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抚宋 > 第三百六十五章:如何才能停战

抚宋 第三百六十五章:如何才能停战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28

第三百六十五章:如何才能停战

日夜兼程想要赶到三川口救援张超的王俊终究是没有赶上。

不但没有赶上,还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疲惫之极的他们在丰林镇遇上了以逸待劳的西军,一战之下,王俊大败,二万余兵马,大多溃散,被杀被俘超过了万余,只余下王俊带着不多的心腹一路奔逃回了鄜州。在这里,他与正在召集援兵的张诚汇合。着急上火的张诚并没有征集到多少援兵,因为此刻,陕西路安抚使兰四新已经回到了京兆府,周边所有的兵马,都在安抚使的严令之下集结到了京兆府城之中。

而实际上这个时候,张超已经不需要任何援兵了。

从三川口侥幸逃回来的士卒带来了张超战死沙场的消息。

陕西震恐。

在张超战死,王俊大败之后,延安府剩下的大猫小猫三两只早就丧失了一切斗志,西军旗帜一至,延安府城当即大开,城内官员、士绅开城伏地请降。

此时,他们所求的,也不过是一条性命而已。

让他们赶到幸运的是,西军之中虽然夷族众多,但约束他们的军纪却是极严,进城之后,谈不上秋毫不犯,但至少还能做到秩序井然。

延安府城之内,军械、粮草堆集如山,这里本来就是大军前去征讨西军的出发地,如今,全都成了萧定的战利品。

看着这些东西,萧定一直严肃的脸庞终于露出了笑容,这些东西,现在的他,很需要。

原本他极其担心在自己到来之前,府城的守卫们会不顾一切地焚烧掉这些物资,让自己什么也得不到。但现在看起来,城内那些无法及时逃脱的士绅豪族们阻止了他们这么做。

那些守卫者或者可以很轻易地在大军抵达之前逃走,但那些官员、士绅却扎根于此,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逃出去,即便逃出去,也有可能被自己强悍的骑兵抓回来。

因为局势的逆转,对于自己来说,似乎是度日如年,特别是在白干山的那些日子里。

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却好像是电光火石一般,便从势如破竹变成了兵败如山倒。

在评估得出了自己逃不掉的结论之后,他们自然就要有等价的功劳来换回自己的身家性命。

于是这城中的物资便成为了他们保命的筹码。

很不错的一笔帐。

不过现在的萧定,是这些物资他要,城内这些人他也要。

当然,不是要他们的命。

是真正的要他们的人。

他现在缺人啊!特别是缺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懂得各种技艺的中高端人才。

而这些士绅家族之中,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人。

要当官的他们家族之中有专门攻这个。

要做生意的,他们家族里的那些庶族也有精通的。

而像延安府治所肤施这样的大城之中,各类工匠技师更是不缺。

所以,在府城被拿下之后,西军便开始了大搬家。

那些投降的官员、豪绅们的家产,西军是真的没有动他们一根一线,正当他们以为得计的时候,强制搬家令便接锺而至。

此时的他们,便是想后悔也没机会了。

要么走,要么死。

走,在兴庆等地,西军给他们准备了大片的土地供他们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他们的家产仍然是他们的,他们的人也不会掉一根毫毛。

要是不走,那结果可就显而易见了,人没有了,财也没有了。更可怕的结果,就是人还在,钱没了,全家都沦为最底层的奴隶。

这样的结果,谁不怕?

当然,他们也很清楚,这一走,想再回来,可就难了。

从贼两个字的论断,便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没有机会再次出现在大宋的官场之上。

而没有官面上的加持,在大宋想过上舒服惬意的日子,根本就是在做梦。

不管他们如何对萧定恨得咬牙切齿,却也只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他们的故乡。

一旦获胜,抢人抢物资,本来就是事先萧定与张元等人制定的策略。

这一次他们在横山以南的确是大获全胜了,但在北方面对辽人的时候,到目前为止,却是吃了大亏。

上千里的大撤退,受到打击的可不仅仅是军队。

生活在那片土地之上的牧民、农夫,不得不跟着军队一齐往后跑,他们的草场、他们的牛羊、他们的房屋、他们的庄稼,都在大军过后,不复存在。

这一战过后,光是重新安置他们,便需要大量的钱财。

而且,损失还不仅仅只有这些。

与辽人的最后决战,战场就在兴庆府。

而兴庆府那一望无际的良田,眼见着还有两个月就要收割的庄稼,注定是要颗粒无收了。

这一次的损失,如果不在宋朝这边得到足够的补偿,那就算全歼了辽人,这个冬天,又该怎么过呢?

步跋子已经开始准备回程了,而萧定则统带着铁鹞子,准备对这场战争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打到这个时候,对宋战事该结束了,再打下去,已经得不到什么东西了。

土地,对于萧定的西军来说,简直就是鸡肋,横山以北的广袤江山,他都没有足够的人去填充。

而粮食财富,他差不多已经将所占领的地方掳掠一空。

用张元的话来说,没有十年功夫,这地方休想有多少人气儿。

当然,最后的收尾,萧定还准备好好地敲一敲宋朝的君臣。

非得让他们给足好处才行。

鄜州,富县。

身着甲衣的张诚披散着头发,头上扎着的孝帕子是那样的醒目,双眼红肿的他,怒气冲冲地闯入了屋中。

屋里,安抚使兰四新座前的管勾机宜文字谢文正在拍桌子,而王俊等一干将领则垂着头一脸的诲气。

现在鄜州的兵马并不少,王俊带回来了万余人,而张诚持太尉将领在四边征召而来的各路团练、厢军也足足超过了两万人,鄜州一向是军事重地,武库之中武器也充裕,所以这三万人,现在乍一看,还是很光鲜的。

不过内在的底子如何,像王俊这样有经验的将领自然是心知肚明。

张诚想要反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别说手里现在有三万人,便是只有几千人几百人,只怕他也敢去闯上一闯。

而王俊呢,因为与萧定早前的特殊关系,在打了如此大的一个败仗之后,他也想找机会扳扳本,万一有所收获呢?前线三大将,张超为主,郑雄、王俊为辅,大败之后,肯定要有人负责,本来这个责任归张超,但他已经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了。

死者为大,朝廷里那些士大夫们再不满,也无法再对张超苛责什么,说不得还要给张超一个说得过去的身后名。

那该谁负责呢?

郑雄进士出身有后台有帮手,即便这一次下去了,用不了多久,必然会有亲朋好友帮着他起复。

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又是武将出身,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的背锅侠。而自己一旦下去,还能爬起来吗?那就是做梦了。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下去了,这个坑马上就会被早就虎视眈眈的人给填上去。

虽然自己在战败之后立马便给河北路安抚使马兴去了信,希望这位伯乐能拉自己一把,但到底效果如何,王俊并不能确定。

所以,他也想打一仗。

万一能胜一阵,哪怕就是小小的一阵,到时候便也有些说头了。

他们是这样想的,但陕西安抚使兰四新却不是这样想的。

简而言之,兰四新怕了。

他纵然呆在京兆府的高墙之内,他现在仍然怕得要死。

因为京兆府里兵不多啊!

所以,他严令鄜州的张诚、王俊立即率所有兵马返回京兆府驻扎备战。

刚刚,王俊刚刚给这位管勾机宜文字的谢文从军事之上解释了一番萧定根本就不可能再长途跋涉去打京兆府,那真有可能是去得回不得了,萧定要是这样的白痴,那他王俊早就带着这些部队跑回京兆府去守株待兔了。

可问题是,萧定的军事经验,比他们这里任何一个人都要丰富。

而军事白痴兰四新把所有的军队都抽回京兆府,鄜州、坊州、庆州、丹州便成了不设防之地,萧定本来只想在延安之地抢上一抢,可兰四新给了他这样好的机会,他不去抢上一抢,那才真是傻瓜。

可惜得是,大宋的武将本来就矮了文官一头,更何况是眼下这群打了败仗的将军。

即便是张诚据理力争,甚至拔刀一刀便将谢文身前的大案砍成了两半,谢文也仍然梗着脖子毫不退让。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屋里,张诚找不到一个同盟了,所有人,都在谢文的淫威之下屈服了,包括王俊在内。

他们可不像张诚,老子战死沙场,这就是对他的加持,而且在逆王造反的时候,张诚死守宫城,算是救了皇帝一命,这样的功劳,只要他不造反,皇帝必然是记得的。

但张诚敢威胁谢文,他们哪里有这个胆子呢?

而且,里头还有不少的将领,也根本不愿意与萧定的西军对上,开什么玩笑哦,连张太尉都兵败身死了,他们上去,岂不是寿星公上吊,嫌自己命长么?早先王俊、张诚两员大将都力主要反攻,他们不敢造次,眼下有谢文压制这两人,他们心中暗喜,恨不得马上拔营就走,呆在鄜州,也很危险呢,没看到周边已经出现了铁鹞子的斥候了吗?

看着连王俊也走出了屋子去安排撤军回京兆府,张诚仰天长叹。

先前还箭拔弩张的谢文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却是一脸悲悯之色的走到了张诚的身边。

“张将军,还请节哀啊!京兆府的防守,还依赖将军您呢!”

“王俊的军阶比我高!”张诚冷然道。

“可兰学士信不过他!”谢文摇头道:“他以前可做过萧定的副将,谁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勾结?在这样的危险时候,学士岂能把京兆府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寄托在他的身上,也只有张将军您,才能让学士放心啊。”

“我......”

不等张诚再说话,谢文已经道:“张将军,我知道你心中还有块垒,接下来,你回京兆府,我却准备去延安府了!”

“嗯?”张诚愕然看着谢文。

“太尉以身殉国,遗体总得要回来!”谢文脸有哀色:“出京兆府的时候,学士再三交待,这件事务必要办成,必不能使太尉遗躯沦入贼手。张将军尽管放心,我必然会带着太尉回来的。”

看着眼前的谢文,张诚无话可说。

人家胆小吗?

一点儿也不。他敢只身入西军大本营。

但他真是去要自家父亲的遗体的吗?

只怕这就是一个借口。

张诚可不是那样好欺骗的雏鸟,谢文此去,只怕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去与萧定讲条件了。而且这恐怕就是来自汴梁的意思。

去要回父亲的遗体,只不过是一个搪塞世人而且能让世人称赞几句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可是他能说什么呢?

他什么也说不出口。

他还只能捏着鼻子向着谢文一揖到地。

看着张诚气势汹汹而来,却又偃旗息鼓而去,谢文不由拈须微笑。这些武将,对付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那个王俊,自己不过暗示几句只要他听话回到京兆府,到时候学士就会力保他,他马上乖乖地听话了。只要这个大头倒戈了,剩下的人还能成什么气候?

至于将来保不保王俊,那是学士的事情。

毕竟承诺是自己做出的,学士可没有说这个话。

接下来谢文必须要想办法高萧定停下进攻的步伐,这样他的老领导兰四新才有腾挪的空间,保住京兆府不丢便是功劳,至于其它地方,眼下是顾不得了。

好在这一次张超战死了,这对于安抚使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张超死了,朝廷就不方便再追究他的罪责,而作为总领六边的张超都不会被追责,那作为一路安抚使,就更安全了,也许会被下旨申斥一番,但谁会在意这个呢?

至于自己,这一趟不管结果如何,都是赚得。

敢深入敌营,朝廷会听说自己的名字,指不定还会让官家记住谢文这个名字。

带回张超的遗体,也会让张超一系的人感念自己的恩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