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 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雨滂沱

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雨滂沱

最新网址:护送,或者监视李唐使团的长江分舰队,也派出了一艘蒸汽战舰,和五艘蒙冲船,在前方领航。

突然前方的领航的一艘蒙冲船停了下来。

不一会,那艘蒙冲船和李秀宁所在的旗舰并排,一个海军军官拿着铜皮大喇叭喊道:

“请跟着领航船队,船队将在历阳港暂时停泊。”

作为传声筒的柴绍大声喊道:“多谢告知,我方已知晓。”

双方交流言简意赅,对此李秀宁已经习惯了,人革联上下对于他们这些称王称霸的势力,似乎都没有什么好感。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人革联的田税低得令人发指,还不用征发徭役,又派遣医疗队经常下乡,加上宣讲官的日常宣传。

越是靠近人革联的老区,李秀宁等人就越发感受到那种排斥和敌视。

李秀宁无奈的轻叹道:“唉!民心所向,我大唐恐怕再难进取江南了。”

对此柴绍、师妃暄也为之沉默,不是他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以民为基的人革联,和李唐这种以豪强地主为基的封建王朝,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单单是一个亩斤税,就足以拉拢一大群农民了。

就算是李孝恭执掌巴蜀之后,迅速封锁了边境,又利用巴蜀盆地的地形,阻断人革联的信息流入,但是仍然挡不住一些风言风语的暗中传播。

毕竟黑衣卫早就密布整个中原,加上便携式的无线电台,很多地区的情报都是畅通无阻的。

巴蜀没有遭受过严重的战乱,其实是一个有好有坏的情况。

封建王朝的更替过程,其实就是“放血疗法”,通过内部自残,消耗掉一部分农民和地主,从而让剩下的人,又获得一定份额的资源。

而没有经过放血的巴蜀,现在人口非常稠密,加上巴蜀世家和豪强很排外,这个天府之国此时并不好过。

李孝恭为了减缓矛盾,不得不出面和世家豪强“讲道理”,让其释放一部分非法侵占的农田和人口。

又将一部分没有土地的农民,迁移到关中和河西走廊。

不给这些农民土地,现在人革联的思想又在各地不断传播,一旦被人煽动,巴蜀可能直接爆炸。

其实现在李唐内部也不太稳定,关中平原还时不时有小股起义,而为了维持强大的军力,又不得不征收高额税赋。

要不是李渊拿人革联作为胁迫,威胁关中、巴蜀的豪强,逼这帮家伙贡献出钱粮和物资,李唐还真的穷的叮当响。

这一次李秀宁出使,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在人革联面前亮出青铜火炮,加上三峡的险要,让人革联投鼠忌器。

至于乌合之众的诸夏联盟,李唐并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除非他们可以拧成一股绳,不然迟早被各个击破。

就在李秀宁思绪万千的时候。

船队不知不觉来到了历阳城的港口。

港口并不在长江干流上,而是在南侧的护城河旁边,之前的护城河,被挖掘出一大片水域,变成一个小湖泊。

这也是长江各地的新港口参照方案,在长江干流设置码头,即不利于运输和装卸,又不利于防洪。

这个工程借助了天然河道、护城河、洼地,加上两万民工,和三吨爆破炸药。

才建设成这个面积24万平方米,呈现“c”型的人工湖,平均深度则达到了3米左右,单单是挖掘出来的土方,就达到了52万立方。

看起来工程量非常巨大,其实也就人均26个立方的土方而已,加上堤坝、码头、灯塔,也才用了73天时间。

以人革联的组织能力,加上包一日三餐,餐餐有鱼有肉,又有工钱拿,要不是只招聘两万人,整个历阳城的人都愿意过来干活。

这可比杨广的白嫖式修大运河良心多了。

另外修建这种大工程,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人革联有专门的工程部门,不仅仅会配备专业的工程师,还有大量辅助工具。

李唐使团到来,历阳新港才投入使用不到三天。

正在感叹这个港口的宏大,李秀宁却突然看到了两个有些熟悉的身影,竟然是宋师道和商秀珣。

不过她倒是没有随便上去叙旧,现在她的身份是大唐使者,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大唐和人革联的关系,必然要谨言慎行。

负责领航的海军军官,带着部下走过来:“唐使,将船停好后,跟我去招待所,你们要在历阳休息几天,等待扬州的指示。”

“劳烦方将军了。”柴绍笑眯眯的说道。

“叫我方上校即可。”方立信冷淡的回道。

招待所是在历阳城,他们沿着刚刚铺设水泥路,一路迅速的进入历阳城里面。

历阳招待所并不是新建的,而是之前杜伏威部下的一个大府邸,经过稍微修整之后,便被设为招待所。

其他城市也是差不多,那些没收的大府邸,都被改造成为公共设施,包括供销社、招待所、图书馆、学堂、医院、公共厕所之类。

从马车上,李秀宁看到行人不是笑容满面,就是来去匆匆,沿途没有发现一个乞丐或者流民。

这并不是做做样子给她看,而是本来就是如此,需要庞大劳动力的人革联,到处都需要人。

而真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则会被统一收容,安排到救济院生活。

如果有劳动能力,却不愿意的工作的,直接游街示众,然后当众木条打屁股,还屡教不改,要么进劳教营,要么流放到南方的新领地。

其实真正的懒汉,那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毕竟这不是现代的发达国家,不劳动还可以啃老,或者领救济金。

在古代不劳动,那早就被饿死了。

来到招待所,李秀宁一行人刚安置好行李,发现东南方向有一大片乌云,正快速逼近历阳。

不仅仅是乌云,还有逐渐增强的风。

“暴风雨要来了,奇怪……”柴绍暗自纳闷。

李秀宁转过头来问道:“奇怪什么?”

“我在奇怪髡……人军好像未卜先知,知道有暴风雨要来。”柴绍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未卜先知?他们还可以预知天象不成?”李秀宁将信将疑,毕竟人革联有太大奇奇怪怪的东西,可以预知天气也不是不可能。

师妃暄同样在想着这件事。

半个小时后。

历阳附近的长江江面上,开始出现狂风暴雨,风力甚至达到了8级多。

而那滂沱大雨,更是让不少低洼的农田,开始出现积水。

历阳城的天气所,正紧张的用雨量桶、风速器、风向仪、气压计、温度计、高倍望远镜,持续不断的监测着这一场大雨。

正如柴绍所猜测的那样,联盟确实有天气预报的能力。

虽然没有卫星云图,但联盟在各州设立了大量的天气所,可以通过这些天气所,搜集各地的气象数据。

然后通过无线电台,汇集到余杭府的天气部总部,那里有一百多名气象分析师,专门分析这些数据。

比如这一次历阳的暴风雨预报,就是根据流求州、吕宋州的数据反馈,从而分析出来的推测。

在一个星期之前,吕宋州东南海域,就监测到一个热带气旋生成,并迅速向北移动。

昨天晚上在流求州北部的基隆府擦过去。

根据各地的气压和气温,天气部推测这个被编号为“珊瑚”的台风,会在江东州、徐州沿海登陆,给当地带来9~11级阵风,以及大暴雨。

今年北方的鲜卑利亚冷空气,又明显偏弱一些,中州的鲜卑利亚高压,极有可能不足以逼退这个台风登陆江淮地区。

这些预测,都是通过仔细计算和分析,是上百个天气所的努力成果。

对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而言,可以预测一部分天气,其实可以避免很多损失。

现在在东南沿海的航行,已经变得非常安全了。

这也是郑森南进战略的目的之一,只有将地盘扩充到吕宋州,才可以实时监控这个西太平洋的热带气旋。

不然等台风杀到流求和岭南,那才来做准备,已经太迟了。

吕宋州的东南面海域,就是西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老巢,只要监控好这里,南方各州就多了一个缓冲时间。

农业生产和航海,对于天气准确预报,真的太需要了。

萌古的无敌舰队,就在这方面吃了血亏。

……

历阳的倾盆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江淮的沿海地区,已经变成了一片泽国。

很多冬季种植的大豆、蚕豆,被泡在水里面,低洼地区冬豆绝收,基本成为定局。

招待所里面,看着如此可怕的暴雨,李秀宁和柴绍等人却松了口气。

柴绍面带喜色:“这场暴雨,江淮和江南的冬豆恐怕会颗粒无收,他们境内粮食减产,明年肯定无法北伐中原。”

“能拖延多一些时间,我们才有把握保住巴蜀和关中,然后在图谋中原。”李秀宁心中的压抑,顿时消散了不少。

只有师妃暄沉默不语,她此时的内心是复杂的。

毕竟沙门讲究慈悲为怀,但是人革联又是死敌。

或许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慈悲为怀,立场才是多数人的善恶准则,师妃暄心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个念头。

而在历阳的军管所内。

宋缺打发了儿子宋师道,便带着兵马去巡查整个淮南州各地的情况。

驻扎在淮南州的正规军,一共有三个兵团,合计1.5万人,另外还有几十万民兵。

宋缺作为淮南州的军事负责人,现在淮南受到水灾,肯定不能干坐着,这也是人革联和封建王朝的不一样之处。

人革联信奉人定胜天,而封建王朝讲究天人感应。

要是中原王朝遇到这种天灾,腐儒就该跳出来,指着皇帝的鼻子说三道四,然后皇帝下罪己诏。

接触过人革联的一系列新学说之后,宋缺现在对于所谓的天人感应,已经是嗤之以鼻。

淮南州州长赵克己,此时也带着人,查看长江的堤坝、受灾的区域。

他和宋缺在靠近瓦岗军的望北堡相遇。

“宋缺同志,是过来巡查边防吗?”

宋缺摇了摇头:“李密没那个胆子,我只是担心对面的流民大规模涌入,带来治安问题。”

“那倒也是,边界的问题就劳烦宋缺同志了,有流民过来,就全部安置起来,我们别的东西或许不多,但粮食管够。”赵克己豪情万丈的说道。

宋缺也没有担心粮食,人革联确实不确粮食。

没有受灾的东南州、流求州、岭南、广南州,第三季的秋冬稻,已经开始收割了。

目前库存的粮食,除了187万吨输入新控制的几个州,还库存有206万吨。

南方的一众热带州,年底至少可以回购80万吨粮食,拿着这么多粮食在手,就算是北方各州全部绝收,人革联仍然可以应付得过来。

而且长江中下游平原,境内的早稻、晚稻并没有问题,很多农户家里面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一整年。

毕竟很多农民都被饿怕了,囤积粮食都成为基因本能了,遇到人革联这种只收亩斤税的官方,他们自然拼命的囤粮食。

就算是卖粮给粮食战略公司,他们都会至少留一整年的口粮和种子。

不过江东州和徐州的冬季,其实种大豆和蚕豆为主,大豆和蚕豆现在只是杂粮,粮食公司收购回去,并不会作为储备,而是作为榨油原料,豆粕作为饲料。

因此会影响明年的大豆油和饲料豆粕的供应。

宋缺倒是没有思考这方面,毕竟他是负责军事工作的,他提醒道:

“粮食我不担心,但是医疗物资可能需要让总督府紧急调拨,毕竟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发生。”

赵科技点了点头:“我昨天已经向总督府汇报了,只要天气一放晴,会送200吨石灰和一批防疫物资过来。”

“那我就放心了。”

人革联拥有一整套的防疫防灾体系,对于各方面都有预案,只要下面的人落实到位,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大问题的。

如果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还有出大问题,那就是在渎职。

比起人革联的应对自如。

在盘踞在淮河中游的瓦岗军,此时却显得手足无措,或者说麻木的坐看着洪水泛滥成灾。

幸好郑森对于这帮草头王没有抱任何期望,他对于淮河下地区,并没有恢复生产,反而从一开始就迁出了很多人口。

淮河下游两岸的平原,黄河下游的南岸平原,都被抛荒了一大片区域。

具体如何划分抛荒区,是根据距离河道的远近,以及该地区是否低于河流河道的水平面。

一般安全的距离,为河道向外延寿50公里起步,有些区域甚至会到100公里左右。

而这些区域,也没有被浪费掉,只是被改为方便转移的牧场。

这是针对淮河、黄河下游的特殊规定。

之所以这样做,并不完全是因为担心天灾,其实也是在提防**。

毕竟花园口战神可不是孤例,永远不要低估人类内心的残忍和阴暗,很多枭雄做事情,是不择手段的。

拿几十万民众的生命,去赌李密、王世充和窦建德等人,会不会昧着良心扒河堤,郑森的心可没有那么大。

他宁可弃耕为牧,也不愿意相信这些草头王的人品。

最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