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抚宋 > 第三百九十七章:大理相国

抚宋 第三百九十七章:大理相国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28

第三百九十七章:大理相国

大理自开国皇帝段思平立国以来,国祚延续已数百年,历史比起大宋,尤要长出许多,当年大宋开国皇帝太祖,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可并不是不想拿下大理,实在是没有把握而已。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太祖亦不得不无可奈何地承认大理的存在,可见这个盘踞东南的国度,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除了兵甲强悍之外,气候、地理等先天条件,也是让大宋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盛极而衰,历继数百年传承之后,大理亦然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国内阶级的固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虽然亦效仿大宋,开科取士,但读得起书的人,基本上除了那些豪门大族之外,也就是被称为释儒的和尚了。

而阶级固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大理陷入到了被几大豪门轮流把持的下场。

皇室势力日渐衰弱,高、王、董等大家族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把持朝政,有志一同地压制皇室。

经过了几十年的肆虐,段氏在大理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能够掌握的力量,也已经相当薄弱了。

如今的大理国相高颖德,自上台以来,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发展生产,重视商业,在让大理国力反弹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身为国相,走到了这一步的高颖德,除了向上更进一步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走出这一步,将来自己一旦下台,那么紧接着上台的不管是其它几家还是段氏重新掌权,首先要做的,必然就是要清除自己的影响力。

那高家就是一个人头滚滚的下场。

当然,他们不可能将高家斩尽杀绝,大理几大豪族几百年来虽然斗得死去活来,但也有其底线,你今日下了死手,难保异日别人也对你下死手。

但高家枝繁叶繁,旁系甚多,真要出了这样的事情,高颖德这一支,自然是要死绝的。到了那时候,高家自然有别的支系补上来。

说起来,高颖德这一支,也不过是五十年前替补上来的罢了。

大理现任首相高颖德不想在自己死后,自己的嫡系子孙们落个没下场,也不想自己开创的这大理盛世,最终便宜了其它人。

所以,他要更进一步。

段氏做了这几百年皇帝,也差不多了,等到自己上了位,给段氏子孙一块栖息之地,也就算是尽了心。

可是这最后一小步想要跨出去,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段氏明白,其它家族也都明白。

一个羸弱的段氏是大家都喜欢的,这样大家可以把其供起来当一个木雕泥塑,然后大家在下头争着吃肉喝汤,要是皇帝变成了像高颖德这样强势的人物,那大家只怕没得肉吃,还很有可能连汤都没得喝了。

所以,在这一点上,大家是有志一同地会阻拦高颖德的。

怎么才能顺利地踏出这一步呢?

当然是要制造出一些事件来,制造出一片混乱来,然后在一片混乱之中,自己才有可能挟民意,挟军心一举而更进一步。

说白了,就是挑起对外的战事。

罗殿国国主安贵荣被灭国,只率领了一部分心腹逃入到了大理这一件事,曾经让高颖德大惊失色。

罗殿国一向依附大理,同时,他也是作为大理与大宋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现在毫没来由的,罗殿国就被灭国了,不能不让高颖德怀疑是大宋想要对大理有所动作了。

可是大宋如今的状况着实不佳啊!

在河北路,陕西路上连吃败仗的大宋,应当没道理在这个时候,再度在大理起兵戈啊!

不过也说不准,兴许就是因为大宋在河北路、陕西路连吃败仗,国内士气低迷民心不稳所以想要柿子捡软的捏,来弄一弄自己呢!

与大宋比起来块头来,高颖德自认的确是一个软柿子。

高颖德立即派出了人手,官方的、私下的两路出击,去打探一个究竟。同时国内也开始紧急动员起来,真要有事,不至于手忙脚乱。

虽然比起大宋来,大理的确是弱了一些,但大宋真要入侵大理,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天时地理人和,大理可是占全了的。

而且在高颖德看来,不管大宋那边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这对于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呢!

只有在不正常的情况之下,自己这个大理国相,才能尽可能地将权力往手里收拢得更多一些,而且在这样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也会更小。

调查的结果,让高颖德大出意料的同时,也喜出望外。

真正没有想到,大宋居然沦落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

入侵罗殿国的,居然是萧家的那个老二,萧诚萧崇文。

说起萧家,却是让高颖德佩服之极的。

萧禹那家伙,养了一个了不得的儿子,如今萧定在西北,基本上算是独霸一方,在高颖德看来,萧定自立为帝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而这,正是高颖德梦想的事情啊。

以前没有注意到萧家的这个二儿子,现在看来,老虎的兄弟,绝然不会是一只懦弱的小白兔,这位萧二郎,隐身幕后,居然还能控制住整个黔州下属的几十个羁縻州并将他们化为己用,而且能一举将罗殿拿下。

这个萧老二,似乎在重走着萧老大的路子,这是也想在大宋的西南挖去一块吗?

这就好得很了!

高颖德几乎欢喜得要手舞足蹈了。

这是高氏的大机遇啊!

天予而不取,必遭天谴!

这便是高颖德对这件事情的解读。

安贵荣在大理受到了极为隆重的接待,高颖德给地方、给钱、给粮草军械,让安贵荣在大理收拢被萧诚打散的罗殿国散兵游勇,并承诺会帮助安贵荣收回罗殿国失土。

谷铮 高颖德的心思,自然不止小小的罗殿国,他眼睛瞄上的,还有萧诚控制下的黔州以及黔州下辖的那几十个羁縻州。

他需要击败的,并不是大块头大宋,而只不过是一个大宋无遐或者说是不能收拾的萧诚而已。

如今的萧家,已经势大难制,陕西路上的失败,让萧家气焰冲天,而大宋为了收拾陕西路上的残局,不得不与萧定议和,萧诚在西南或许也会成为谈判的一部分。

大宋不敢收拾萧诚,因为担心萧定在陕西路那边展开报复。

所以,如果自己去收拾了萧诚,大宋不但不会怪罪自己,指不定还以弹冠相庆呢!嗯,到时候自己收取那几十个羁縻州作为报酬,大概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间见吧!

妈了便有意见又如何呢?

现在的大宋,屁股长疮,脚底流脓,还有时间、精力以及足够的力理来跟自己说些什么吗?

走到了这一点,自己大概便可以借着这些胜利来完成在国内向上一步,登上大宝了。

等到自己成为了大理皇帝,便更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慢慢地收拾了国内那些盘踞一方的豪绅势力,真正地将权力收回到中央来,同时努力发展国力,励兵秣马,时刻关注着大宋那边的消息。假设那一天大宋又与辽国或者西北萧定发生了大的冲突,自己便可以乘势出兵,拿下两广。

广南西道、广南东道在上一次蛮人侬智高的叛乱之中,被打得稀乱,后来虽然侬智高叛乱被平定了下去,但也让大理觑见了大宋在西南方向上的外强中干。

特别是这几年那个陶宏元任了广南西路安抚使后,广南西路上上下下的官员们,心思都在弄钱之上,兵甲不兴,吏治糜乱,只要有机会,自己必然能将整个南部全都握在手中。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才真是创下了大理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功业。

到了那个时候,高家便能在皇帝这张椅子上稳稳地坐下去。

大量的探子被派了出去,进入到了罗殿国,进入到了黔西南,高颖德开始悄咪咪地筹划起了进军的事宜。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秋收过后,探子们带回来了让高颖德心花怒发的消息,罗氏鬼国突然向萧诚发起了攻击。

罗氏鬼国的心思,大概也是和自己一目了然,要趁着这个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了。

而且双方的谋划,几乎是一致的。

都是要拿下罗殿国,同时还要将黔西南那几十个羁縻州一口吞下去。

罗殿国与罗氏鬼国同出一源,这大概便是普贵出兵的理由所在了。

名正言顺,替自家兄弟复仇。

可是罗殿国主安贵荣可还在自己这里呢!

“慌什么!”高颖德斥责着着急忙慌地跑到自己跟来要求马上出兵的安贵荣:“让他们先打上一阵子,打个你列我活,伤亡惨重,到了那时候我们再出兵,岂不更加容易一些?”

“可是国相,看普贵的兵力构成,他明显是得到了大宋的支持,我们要是动手得晚了,罗殿落入普贵之后,再想拿回来可就晚了!”安贵荣不安地道。

高颖德冷笑:“那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如果那萧诚这么好对付,你当初怎么会三下两下便被他打得丢盔卸甲上,狼狈不堪地逃到了我大理?”

安贵荣满脸通红地低下头。

被高颖德毫不客气地拿盐往伤口上洒,他心里只痛得一抽一抽的,可是有求于人,却也只能硬生生地咽下这口气。

“这场仗不是短时间内打得完的,咱们需得做好一切准备。”高颖德拍了拍安贵荣的肩膀,“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的练兵,等到时机成熟,我必然会以你为先锋杀回去。等到胜利的时候,你得到的,可就不仅仅是罗殿国了,还有罗氏鬼国!”

安贵荣眨着眼睛,有些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相比起罗氏鬼国,他的罗殿国只能算是个小弟弟,而罗氏鬼国依附的大宋,似乎也是不是一个能惹的庞然大物。

但高颖德说得铜铜铁铁,却又由不得安贵荣不信。

兴许,真有这样的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在自己头上呢!

左右自己除了抱紧这位大理国相的大腿之外,似乎并没有其它的任何出路。

安贵荣既兴奋又不安地告辞而去。

与这世上所有掌权者们一样,高颖德几乎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白日在公厅里,他需要接见一个接着一个的官员,处理一样接着一样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公务,即便是下值之后回到家里,在他家的门外,依然有无数的人在排着队等着他接见。

忙却充实。

痛却快乐。

高颖德简直不敢想象有一天要是自己什么事儿都没得做,清闲下来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

难不成与那段正兴一般,每日去天龙寺中与那些和尚辩论佛经吗?

大理举国皆信佛,高颖德自然也信。不过他信佛,是因为他要利用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佛阻止他想干的事情的话,那他其实也不介意将佛打倒在地上再踩上几脚。

神仙如果不能帮着自己做事的话,那这个神仙不要也罢。

再树个新的崇拜对象,好像也不是太难。

“那个和尚的底细查清了没有?是个真和尚?”终于回到家中的高颖德一边看着几封较为隐秘的私信,一边问着自家的次子高迎祥。

“是个真和尚。”高迎祥点头道:“精通佛理,辩才无双,在天龙寺中,将寺里的高僧们一个个辩得哑口无言,当真是舌灿莲花,让人佩服之极。”

高颖德抬头扫了次子一眼,高迎祥立时便低下了头,与自家父亲不一样,他是真正的信佛崇佛的。

“法号慧远,来自汴梁大相国寺,听说还远赴过横山以北想要感化好里夷人,无果之后,又去了辽国说佛。这是一位苦行僧,与我们天龙寺的大和尚可是大不相同。”高迎祥低声道。

“去过横山以北,还去过辽国?”高颖德这次倒是起了些兴趣,“安排一下,请这个和尚来家里我见见。”

“是!”

高颖德想见这个和尚,却是因为想通过这个和尚好生了解一下西北萧定,辽国耶律俊的事情,这个和尚既然有这等本事,想来在这些地方出入权贵之家也出履平地,自然也就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或者便能从他的嘴里,不经意地得到许多平时探子们根本就不可能打探得出来的情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