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抚宋 > 第三百四十一章:投奔

抚宋 第三百四十一章:投奔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28

第三百四十一章:投奔

罗纲终于弄清楚了王柱原本是带着小王子赵安去陕西路的,为什么最终却南辕北辙地跑到这里来了。

都是被逼的啊!

荆王在皇宫内城之前,当着官家的面,一把火把自己给烧死了。

他的王妃鲁娘娘,在王府也是一把火,把自己和家人都烧得干干净净。

偌大的王府,烧成了一地白灰。

当真算得上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所有人都以为鲁妃带着赵哲的孩子全都死了,倒是谁也没有想到,鲁妃竟然把一个女侍所生的孩子,托人给带了出来。

而她自己的亲生孩儿,却是跟着她一起被烧死了。

王柱忠心耿耿,而且武功高强,而且急切之间,鲁妃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了,这个时候,只怕落井下石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根本找不到了。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王柱的声名,却也连累了他逃出去。

论起官职,王柱比起秦敏来差得远了。

可秦敏价值一万贯,王柱价值八千贯,二千贯的差价而已。

其中的原因,自然便是王柱曾带着二十人,将上四军一百余步卒打得满地找牙。

这个壮举,与现在的西军总管萧定有的一比了。

恨他的人多着呢!

于是乎,王柱的出逃之路便显得举步维艰了起来。

如果只是他一个人,一匹马,一把刀,还真是很难把他抓住。但现在他带了一个孩子,那就不一样了。

面对着层层罗网,再加上一帮子想要逮着他的人,王柱当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他不得不向着南方先逃。

因为所有追捕他的人,都认为不管从那个方面讲,王柱都会向北逃的。不管是逃回河北老家,还是真往陕西那边去投奔现在大宋最大的那个反贼。

这才让罗纲在这里碰到了他。

王柱不能与官府打交道,与罗纲两人上了马,在众目睽睽之下先向北奔行了一段路,然后再在一个岔路口拐向了南方,一口气跑了天黑这才歇了下来。

可不能将官府的捕快、兵丁当傻子,他们要是看到了现场,看到了那些马匪尸体上的伤口,指不定便能把事实推算个**不离十。当时看到王柱动手的人可不少,只消把肖像一绘出来,王柱就麻烦大了。

两个大人都有着丰富的野外生活的经验,罗纲虽然是大家子,但这两年,却是早就磨练过来了,王柱更不消说,两人围着一堆篝火开始烤着罗纲当初在路上买来的几张大饼,一个铜壶灌了水也偎在火边。

跟着萧诚横跨上千里,从河北到陕西,又开拓过横山的罗纲早就养成了与萧诚一样的习惯,绝对不会喝生水的。

小殿下赵安却是累了,一歇下来,趴在王柱的怀里便睡了过去。

昔日的金枝玉叶,如今却是脏得没鼻子没眼儿,衣服也破了好几个洞,看着要多凄凉有多凄凉。

看着那张在睡梦中皱着小脸,不时还伸出舌头舔一下嘴唇的小孩,罗纲不由得有些心酸。

拔毛的凤凰不如鸡啊!

“这孩子,要是留在汴京,其实也不会把他怎么样?荆王就剩这一根独苗了,不论从那方面,宗正寺都会把把这孩子养大的。”罗纲摇头道。

“如果仅仅是想让孩子长大的话,王妃也不会把孩子交给我,让我去找萧总管了!”王柱摇头道:“更不会把剩下的孩子都一把火给烧死了。”

想起那日离开王府之后看到那冲天大火,王柱不由打了一个寒噤,“王爷是个刚烈的性子,王妃也是如此,如果窝囊的活着,那还不如死了呢!”

罗纲点了点头,或者王妃那个时候就是这样想的。

“你说萧总管那里是怎么一回事?”王柱看着罗纲,问道。这些日子,他一边要躲避追踪,一边还要带着一个小家伙,对于外面的情况,委实是不太清楚。

罗纲叹了一口气,说起这事,他就不由得想起那个如同仙子一般的女子的映象,给他映象最深刻的该是有一次他去萧家,那女子一手持书,一手背负在身后,身着白色衣裙绕湖缓缓而行,边走边看书的模样。

可现在,都没有了。

“萧总管的父亲、母亲,还有妹妹,都算是死在朝廷手里吧!”罗纲道:“所以萧总管反了。陕西路上,已经爆发了几场大战了。陕西路那边的高级将领,都死了好几个。李澹,李度,全都死在萧总管手中,现在朝廷正在大举调集兵马进驻陕西路呢!”

王柱呆若木鸡:“反了?萧总管造反了?”

罗纲点了点头。

“所以我说,你不能去陕西路。”

“难怪到处征集粮草,发起徭役!”王柱这才算彻底明了过来:“原来是要出讨伐萧总管呀。罗兄,那为什么去不得陕西呢?要是我把小殿下送过去,萧总管不是正好举起小殿下的旗子吗?”

罗纲摇了摇头:“不行的。说起来啊,萧总管的仇人,便是皇家啊!而重要的是,萧总管麾下,宋人少夷人多,那些夷人部族,可不见得希望看到荆王殿下的骨血出现在兴庆府。因为要是有了这么一个人压在萧总管的头上,萧总管可是没有路往上走了。”

“往上走?”王柱有些想不明白。

“对于一名武将来说,萧总管的官儿已经差不多做到顶了!”罗纲解释道:“升无可升。而萧总管不能升,那麾下的那些人,又怎么升呢?或者说他们的上升空间也很有限了。可是如果萧总管自己做了王,做了皇帝呢?那他手下的那些人,是不是一个个都可以出将入相、光宗耀祖啊?”

王柱张大了嘴巴,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萧总管想做皇帝?他,他打得赢朝廷吗?”

罗纲笑了笑:“以后打不打得过不知道,但眼下,萧总管可是把朝廷打得屁滚尿流。王柱,你知道萧总管治下的疆域有多大吗?你知道萧总管有多少兵马吗?真要说起来,也不怪他有这个野心啊!”

“所以说,这孩子去不得!”王柱低声道:“萧总管会杀了他。”

“只怕你们根本就见不到萧总管,就会被他手下的人做掉!”罗纲叹道:“萧总管麾下,不但狠人多,深谋远虑的人也多,他们岂会让你有机会见到萧总管?”

王柱沉默半晌,才垂头丧气地道:“萧总管那里去不得了,罗兄你说的那萧二郎难不成就能去投奔得吗?他们可是亲兄弟!”

“不一样的!”罗纲摇头道:“虽然我不知道萧二郎现在具体在做什么,只知道现在黔州气象大不相同了。萧家大郎有独霸一方的基本条件,因为一道横山让朝廷视为畏途,无数像党项一样的生番对朝廷压根儿就没有半点敬畏之心。但黔州那边不是这样的。”

沉吟了一下,罗纲决定多说一点儿。有些事情,外头的人不知道,但身为东府相公的罗颂,却是一清二楚的。但看破不说破,不管是罗颂还是首辅夏诫,只要黔州那边不出现新的乱子,他们便都会装聋作哑。

所以也就任得李防的说辞成为官方的正式声音。

萧诚失踪了。

真要较起真儿来,黔州再反,那朝廷不但头顶生疮,脚底板也要流脓了。

“黔州那边,大概率是萧二郎在作主,但萧二郎没有造反的土壤,支持他的人,都是熟番,最重要的两个盟友是思州田和播州扬,二郎不造反,他们自然愿意跟着干,但二郎想要造反,他们便绝对不会跟随。还有那么多的大商人,他们跟随二郎是因为二郎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让他们赚取更多的钱,可是二郎一旦要造反的话,他们只怕立马便会跟二郎划清界限,如此一来,二郎可就又要失去最基本的经济支撑。”罗纲耐心地对王柱解释道。

王柱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必竟见识并不少,听到罗纲这一番解释之后,倒是想明白了这里头的一些窍门。

“也就是说,萧大郎或者会视这娃娃为蛇蝎,但萧二郎却为非常欢迎这孩子去他那里。”王柱若有所思地道:“这样他就有了名头,光明正大地做某些事情,这孩子是再好不过的一面旗帜了,便是思州田,播州杨也不会与他翻脸。”

罗纲笑了笑,道:“那也要看时局而言。如果说时局平稳,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汴梁稳定,皇位传承有序,那萧二郎也翻不起来什么大浪,他再有才气,也不可能与大势对抗。只不过这孩子作为一名随时都用得上的棋子,在萧二郎那里不但没有性命之忧,反倒会受到最好的对待,萧二郎一定会他把培养成为一个能与其他皇族成员竞争那张位子的的人。”

王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你便也不负鲁妃对你的信重和托附了。”罗纲接着道。

“好,我随你去投那萧家二郎!”王柱道:“这孩子,也别说什么荣华富贵帝王宝座了,只要他能活下来平平安安的长大,也是一件极不错的事情。”

“太好了!”罗纲笑道:“萧二郎一向求贤若渴,你这样的身手,到了他那里,也一定会得到重用的。水开了,饼和肉干也炕得软乎了,把小家伙叫醒吃饭吧!”

邦州,黔州商业联合会的总部之中,在朝廷的邸报当中已经被列为畏罪潜逃而失踪的萧诚萧崇文正坐在高高的平台之上,看着大宅之外那些土地之上正在劳作的一个个的身影。

这个时节,绝大部分的劳动力,都投入到了春耕当中。

适宜耕种的土地与北方那一展平原那是无法相比,想要养活更多的人口,想要在粮食之上对外面的依靠更少一点,就必须要更加的精耕细作,把所有能适用的土地全都用起来。

种子、肥料、人力投入、水利投入等那是一样也不能少。

与此同时,从外面的粮食输入,也从不没有停止过。

用萧诚的话来说,黔州的粮食,必须要做到地里一粒粮食也不产出,也要能支应至少一年的储备。

现在黔州的粮食产出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就只能大量的进口。黔州商业联合会下的粮食商人,全年基本上也就在忙着这个事。

将黔州的特产比如漆、麻等运出去,再将粮食运进来。

原本站在萧诚这个位置,看到的会是一队队的士卒进行着操演,但现在除了几队士兵在巡逻之外,却是什么也看不见了。

所有的士兵,也全都打发出去,帮着春耕去了。

萧诚也在这里屯田,不过不与民争好土地,萧诚率领麾下挥舞着锄头廉刀,硬生生地在山坡之上开垦出了一片又一片的梯田。

当然,他是只动嘴,只动笔,只设计方案,动手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

随着巨大的水车把水源源不断地提升上去,这些梯田便变成了一亩亩的水田,各种粪肥,沤肥拼命地堆上去,随着去年这些田地获得了丰收,今年这样的梯田,已在黔州被大力推广,不管怎么说,能弄出来一些上好的水浇田,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一件绝大的好事。当然,敢干这样的事情的人,家里也绝对穷不了,因为想做这件事情,前期的投入还是非常大的,一个搞不好,很容易血本无归的。而且,那些适宜做梯田的山坡,也不是谁都能弄的。绝大部分这样的地方,早就被官府弄到了怀里。随着萧崇文弄出了梯田并且获得了丰收之后,这些以前没人要的坡地便成了香饽饽,而萧二郎也随即将这些土地放出了一部分,出租给了那些想干这些事的人。租金不便宜,但一租便是二十年,算算帐,倒也是大有赚头的。而像大型水车,水道这样的一般人掌握不了的技术,官府也会负责帮你搞定,你只需要出钱便好了。

当萧二郎利用这件事情又大赚了一笔之后,很多人在后知后觉,只怕在萧二郎宣布那些坡地归官府所有的时候,就已经算计到了今天的事情。

“崇文,你厉害啊,用不了几年,黔州这边儿便要多出几十万亩上好的水浇地了!”站在萧诚身边的田畴,端着茶杯,微笑着抿了一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