕃部大败。

邬大棒战死于镇雄。

石门蕃部在镇雄的联军溃散。

萧诚随即下令,不许各部追逐溃散的石门蕃部士卒,宋军只是占领了镇雄之后,便裹足不前。

董奎闻讯大惊,立即率部逃往威宁,便在那里站稳了足跟之后,开始收拢自镇雄溃散的石门蕃部各部士兵。

而整个叙州其它地方,此刻则是在罗信的指挥下,被南广与马湖两部侵吞殆尽。

至五月的时候,整个叙州战事基本落下了帷幕。

南广、马湖两部向贵州路安抚使萧诚输诚,而在威宁的董奎则得到了六盘水的高迎祥的支持,终于站稳了脚跟。

高迎祥终于还是回过神来了,他很清楚,如果不让董奎站稳脚跟的话,那接下来只怕宋军便会驱使叙州蛮部向自己发起进攻了。

给钱,给粮,给武器,甚至还在最危险的时候,派出了援军,终于挡住了南广与马湖两部对董奎的狂攻。

至此,萧诚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

叙州的三分之二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南广、马湖两部在四月的一系列战事之中,与石门蕃部结下了难解的血海深仇,而董奎现在接收了大部分善战的乌蒙骑兵之后,南广马湖只能投靠萧诚以防董奎反击。

叙州不再是威胁。

而且萧诚弄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养马之地。

谷箽

同时,战乱的叙州之地,又让大量的人口开始向着毕节方向流入。

罗杓,这位也算是一路豪雄的人物,曾经以为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可以与任何人讨价还价一番,不管是投大理也好,还是投大宋也好,都少不了自己的一番荣华富贵,自己稳坐钓鱼台,坐看风云起。

可惜的是,他碰到的是萧诚。

于是,他只能壮志未酬身先死了。

五月中,一个萧萧雨歇的日子里,这位石门蕃部之主,被绞死在了镇雄。

南广部盛禄,马湖部马歇以及其它诸部落首领,在场亲眼目睹了罗杓被行刑的过程。

而同一天,身在威宁的董奎以及逃到这里的罗杓余部则歃血为盟,誓要将南广马湖两部斩尽杀绝。

董奎等人也知道自己不是宋军的对手,但马湖与南广则不然。

董奎认为,如果不是南广与马湖的背叛,在背手捅了石门蕃部一刀,则他们亦不会分兵,从而导致了后来被宋军反击而一败涂地。

所以,董奎更恨盛禄与马歇,萧诚反而要排在了后面。

叙州就此一分为三。

马湖占据了昭通,南广部获是了镇雄,董奎据有威宁。

五月中,完成一切战略任务的宋军撤出了叙州。

五月底,天狼军进驻姚州,天武军驻扎关岭,天南军奉命南下,进驻六枝,三支兵马磨刀霍霍,六盘水的高迎祥已经能清楚地听到战争的脚步声正在向着他靠近。

自忖难敌强势的宋军,高迎祥向国内求援。

六月,大理再调大军于边境,其中一部进入六盘水,另一部则驻扎普安,与宋军形成对峙之势。

由于叙州之变,原本准备的先下手为强的大理,只能暂停下了进攻的脚步,重新调整战略布署。

也正是因为叙州之战的变局,使得大理国内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反高颖德的势力声势渐涨。

高颖德不得不转身先收拾国内,压下那些不知死活的家伙的反弹。

大理国内再兴大狱,被株连者多达数千人,在一串串脑袋被挂上城墙或者传首全国之后,全国噤声,一切,似乎都又回到了原点。

但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再也回不到过去。

当高颖德只能凭借着残酷的血腥的镇压来维持自己地位的时候,本身就已经说明他的统治已经在摇摇欲坠了。

先从内部动摇大理,让其无遐关注贵州路,此刻的萧诚,一门心思想要做的就是发展刚刚建立起来的贵州路,就像是一个新生的婴儿,此刻的贵州路还娇嫩得很,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让他受到重创。

打铁还需自身硬。

春耕已过,贵州路又开始了大规模地征发百姓修路建渠。

徭役,是百姓们要负担的税赋之一。服徭役,不但没有工钱,还要自带吃食,自古以来,徭役都有可能让人家破人亡的。

贵州路上的徭役自然也是没有工钱的,不过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的是,他给一点儿补贴。

但贵州路上所有的徭役一天补助五文钱。相对于眼下的工价,五文钱的确不高,但如果用眼下贵州路的购买力来衡量的话,这五文钱也就不少了。

五文钱,眼下在贵州路,可以买半斤粟米,可以买两张烙好的大饼。

基本上可以解决一顿饭的问题了。

为什么不直接买来粮食给百姓们解决一顿饭而要发钱呢?

这自然又关系到了贵州路上的另一项政策。

交子的发行。

联合钱庄的交子发行已经有一年多了,但大体之上还是只在大宗的商业交易之中出现,以及在联合会的相关商业之中得到了应用,在民间,最底层的老百姓们,还是只信任叮当作响的黄澄澄的铜钱,那张轻飘飘的纸,在百姓们看来,实在是有些难以放心。

毕竟朝廷的交子在此之前,已经把大家对交子的信心打击了一遍了。

所以这每天五文钱的补贴,发的并不是铜钱,而是联合钱庄的交子。

服徭役的人拿了补贴,是急于想将他用掉的,他们也担心这东西放在手里久了,又成了没用的废纸。

而为了让周边的小商贩们积极收取这种交子,官府又出台了新规,只要收交子,便可免税。你收一天交子,便免你一天的税收。

同时联合钱庄也展开陪时兑业务。

当然,兑一百文便要收十文的手续费,但上到一千文时,却也只收十文钱的手续费。这一政策,便是专门针对小生意人的。

十文钱对于他们而言,也不算是小钱啊!零散着去兑一千文,便要收一百文的手续费,这谁受得了?自然是要攒到一贯钱的时候再去兑成铜钱。

如此一来,这交子在生意人手里停留的时间可就长了。

与此同时,官府对那些坐地商,有铺子的商人,可就没有对小生意人那么友好了,严令不得拒收交子,否则便要收拾你。当然,兑换的程序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兑换的起点要更高一些而已。

所有的目的,就是要将交子在百姓手里沉淀的时间更长一些,以尽快地让交子在整个贵州路竖立起信誉,好迅速的流通起来。

交子是一种信用货币,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起在老百姓心目之中的信誉。

而信誉的建立,用强是最差的一种手段。

慢慢的,水滴石穿的,让老百姓习以为常了,自然便水到渠成。

安抚使衙门的户曹,已经在开始研究今年的夏税与秋税可全部采用交子来上交了。

这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只要官府能让百姓用交子来交税,那交子的信用也就基本竖立起来了。而贵州路之所以敢这么做,一来是因为他不用对朝廷负责,他实际上就是萧诚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另外,贵州路背后的商业联合会,几乎囊括了整个南方的大商人,有这些人来背书,并不怕交子在大宗货物交易之中被人拒用。

因为在商业联合会中使用交子,更像是一路内部记帐凭证。

但在外人眼中看来,就是这些大商人们都信任交子,自然敢就给了他们信心。

先是自上而下。

现在则是自下而上。

萧诚相信,最多还要一年,交子在贵州路便可以完全替代铜钱,成为通用的货币。

然后,便可以向外一步一步的扩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