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抚宋 > 第二百六十章:决定

抚宋 第二百六十章:决定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1:28

第二百六十章:决定

六月间,雨水就显得特别的多。

要不然怎么说六月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呢!

擦黑的时候,天气看着还挺好的,不料一阵风来,顿时便乌云盖顶,伴随着隆隆的雷声,雨点子便劈里啪啦地落了下来,砸在地上,溅起朵朵泥花,街上顿时便乱了套,一阵阵的鸡飞狗跳,狼奔鼠窜。

大雨足足的下了小半个时辰这才渐渐变得小了起来,却仍是淅淅沥沥的没完没了,雨中夹着风,本来已经有些燥热的天气,突然之间就又变得阴冷了起来。

赵哲坐在书房之中,窗户大开,风雨就这样地灌了进来,他却丝毫不觉,甚至还感到有些燥热,扯下了刚刚穿上不久的夹衣,随意地扔到了一边。

他之所以心绪如此的不宁,只是因为此刻,一个跪在他的脚下号淘大哭委屈不已的汉子。

这个汉子叫秦敏。

一个单枪匹马都敢向辽人的军阵发起冲锋的好汉。

此刻,却如同一个婴儿一般,哭得嘶声裂肺。

在秦敏断断续续的讲述之中,赵哲知道了秦敏在白沟驿与辽人那一场惨烈的厮杀,千余边军精锐,全军覆灭在白沟驿和拒马河上,而他们本来要接应的归义城兵马,却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死守城池不肯撤退,最终被辽人一举破城,数千人沦为了俘虏。

而那个统兵的指挥使赵正以及统制级别以上的将领,在战后,才被辽人送还。而那些普通的士兵,不管大宋如何要求,对方就是不肯交还了。

失地,失人,这样的耻辱,赵哲从来都没有受过。

即便在他刚刚去河北,那里还一片疮痍的时候,他也没有如此向辽人低过头。

“起来,坐着说吧!”坐回到椅子上,两手死死地捏着椅背,赵哲咬着牙道。“你父亲他们几个,是受了我的牵累。”

秦敏摇头:“不,父亲他们不是受了您的牵累,而是崔贼为了掩盖他的无能,用父亲他们当了替罪羊,用他们的头颅来承担这次战败的责任。可是他也很清楚,光是我父亲他们几个统制,是万万担不起这个责任的,所以,他就要把事情往殿下身上扯,只有扯上了殿下,才能转移官家的注意力,才能让他从这一次耻辱性的失败之中脱身。”

赵哲闭上了眼睛,长叹一声:“他成功了。朝廷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虽然他出了两府,但御史中丞的职位,有些时候,却比两府的位子更好用。那是一把锋利的刀子,官家,现在想用这把刀来剔除一些他不喜欢的人或事。”

“殿下,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便能叫他崔昂活不过明天。”秦敏狠狠地道。

“匹夫之勇,能有什么作用?”赵哲摇头:“杀了崔昂,官家能再换一把刀。更何况,崔昂又岂是那么好杀的?秦敏,你说你们有不少人到了汴梁,究竟有多少人?”

“殿下,本月刚刚作完了统计,到目前为止,一共有两千五百余人。”秦敏道:“两千五百边军精锐,从去年开始,我们便开始四处联络,寻找,这些人,都是信安军、广信军、安肃军等残存下来的兄弟。”

赵哲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不管他怎么想,他也没有想到,秦敏嘴里所说的那句不少的兄弟到了汴梁,竟然多达二千五百人。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整整一个军。

“怎么可能?你们这么多人,怎么可能潜入到汴梁而不被人发现?”赵哲问道。

“殿下,那些官员们,大部分都坏透了。”秦敏冷笑:“只要给钱,他们什么都敢给你办,不但是路引,便连成套的身份证明,他们都能给你弄得齐整,只要你的钱给的足够。”

“你们从哪里来的钱?”

秦敏迟疑了片刻:“最早的时候,我们抢了一些富户,筹集到了不少的银钱,现在倒也不用了,我们一部分人加入到了汴梁黑帮之中,已经控制了一些产业,能够源源不断地生出钱财来,另一部分人也以各种身份在汴梁之中生存了下来,差起钱来,大家凑凑,也便差不多了。”

“你们来了这么多人,到底想干什么?”瞪视着秦敏,赵哲沉声问道。

秦敏再一次跪了下来:“殿下,我们来汴梁,自然是想来伸冤报仇的,包括我父亲在内的那些边军将领,还有士卒,他们死得冤。不但死得冤,他们在死后,还背上了一个不好的名声。我们没有别的门路,我们只能来找殿下,也只有殿下,才能给我们一个答复,而且,现在我们这些人,也只愿意相信殿下一个人了。”

“我现在这个样子,能帮你们什么?”赵哲苦笑着摇了摇头。

“龙困浅滩,可终于破困而出的时候!”秦敏道:“虎困于柙,可只要出了笼子,那就能傲啸天下,殿下,您是皇子,怎么能坐视大宋被这些人败坏?您是我们的统帅,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您的部下受尽冤屈?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这些人,愿意为殿下赴汤蹈火,虽九死而不悔。”

赵哲却沉默了下来,长长的沉默。

这一刻,洪原没有作声。

秦开没有作声。

便连秦敏,此刻也闭上了嘴巴。

“这事儿,容我再想想,再想想!”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赵哲终于开了口。

屋内三人,顿时喜形于色。

只要赵哲没有断然拒绝,其实便意味着他已经答应了。

“殿下,接下来,我准备去见见陶大勇!”秦开低声道:“定武军因为是边军的缘故,在京中饱受欺凌,打压,陶大勇苦不堪言,下层军官、士卒更是愤怒不堪,只要说服了陶大勇,接下来通过定武军,我们便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弄到大批的军械。”

赵哲霍然站了起来,径自推开门,走了出去。

“让我想想,让我再想想!”

屋内三人,看着在风雨之中渐行渐远的赵哲,脸上都是笑意满满。

没路走了,那就闯一条路出来。

对于他们三人来说,除非荆王上位,否则这一辈子,他们都只能在黑暗之中过活,永世也不能见天日。

“我继续联络定武军的中下级军官,只要大部分倒向了我们,陶大勇不干也得干。”秦敏道。

“我去找孙拐子,让这个人死心塌地跟着我们干,他手下有人,有钱,而且也有渠道弄到武器,特别是能通过他们得到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情报。”洪原道。

“我会把过去断掉的那些人、事、物重新串连起来,我们需要钱,大量的钱!”秦开深吸了一口气。

雨渐渐地又大了起来,打在屋顶、树叶之上,哗啦啦作响。

霹雳声声,震耳欲聋,胆小的,早就缩回到了屋子里,紧紧地闭上了房门窗户。

道道闪电撕开了苍穹,让漆黑的夜,迎来短暂的光明。

赵哲站在院子里,任由着雨水洗刷着他的身体。

秦敏、洪原等人的建议其中蕴藏的信息再明显不过了。

总结起来,也就两个字,造反。

二千五百边军,或者说也许有五千边军,如果定武军也加入的话。

五千边军在汴梁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赵哲更清楚。

边军的战斗力,远远不是上四军能比的。

大宋之国之初,上四军当然是最能打的,战斗力最强的,所以他们才能驻扎京城,拱卫皇帝。这本身也是大宋朝廷强干弱枝的策略之一。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军队在京城这个花花世界,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坠落、腐化下去了。

自己推动边国与上四军轮换的时候,心中当真是没有什么私念的。只是想着,如果十几万上四军军队,能够达到边军的战斗力,那么,大宋伐辽一统天下,便可以真正的提上议事日程了。

因为在河北多年的赵哲,是看准了现如今的辽国,便如同大宋一样,都患了病,而且还不轻。

两个病夫的较量之中,谁先治好了自身的病,便能将另一个还没有好的家伙摁死。

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条建议,竟然让官家,让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猜忌上了。

河北路上对辽的节节胜利,

朝中官员对自己的大力推崇

民间百姓对自己的喜爱,

这些,都成了自己的原罪。

而自己推动的军队轮战策略,竟然成了心怀不轨,意图谋逆。

崔昂,只不过一小丑耳。

真正想动自己的是,正是自己的父亲。

许是萧定当年十挑一百的壮举,吓着了父皇了。

天地良心,自己真没有半分不良之意啊!

自己只不过是想大宋这个庞然大物早一点把病治好,早一点能抖擞精神,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得过且过。

说起来,辽国的底子要比大宋更厚实啊!他们没有大宋富裕,所以他们的尚武精神,还没有彻底丢弃,如果辽国有朝一日换上了一个英武有为的家伙当皇帝,比方说那个耶律俊,那大宋朝可就真要危险了。

官家,现在才五十出头,而且精神健旺,劲头儿十足。

赵哲紧紧地握起了拳头,仰天长嗥!

五千边军,如果自己当真发动的话,以这五千边军的战斗力,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

而且,自己在朝中,也不是没有得力的盟友。

河北路安抚使马兴是支持自己的!

西北行军总管萧定不用多说。

三司使萧禹可算得自己的嫡系。

至于两府中的官员,只要自己拿到了那个位置,他们也只会俯首贴耳。

说到底,这是赵家的家事。

夏诫,陈规他们,当真对父皇很满意吗?

再听听,再看看,再等等,也许父皇只是一时糊涂了,大哥那个人,才具有限,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如果让他上位,对上耶律俊,只怕用不了几处,汴梁城外,就能看到辽国的哨骑了。

便是父皇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又怎么能带着大宋击败辽国,一统天下呢!

只要自己能位列东宫,便能明正言顺地建立自己的属官体系,影响大宋的大政方略,推动大宋一步一步地走上正确的道路。

头上的雨,突然没有了,一柄油纸伞出现在赵哲的头顶,他转头,便看见了王妃关切的表情。

“我没事,只不过是做出了一些决定。”赵哲伸手接过伞,低声道。

“不管王爷您做出了什么决定,我们一家人总是会与你站在一起的!”鲁琳挽住了赵哲的胳膊。

“有时间,多回回娘家吧!”赵哲道。

临潢府外,广阔无垠的草场之上,数百名骑士吆喝着摧动战马驰骋往来,无数兔子、獐子、野鸡被赶得乱窜,马上骑士弯弓搭箭,将这些猎物一一射倒。战马奔过,马上骑士弯腰俯身,将被射中的猎物拾起,高举着,摇晃着,炫耀着自己的成就。

耶律俊一箭射倒了一只狡猾之极的野兔,这只兔子就没有跑过五步以上的直线,不停地转折,急停急转,让好几个勇士的利箭都落了空,要不是如此,耶律俊还没有兴趣对一只兔子下手。

他真正想射倒的可是老虎、豹子、豺狼、熊瞎子,可是这些大物件,也就只有皇家猎场才有,不得到皇帝的允许便去狩猎属于皇帝的猎物,耶律俊自然不会去干。

蹄声得得,一骑自远方而来。

“郡王,郡王,您中了,中了!”骑士挥舞着双手,大声欢呼着向耶律俊喊道:“二甲第六名,二甲第六名呐!”

耶律俊参加了刚刚结束的辽国春试!二甲第六名,也就是整个进士试的第六名,这个成绩,已经相当的了不起了。辽国的进士试,并不比宋国的进士试容易。

耶律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虽然比师兄林平差了一些,但师兄是汉人,自己是辽人,放在辽人之中,自己已经是头一份儿了,想来皇帝也高兴得很。

皇帝一直因为辽人不爱读书而犯愁呢!

而自己这一次的中举,绝对会让皇帝眼前一亮。

军功,自己已经立下了,从宋人手中夺下了大片的疆土,这是数十年来未有的功绩。

论文治,自己是皇族之中第一个凭真本事考中进士的人。

允文允武,文武双全!

试问,还有谁能与自己并肩竞争那个位置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