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丰收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丰收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0:17:27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丰收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对于这些蒙面人的处理,沈落雁迅速派人去通知李密,毕竟这件事的性质非常恶劣。

要是人革联的人员死在瓦岗军境内,那人革联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或许是这一次埋伏的失败,接下来的路程,倒是显得风平浪静。

三天后,车队来到了虎牢关附近,从这里开始气氛就变得凝重了,到处都是戒严的士兵。

同时这里也是天花的疫区之一。

石蕊带两百人留下来,而周山民则带着剩下的一百人,继续沿着黄河前进,前往困守洛阳的王世充那边。

看着被隔离起来的几百名天花患者,石蕊摇了摇头,向沈落雁说道:

“这些人只能听天由命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给其他没有染病的人种痘,将天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沈落雁连忙问道。

石蕊也没有客气:“我会以10人为一组,安排到各个疫区,你们安排郎中跟随学习操作,别以为有种痘术,找一个野郎中就可以随便种痘,不严格规范操作流程,会极大影响效果。”

“在下一定安排这些事情。”沈落雁点了点头。

很快,防疫工作迅速在虎牢关展开。

第一批接受种痘的人,是有接触过天花患者的人,包括患者家属、士兵、附近居民。。

由于没有足够的消毒酒精,石蕊也因地制宜,让沈落雁准备火炉和大锅,高温水蒸气和火焰,同样可以完成手术器皿的消毒。

痘粉有蒸馏水化开,调制成为糊状。

十几个郎中必须先种痘,毕竟他们接下来要自己操作种痘手术。

石蕊严肃的说道:“我不管你们学了哪家的岐黄之术,但是种痘术必须按我的流程来,别在一知半解的时候自作主张。”

“老道定按种痘法操作。”一个穿着灰道袍的白胡子道人,向石蕊稽首回道。

其他郎中,或者道士,也连忙保证不会擅作主张的改操作流程。

石蕊直接单刀直入:“第一步,消毒。记住,一定要完成消毒,如果身上有疾病,千万不要带病行医。”

“消毒分三部分,其一,消医者自己身上之毒,可用硫磺皂和温开水沐浴洗衣,接触患者之前也要严格用硫磺皂洗手。”

石蕊指着一大箱硫磺皂,一边解说,一边用温开水和硫磺皂洗手。

“其二,消行医器皿之毒,无论是你们用的银针,还是我带来的手术刀、棉花球、抹布、装药的碗碟、筷子、剪刀之类,但凡要接触患者身体的器皿,都要进行消毒。”

一旁已经用大锅煮器皿。

石蕊提醒道:“这里有一个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行医过程中重复使用器皿,给我牢牢地记住,在一個患者身上用过的器皿,要进行二次消毒,才可以用在下一个患者身上,千万别图方便,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其三,是对患者和其生活环境的消毒……”

说完这些消毒知识之后,石蕊又带着这些郎中和道士,按照消毒流程,实际操作了一遍,加深他们的记忆。

然后开始种痘。

第一批种痘的人,达到1500人左右。

一开始,被种痘之后的人,身上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大概会持续7~10天左右,这是牛痘病毒在人体刺激免疫系统的过程。

连续七天,石蕊带着10名医疗队队员,累计给1.5万人做了种痘手术。

临时安置帐篷内,孙思邈给自己把了把脉,发现自己脉象已经恢复正常,其他同道和郎中也陆续恢复过来。

那些第一批种痘的人,胆战心惊了六七天,此时也发现自己身体开始恢复正常。

孙思邈也连忙给种痘之后的人,一一进行了把脉,他脸上带着惊喜和欣慰。

“种痘术真乃奇术也。”

另一个当地的老郎中,摸了摸胡子说道:

“孙道长,我听说人革联还有可以治疗大肚子病的吐酒石药剂,和治疗打摆子的破障丹,也不知道是如何研制的。”

另一个有些见识的年轻道人,则摇了摇头:“各位别想仿制那药了,人革联的奇药,需要学习科道中的化学,才可以提炼出来,否则断无仿造之可能。”

孙思邈摸了摸胡子:“紫云道友,黄山距离人革联非常近,你们可了解那化学之道?”

紫云不好意思的回道:“前辈,我紫英观只是听过一些传闻,但是具体的内容,师傅不允许我们看。”

突然众人安静了下来。

原来是石蕊带人过来检查第一批种痘者的恢复情况。

对于这些郎中和道士,石蕊倒是没有太过于排斥他们,毕竟可以当医者的人,通常人品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可以不是后世,当郎中也只能勉强温饱,特别是那些游方郎中和道士,经常在野外风餐露宿,没有大毅力,是成不了医者的。

而这些人在人革联内部,是属于可以改造和拉拢的中间群体。

石蕊已经听到这些人的讨论,便给他们指点一条明路:

“如果各位想学习科道,可以去余杭府报读江东医学院,对于有行医经验的人,可以破格录取。”

“石医师,难道我等有师门的人也可以吗?”紫云道人有些迟疑的问道。

石蕊笑了:“呵呵,守着门户之见,医学和科道如何进步?我人革联只要努力工作,自然衣食无忧。”

一直监视着石蕊等人的沈落雁,不得不站出来:“咳咳……”

石蕊轻蔑的瞄了她一眼,随即拍拍手:“既然各位身体没有异常,那才今天起,就开始配合我进行种痘。”

“老夫定当竭尽全力。”

“人命关天,老道义不容辞。”

经过这些天的观摩,其实这些郎中和道士,已经具备种痘术的操作资格了,只是有些不熟练罢了。

其他各地的种痘术推广,也是进行得非常迅速。

到了大业14年6月初。

李密、王世充境内的天花疫情,终于获得初步遏制,从一开始每天几百人感染,到现在只剩下个别人会被感染。

累积种痘人数达到了137万人。

而李密和王世充也因祸得福,不仅仅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还有利用天花防疫,重新梳理了一遍境内人口,查出了大量的隐户。

其他势力也迅速学习了种痘术,不过种痘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痘粉、硫磺皂之类,仍然需要向人革联采购。

而在此期间,白玉楼又迅速出兵,兼并了之前没有被起义军占领的隋庭残留地区,即琅琊郡、高密郡、北海郡、东莱郡。

谷郆

将这四郡合并为胶东州,彻底控制了大东海的西部海岸线,同时将势力延伸到渤海。

……

完成医疗援助工作的周山民、石蕊等人,也迅速被王世充和李密礼送出境。

毕竟人革联的思想,对于这些起义军而言,简直是定时炸弹,万一控制不好,那很可能引火烧身。

对此李密和王世充肯定是非常提防的,对于在境内的人革联成员,都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不过返回的医疗队中,倒是有二十几个愿意到人革联深造的郎中和道士,包括孙思邈等人。

另外还有上万穷困潦倒的灾民,也愿意跟着医疗队离开中原,前往人革联的境内讨生活。

对此李密和王世充也捏着鼻子认了。

由于寇仲和宇文化及在彭城郡开战,加上寇仲本身堵塞了大运河中的通济渠。

因此南归队伍只能走李密控制的颖川郡、淮阳郡、淮南郡,一路沿着颖水河、淮河,进入人革联境内的山阳县。

为了减少灾民的伤亡,郑森还特批了5万石粮草给李密作为交换,让其供应南归队伍的沿途粮食。

经过半个多月的坐船,到了靠近山阳县附近的淮河时,他们就不得不下船步行了。

因为李密也害怕人革联的舰队,沿着淮河、颖水西进,他和杜伏威、寇仲等选择一样,阻断了与人革联有河道连接的淮河中游。

灾民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加上队伍中那么多医者,伤亡率被控制得非常低,只有二十几个人实在是病入膏肓,病死在沿途之中。

进入徐州境内的山阳县后,一众灾民终于感受到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气氛。

作为淮河和大运河交汇的交通枢纽,山阳县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城市。

除了老城墙之外,还有利用以工代赈建设完成的货运码头、航标灯塔、三座小棱堡、十几个难民营。

呜呜呜……

一阵悠长的汽笛声,让来到山阳的难民们,不由自主的张望着。

只见一艘改造后的五牙大沙船,后面拉着三艘黄龙船,出现在东面的河道上。

“竟有无风自动的大船?”紫云道人瞪大眼睛的看着这一幕。

随着大沙船停止喷吐白烟,众人越发感受到眼前这船的庞大。

港口的装卸区,已经改造好的蒸汽卸载台,放下带有四个钩爪的绳索,将用麻绳捆绑好的十几袋稻谷被钩住,然后负责操作蒸汽机的技术员,拉下其中一个控制推杆。

顿时重达五百多公斤的稻谷,被提到三米高的位置,紧接着技术员按下另一个控制推杆,那个抓提台就随着钢架子向码头内侧滑动。

码头内侧有一辆四轮驴车,稻谷刚好停在驴车的车斗上方,然后开始放下这十几个袋稻谷。

由于山阳县接近前线,又有大量流民涌入,因此这里的农田开发得不多,本地难以供应全部的粮食,需要外地输送粮食。

这艘大沙船,一次可以运输1000吨物资,还有三艘借助动力的黄龙船,也可以运输300吨物资,加起来一共是1300吨物资。

此次运输的物资,除了1000吨稻谷之外,还有大批的100吨水泥、100吨煤炭,大批生活用品和铁器。

……

六月份是人革联丰收的季节。

在扬州城的郑森,正查看着各州的早稻收获汇报,粮食的收成关系到人革联接下来的战略安排。

能不能在下半年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就要看这一次早稻收获。

赵克己向他汇报了各州的情况:“总督,今年各地早稻收割已经完成,除了流求州的屏东县,受到台风影响,出现一定的减产之外,其他地区还算风调雨顺。”

他将一份各州的早稻收获汇总递给郑森,然后接着说道:

“得利于化肥的推广,流求州134万亩稻田,早稻收获了22.4623万吨稻谷,平均亩产166公斤。”

“江东州的稻田面积为753万亩,早稻收获了100.9271万吨稻谷,平均亩产为134公斤。”

对于江东州亩产只有134公斤的情况,郑森倒是没有怀疑其中存在什么猫腻,因为人革联化肥产能有限,只能覆盖一部分区域。

“东南州稻田面积127万亩,收获稻谷16万吨稻谷,平均亩产126公斤。”

“徐州稻田面积1182万亩,收获了113.4271万吨稻谷,平均亩产96公斤。”

“岭南州稻田面积467万亩,收获了49万吨稻谷,平均亩产105公斤。”

“广南州稻田面积633万亩,收获了63.93万吨稻谷,平均亩产101公斤。”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各州的情况,人革联的老州,单位亩产都比较高,而刚刚加入的地区,亩产则普遍偏低。

“早稻总共收获了366万吨稻谷。”

郑森又看了看人革联当前的人口,随着兼并岭南州、广南州,获得了231万人口;兼并徐州、江东州,又收获了很多人口。

当前人革联的总人口,大概在627万左右,而且还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

无论是新解放的区域,还是境内老区的人口自然增长,以及不断提升的医疗卫生水平,都会不断提升人口增长。

早稻收获366万吨稻谷,然后就是九月份的晚稻,估计可以达到400万吨左右。

东南州、流求州、岭南州、广南州还可以种植冬稻;江东州、徐州、江胶东州可以种植冬豆。

这意味着人革联境内的粮食总产量,将达到惊人的1000万吨左右。

以627万人口计算,当年的人均粮食生产量为1.59吨。

这已经不是温饱的问题了,而是可以吃饱撑着的程度了。

封建时代不是粮食生产量不足,而是分配不到位,现在人革联很多州都没有化肥,但粮食产量仍然不低。

哪怕是以使用以前的江南一季稻,亩产90公斤左右,加上亩产30~40公斤的冬豆,仍然不会出现人均不足的情况。

封建时代不是生产力低下,而是管理和分配能力低下,地主豪强、世家大族、勋贵王族、朝廷,如同一只只吸血虫,只会趴在百姓身上敲骨吸髓。

人革联只是改变一下制度,就可以激发出如此强大的生产力,这就是两者的天壤之别。

郑森当即做出决断:“要加大早稻的收储工作,另外要保证工业品和生活用品的产能,同时要做好经济作物的推广,避免谷贱伤农。”

“明白。”赵克己赶紧记下来。

按照农民之前的储备情况,估计农民会拿出至少四分之一的粮食出售,因此人革联的战略粮食公司,今年可以收储大约250万吨粮食。

以人革联当前12.7万的兵力,以及将近5.2万的政务管理人员,根本消耗不了250万吨粮食。

但是有这笔粮食在手,郑森就可以推进下半年的军事行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