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 第六百章 脑洞大开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六百章 脑洞大开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0:17:27

第六百章 脑洞大开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大唐拼尽全力发动西征。

而人革联却在收拾烂摊子。

瓦岗军、幽州军制造了高达647万的灾民。

另外就是少帅军地盘上的326万人口、夏国地盘上的483万人口、宇文化及地盘上的26万人口、王世充地盘上的55万人口。

总数1594万人口,另外还有很多逃亡到深山老林、隐藏起来的人口。

不过好在今年广南州、岭南州、东南州、流求州、江东州大丰收,粮食公司库存了537万吨粮食。

而夏国、少帅军也留下不在少数的粮食和物资,六百多万灾民人革联还扛得住。

修建了湘桂灵渠运河、赣粤运河、浙赣运河之后,珠江连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彻底连接起来。

目前各运河河道的最小通行船只,也达到了百吨级,在古典时代,这就是超级铁路一般的存在。

毕竟战马在地形平坦的地区,一天也只能前进70~80公里,如果强行军可以勉强达到每天170~180公里,但很难维持三天。

运河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速度可以达到7~10节,一天可以走140~220公里左右。

就算是逆风逆流,也可以勉强达到3~5节。

更何况随着蒸汽船的普及,运河的运输速度正在逐步提升之中。

比起马车最多只能运输2.5~3吨,现在排水量庞大的内河水泥船,一次可以运输上百吨,哪怕是排水量百吨级别的水泥船,载重量也达到了70吨左右。

因此古代修建运河,并不是好大喜功,而是非常有必要的战略,特别是对于水网密布的江淮地区、江南地区,更是增强统治的利器。

白玉楼面对北方各地的难民,迅速调集几十万吨粮食,展开了大量的工程,其中大运河疏通工作,就是核心工程。

只是白玉楼站洛阳城上,和宋缺等人看着浩荡的黄河之水,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黄河这条母亲河,可不是脾气温柔的老母亲,而是脾气变幻莫测的悍妇。

比起宋缺等人,白玉楼可更加了解黄河的暴脾气,现在的黄河河道是西汉时期疏通出来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河道中的泥沙不停淤积,下游的地上河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

而地上河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河堤决口。

特别是隋唐交际这一段时间,官方基本失去了对河道的维护能力,黄河泛滥成灾的情况,越发的严重起来。

毕竟“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可不是开玩笑的。

急匆匆从江南搭乘飞艇过来的唐菲林,已经拿出了一个治理黄河的方案。

唐菲林带着众人来到巨大的沙盘室内。

“要根治黄河,只有一个方案,改道、退耕、造湖。”

他指着从洛阳开始到渤海湾的黄河口,然后又指着隋朝的大运河中段和北段。

拿起小旗,插在鲁郡的巨野泽、清河郡的大陆泽、平原郡和渤海郡之间的豆子湖。

这是华北平原在这个时代的大湖。

其中大陆泽湖面有900平方公里左右,豆子湖也差不多是900平方公里,而巨野泽的面积则有1500平方公里左右。

这些湖泊的存在,对于黄河下游和华北平原的生态至关重要。

“退耕还湖只能遏制湖面加速萎缩,但是黄河中游的泥沙,才是大麻烦。”白玉楼提醒道。

唐菲林自然知道其中的关键:“这就是我计划中的改道部分。”

他将目光转向黄河中上游的几字型区域,从沙盘上的阴山山脉中间,划出一条向北的河道。

宋缺有些惊奇的问道:“阴山中间真有如此巨大的缺口?”

唐菲林点了点头:“是的,阴山分东阴山,和西阴山,中间存在一片地形平缓的谷地,东西宽度18~30公里,南北长度40~45公里,平均1000~1500米,和黄河在河套平原的高度处于同一水平。”

“我计划挖掘一条引导渠,然后利用黄河的凌汛,堵塞黄河河道,让河套平原的水位抬升,然后向北冲河,引黄河进入大漠。”

宋缺此时才发现,漠南、漠北之间的大漠,竟然存在一连串的低地。

“瀚海低地的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左右,比河套平原低了几百米,而且距离黄河的河套河道,只有150~160公里,只要冲出一条河流,那黄河上游的水,就可以分流一部分到瀚海。”

宋缺还是有些担忧:“唐部,从上游分流黄河河水,那中游和下游会不会缺水?”

“这就是我的第二部分计划,造湖。”

唐菲林指着秦地、晋地,黄河从中间将两地一分为二,这也是黄河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在秦地的黄土高坡上,建立水坝截流进入黄河的河水,然后整個黄土高坡全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这里只作林场和牧场,减少农耕活动。”

“而秦晋段的黄河故道,改造成为阶梯水库,彻底不再作为常规河道,黄河下游只剩下渭河、汾河作为上游,秦晋阶梯水库只作为季节水量调节。”

“如此一来,没有了秦晋之地的泥沙输入,黄河下游河水含沙量将迅速减少,然后在下游平原上选择低洼的地区,作为泄洪湖泊,我计划划出10~20个湖区,将黄河下游绝大部分的水流留下来。”

显然这个计划是疯狂的。

简直是要将黄河肢解,上游、中游、下游都被分开了。

当然,以黄河此时的流量来看,这个工程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如果是后世那种到处缺水的情况,别说改道进漠南了,沿途各地都不够用,到处截流河水,黄河下游都快断流了。

隋唐时期的黄河年流量大概在800~1000亿立方米左右,上游截流200亿立方左右;秦晋中游截流200亿立方左右;下游还剩下400~600亿立方。

然后通过大量湖区,将300亿立方水留在关中平原、华北平原,剩下的才流入渤海。

由于上游中游的截流,导致下游河水的含沙量降低,这样一来,地上河就可以得到遏制,渤海被填平的速度也会减慢几十倍。

而且秦晋阶梯水库的存在,不仅仅利好秦晋的沿岸地区,好用在上游和下游缺水的时候,起到缓解效果。

如果下游因为极端天气,导致降雨量暴涨,还可以通过各个部分进行调节。

按照唐菲林的设计,秦晋阶梯水库的存在就是调节整个流域的核心,无论是拦水入漠,还有放水南下,都是非常重要的。

“话说这个工程,是有生之年系列吧?”白玉楼吐槽道。

唐菲林耸耸肩:“并不是,因为阶梯水库是最后建设的,第一阶段的大湖计划、第二阶段的北进计划,都不需要建造大型水坝,只有第三阶段的阶梯计划时,才需要建造一系列水坝。”

白玉楼又拿起另一份计划书,额头上冷汗直冒的说道:

“不过这个瀚海计划是什么鬼?”

唐菲林不在意的摆摆手:“以后会用到的,毕竟黑水的年流量有3000~4000亿立方,相当于3~5条黄河,我打算截流一部分,用于建造瀚海运河。”

从地形来看,瀚海低地和黑水上游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同一个海拔,确实存在引黑入漠的可能。

只是这个工程量一点感人呀!

白玉楼还没有来得及吐槽。

唐菲林又继续自言自语起来,似乎在盘算着将鲜卑利亚上的北海湖,一部分河流引入黑水,然后增加黑水上游的水量。

在一旁的宋缺,整个人都快傻掉了。

他刚才还在感叹黄河计划的天马行空,现在看来是小看了唐菲林的脑洞大开。

宋缺又想到此时还盘踞着关中的李唐,以及漠北的东部突人,显然唐菲林等人并没有将这些势力放在眼里,连规划图都直接出来了。

不过唐菲林初期的大湖计划,倒是没有什么难度,毕竟只要完成退耕和迁移,就可以引黄河灌注,这些湖泊还是非常容易改造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