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 第六百二十三章 整合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六百二十三章 整合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0:17:27

第六百二十三章 整合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风起海贼第六百二十三章整合白玉楼在金耳城的王宫中,看到了被五花大绑的辛格。

“有没有发现什么?”

郝建点了点头:

“我搜查了他旳记忆,发现这个家伙应该是来自这个宇宙外面的某一个平行时空,不过他灵魂之中的异宇宙规则,已经差不多被这个宇宙同化掉了,加上这个宇宙的晶壁排异太强,暂时只能记录一些数据。”

“他如何穿越过来的?”白玉楼好奇的问道。

郝建耸耸肩:“被雷劈过来的,应该类似于球状闪电的能量场,造成他的灵魂获得强化,同时进入了时空海之中。”

“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郝建想了想:“天竺这里也是自成一体的武道体系,比如那个霸刀岳山得到换日**,我打算在天竺搜集相关的武道资料。”

对此白玉楼也非常赞同,毕竟天竺这个地方虽然是一个散装文明,但好歹可以和中原文明互证存在,都是历史悠久的古文明地区。

还有此时摇摇欲坠的萨珊波斯,也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古文明,比如之前在中原兴风作浪的大明教,其实就是波斯的拜火教分支。

白玉楼顿时有了决断:“看来我要留在天竺,完成这里的整合工作。”

“放心,我们俩人联手,还不是手到擒来。”郝建自信的说道。

其实此时的天竺,虽然勉强被高达王国统治,但实际上,仍然处于土王林立的状态。

而人革联可不会贯着那些婆罗门,后世这个地方之所以起不来,就是因为没有彻底肃清封建残余。

更何况白玉楼打算用吐蕃人、阿拉干人、阿萨姆人为核心,稀释掉这里其他人口。

吐蕃人、阿拉干人和阿萨姆人,加起来有六百多万人口,而且都是和中原同种的古羌人分支,自然更容易融合。

白玉楼的策略非常简单,摧毁封建主、奴隶主、婆罗门,然后培养那些底层民众。

无论在哪个古代文明,其文明往往都凝聚在既得利益者的身上,这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普通底层百姓连温饱都困难,他们根本没有经济基础去学习文字、、艺术之类,自然没有强烈的族群意识。

而和中原人人种一样的吐蕃人之类,他们很容易被人革联的优势文化同化。

毕竟人革联搞义务教育,那肯定是教简体字、标准拼音、科道,这一套下来,那些平民百姓会被迅速同化。

现在人革联最早控制的江南、岭南各地,那些青少年都会用简体字和标准音,明白科道的基础知识。

哪怕是老一辈好守着方言,或者族群文字,也无法阻挡时代的滚滚浪潮,毕竟这些人终究会老去,当年轻人当家做主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族群原生文化的消亡。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消亡,而是那些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脚步的文化习俗,会被淘汰出局。

比如婆罗洲的不少部落人,有嚼槟榔的习惯,而槟榔这个东西在人革联的规定中,属于高毒植物,是严禁私人种植和销售的。

在强力的管控下,当地人嚼槟榔的习惯,自然迅速从人群中消失。

对于本身就没有觉醒族群意识的天竺各地,白玉楼有很多方法,可以改造这里。

哪怕他们此时拥有5300万人口,也没有让白玉楼感到无法解决。

毕竟这5300万人口,还要分为17个大族群,几百个小族群,简直是一盘散沙中的典范。

天竺是一个散装文明的调侃,可不是在开玩笑,而是这个地方的真实写照。

其实天竺这个名词,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理区域名词,而不是一个国家名词。

……

收到白玉楼和郝建的汇报之后,郑森成立天竺总督区,任命白玉楼为天竺总督,让他着手当地的改革工作。

包括象雄州的安排,也一并交给了白玉楼。

白玉楼计划将143万吐蕃人中的120万人,全部迁入天竺的恒河平原,再从天竺迁移一部分人口,进入南洋和大洋洲。

当然,这其中的工作,肯定是伴随着血雨腥风的,估计至少有三百万人会被清理掉。

另一边。

在象雄州的雅江河谷中。

一支地质勘探队伍,正在驻军和当地向导的帮助下,调查着这里的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动植物。

在横断山脉、象雄高原、巴蜀盆地等地区,也存在不在少数的调查队伍。

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横断山脉上空,一艘飞艇缓缓降落在一片河谷平原之中。

这里只有一个小部落,人口不到两百人,属于哀牢诸部。

很快这个小部落就被控制住,调查人员和50名士兵留下来,又卸下了一大堆物资。

而这个部落的人,除了三个被留下当向导,剩下的人全部都打包带走,送他们去洞庭湖平原生活。

这也是对于横断山区原住部落的常用处理方案,除了少数几个地方,保留城市和定居点,剩下的地方全部清空,作为自然保护区。

调查队伍的带队队长王勃,是一个背着步枪的年轻人,他是地质和水利专业的学者,曾经跟着唐菲林学习过八个多月。

当然他和初唐四杰的王勃没有关系,毕竟那个王勃是大儒王通的孙子,现在还没有出生,而且王通的一大家子早就跟着李唐跑去七河了。

而一旁负责安保工作的士兵,除了常见布袋甲之外,还有5名准备了天灾战甲的精锐存在,哪怕是附近部落敢窥探调查队伍,也绝对没有办法威胁到众人的安全。

王勃测量了怒江的水深,然后又在地图上写写画画。

之后半个多月时间里,他们调查了附近30公里的河道情况,同时和隔壁澜沧江的调查队伍进行沟通。

怒江与澜沧江中间的山脉中,两个调查队伍在两侧分别完成了定点工作。

然后就是一大批工程人员进驻。

工程队伍先在河道两侧的三体中钻孔,安装铁塔和铁链,紧接着布置了一连串的浮桥,在浮桥中安装了8台水力发电机。

这里的河水非常流量比较大,而且落差不小,对于水力发电机而言,是非常好的安装位置。

而浮桥式水力发电机,虽然效率和上限比不上大坝式水力发电机。

但是好处是工程量非常低,不需要建造水坝,只需要安装固定在河道两侧山体的铁塔,就可以通过铁链固定浮桥,在浮桥上安装水力发电机。

8台水力发电机的总功率是4000千瓦,足够供应工程队伍的需要了。

工程队伍通过飞艇调来了一台非常奇特的机器。

这个机器就是一台类似于推土机的设备,不过车头前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半球设备,这个半球的半径有1米。

当能量储存器插入机器的供能槽之后,驾驶员推动拉杆,顿时车头的半球迅速释放出一股强劲的电磁场。

电磁场作用在前面的山体之中,山体的岩石和泥土迅速被电磁场笼罩住,然后迅速分解成为细小的颗粒物。

一个半径2米的空洞,随着机车的前进缓缓向山体内部深入。

而能量储存器的能量,也迅速被消化,平均每小时超8000度电的能力,以浮桥水电站的发电量,每天只能维持机器工作8小时。

就是这8个小时,隧道将迅速向前方推进了300多米。

同时这支工程队伍中,还有非常多专门修炼了科学武道的工程师,他们利用能量储存器作为真气供应,利用电场合成的方式,改造着隧道的结构。

经过武道工程师精心改造之后,隧道变成半径2.5米,内部结构极其坚固的状态。

怒江、澜沧江中间的山体,距离并没有太远,仅仅是用了65天的时间,就挖通了41公里的隧道。

当然,这是两头同时开工的结果。

同样的工程,在金沙江、雅盘江、大渡河都在进行,有一些地方甚至同时挖掘了好几条隧道。

就在新历6年,11月5日。

唐菲林终于收到各个工程队伍的反馈,第一阶段的建设工程,终于全部完成了。

在地图上,从象雄州的雅江上游、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盘江、大渡河,再到最后的黄河。

通过隧道、天然河谷、水库、明渠,组成的庞大输水体系,终于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程。

接下来只需要将这些河道堵起来,就可以让河水从象雄高原的西南部,来到河西走廊。

第一期的设计输水指标,是年输水300亿立方米。

而最终设计的输水指标,是年输水2000亿立方米。

但雅盘江的其中一处岸边山体,被500吨炸药炸塌之后,山体堆积在河道之中,形成了一道堰塞坝,堰塞坝高度比之前的河面高38米左右。

雅盘江被迫形成了堰塞湖,河水水位不停的上涨。

而之前建设在附近的3条隧道,距离雅盘江水面有12米左右。

不过由于是冬季,雅盘江水位上升速度并不快。

而工程队伍则迅速加固堰塞坝,通过打桩和浇筑钢筋混凝土,强化坝体的强度,同时在24米的高度上,建设了一排泄洪匝道。

从雅盘江到黄河的各个部分,都开始进行截流,制造堰塞湖,以抬高水位,让水可以通过隧道自动流向黄河。

当浩浩荡荡的河水,冲入黄河中游之后,一部分被分流到河西走廊,一部分输入瀚海低地。

如果要让这些水,被彻底控制住,就必须修建青铜峡大坝,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河流流量。

此时只能属于分流的方式,将大约三分之一的流量,调入河西走廊之中。

然后利用河西走廊本身就存在的河道和水库,将水一路输送到玉门关附近。

唐菲林之所以启动这个计划,其实是为了让李唐知道,他们的绝域计划,注定是一场空。

在人革联攻占了河西走廊之后,败退到西域的唐军,在长孙无忌的指挥下,摧毁了靠近敦煌的绿洲。

唐军通过破坏绿洲的植被,从黑油城采集了大批石油,倒入各个绿洲的湖泊和河流之中,污染了这些水体。

然后又将塔河截流,彻底断了塔河流入罗布泊的河道。

还在沿途的草地放牧山羊,将沿途草原吃成沙地。

制造了宽度上千公里的无人区。

被扔下了上千桶石油的罗布泊,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死水潭,现在想去西域,就必须经过上千公里的无人区,沿途没有一个绿洲存在。

显然长孙无忌为了李唐,也是连脸皮都不要了,毕竟他知道人革联不可能放过他们,干脆破罐子破摔。

而李唐占据西域之后,也没有经营的想法,掠夺了人口和物资之后,他们将重点放在七河、河中、里海沿岸。

逃入西鲜卑利亚大平原的突人部落,则比李唐更加急,他们并没有在西鲜卑利亚停留太久,而是在知道人革联控制漠北之后,迅速通过乌拉尔河。

然后将盘踞在阿跌水的阿跌部兼并,这个部落也是铁勒分支。

突人部落正式杀入了东欧大平原。

这一条路线,也是千百年来,匈奴、柔然、铁勒等游牧部落,进入欧罗巴的核心路线。

如果突人继续向西,还会遇到当年从漠北跑到东欧的柔然人,此时柔然人甚至在东欧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显然游牧部落的逃命能力,比起李唐还快很多。

而李唐内部此时也在争论一件事,那就是南下,还是北进。

如果南下,他们要进入崇山峻岭,和此时还没有崩溃的萨珊波斯一较高下。

如果北进,则要和突人部落发生冲突。

李渊知道这是两个儿子在斗法,而他逃到七河之后,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

为了避免李唐陷入内耗,他做出了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那就是复古分封。

将里海北部封给秦王李世民,而里海南部,以及南部的小南阳盆地给齐王李元吉。

剩下的河中、七河、西域、新关中盆地则给太子李建成。

吞噬了这个西域和外西域的李唐,总人口达到481万人,其中中原人312万。

分封之后,李世民获得了100万人口,李元吉则是50万人口,剩下的都是本部。

这一次分家,其实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显然李唐上上下下都明白,长孙无忌的绝域策并不保险,毕竟人革联拥有飞艇的事情,又不是什么秘密。

也就如他们想的那样,他们破坏西域绿洲和水系的行为,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一旦青铜峡大坝修建完成,西南的水资源会迅速被抽调进入河西走廊,然后进入西域南部的流沙盆地。

至于青铜峡大坝的修建工作,临时拦水坝和改道辅助隧道,已经布置完成,选择大坝已经在开工建设之中。

以人革联的特殊体系,工程建设不仅仅不会拖垮经济,反而会迅速刺激经济。

这也是唐菲林敢肆无忌惮上马这些超级工程的原因。

包括北海—黑水—瀚海引水工程,其实也在同步施工建设之中,这个项目计划的指标,是每年向瀚海低地输入500亿立方米淡水。

到时候,将形成瀚海运河、河西运河、流沙运河,西域的干旱环境,就再也无法阻挡人革联的推进了。

当然,如果现在利用飞艇,迅速突袭李唐的都城,也是可以击溃对方的。

问题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西域和中原存在一道巨大的无人区,如此仅仅是依靠飞艇,要维持控制力,必须长期驻军和大规模移民。

现在人革联控制中原、天竺、南洋、漠南、漠北、辽东等地区,人口才九千多万,还有一大半没有同化的天竺人。

现在是时候停下脚步,将控制区重新调整一遍,然后完成彻底的消化,再大规模出击,将整个星球收入囊中。

毕竟另一个小组,在风云星中,也才勉强控制了江南、岭南和南洋的一部分。

主要是这个宇宙的水太深,让他们不得不小心的积蓄力量,逐步整合整个星球的人力物力。

按照风云小组的情报,其中一个星球的修炼者,其实力量层次已经不亚于忍者宇宙的大筒木一族了。

而且那个修炼者星球,竟然还有飞升仙界的情况。

这简直让人细思极恐,在研究出能量储存器、能量转换器之后,两个小组都打算在双龙星、风云星,进行一次“灵气复苏”。

其实就是之前龙莎安排的真气温室实验项目,这个项目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

------题外话------

谢谢各位亲的支持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