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98章 董卓的苦水(上)【第一章】

第98章 董卓的苦水(上)【第一章】

张让、赵忠等人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郭胜会说出这句话语。

“哼!”

郭胜冷哼不满。

“佣兵,一日仅两斤粮食……张公公,你一顿饭也不止吃两斤粮食吧?”

“一日仅给两斤粮食,没有银钱,没有冬夏衣物,没有刀枪箭矢……除了每日两斤粮食外,他们什么都没有,可那娃娃却可在临洮轻轻松松招募到两千敢死佣兵,若不是他没有太多粮食供养,即便再多数倍也是轻而易举!”

“来来……”

“张公公,咱雒阳也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乞儿,咱给你粮食,你给咱一日两斤粮食招募佣兵,你也给咱招募两千、三千。”

张让老脸涨红,其余宦官皆是无语,一日给两斤粮食,余者屁都不给,别说上阵杀敌了,就是用拳头打架、群殴那都是不干的,谁愿意为了两斤粮食挨揍、掉脑袋的。

见他们不开口,郭胜叹气一声。

“别把那娃娃逼急了,逼反了……都得跟着倒霉。”

郭胜是亲眼见识过董瑁、胡三等人是如何招兵的,也都知道佣兵中都是哪些人,瘦不拉几乞儿,甚至还有许多妇人、孩童,尤其是后来的放羊辎重兵,妇人、孩童那就更多了,可也就怪了,就那般怎么看都是一帮垃圾,偏偏还就能压的十万贼人不敢放手一战。

一人二十亩、三十亩田的,又是田地又是牛羊的,拼杀一场,只要活下来,一辈子啥都有了,若郭胜是个乞儿,那也是愿意拼命博取一场富贵的,更何况还有不少人做了将领、官吏,尽管朝廷不认可他们,可手底下兵卒、百姓、奴隶总是真实的吧?

郭胜根本不用去看,他都知道,只要那个被董卓敲脑袋的娃娃愿意,无论羌人还是汉民,绝对会有无数人愿意为卒。

宦官贪婪无度,为他们搜刮钱粮的门人无数,可张让等人并非仅仅只是依靠宠幸的蠢货,听了郭胜话语后,最终还是不再多言,还是让那小子继续与韩遂对怼,与东羌对怼更为稳妥。

朝廷不满董虎抢了无数牛羊却不与他们,不满他私设将勇、官吏,可他们一时间也没法子,正如郭胜所说,董虎随手就能招募到两三千佣兵,一日仅两斤粮食,如此低廉的兵卒,即便是雒阳的乞儿,又有哪个可以轻易招募如此低廉的决死兵?

议郎曹操尝试招募了,告示贴了一个月,除了几十个骨瘦嶙峋的年老乞儿外,什么都未招募到。

郭胜在皇帝面前提起“烈女”的事情,也不知道外廷文武是如何知道的,仅一日便弄的满城尽知,弹劾怒骂宦官祸国殃民者无数,刘宏也不再提起制诰天下屁事。

“烈女”事情还没刚过去呢,董虎又送来一封奏折,一封为“安夷城”改名“安民城”的奏折。

董虎在奏折说了,“安夷”两字有贬低、羞辱、歧视羌人的意思,“安夷”两字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稳定,言: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民。

既然大家伙都是汉民,不要求特殊照顾,总是应该公平对待吧?总应该将臣服的羌民当成真正汉民才是,所以用“安民”两字才是恰当。

董虎拖拖拉拉解释了千余字,与文采风流才子的四六骈文不一样,几乎与大白文差不多,反正就是一个意思,“安夷”两字不好,要换。

为安夷城改名倒是可以,可再改名,那也不是你一个“准反贼”娃娃可以改名的,德阳殿内文武官吏数十,争吵了数日也没争吵了个结果,要不就是皇帝不满意,要不就是太过高大尚,大字不识的羌人不能体会到朝廷的心意。

争吵了数日,名字还没想好呢,金城郡太守韩遂的弹劾奏表就又送来了,弹劾董虎图谋造反,妄改朝廷县治名称。

司徒袁隗气的将韩遂的奏表竹简重重摔在地上,二话不说,立马让人去寻前来述职的董卓,很是当着众人的面训斥董卓一顿,骂他董卓是不是也想造反。

可怪异的是,脾气暴躁的董卓本应恼怒不喜,可当他回到驿站住所,也是许久不言一语……

一屋子谋士将领,看着董卓许久不言不语,相互对视了许久也没人上前,唯恐再被心情不好的董卓大骂。

董旻犹豫了好一会,凑上前低声询问。

“兄长可是发生了什么?”

董卓没有回答,伸手去拿小几上酒水,手掌刚伸了一半就又一把扫掉酒水。

“自今日起,四十九日内,所有人都不许饮酒、食肉!”

又看向董瑁。

“瑁儿今日便回临洮,为你娘守陵三年。”

众人一惊,董瑁忙起身抱拳。

“孩儿这就回临洮。”

“嗯。”

董卓情绪不好,摆了摆手,董瑁躬身一礼,这才拄着拐杖离去……

“唉……”

董卓深深叹息,又莫名其妙的大怒。

“砰!”

“珂娘怎么就不能是烈女——”

董卓愤怒暴吼,眼珠子都红了,众将齐齐低头不敢言。

又过了许久……

“哼!”

“一个个的……就知道整日吵个没完,你们哪个有虎娃这么孝心的?”

“安民城又哪里不好——”

董卓指着所有人恼怒,把在司徒府中遭受的怒气全撒在一干人身上。

就在这时,门外急匆匆走入一小卒,小卒不敢太过靠近暴怒的董卓,来到厅堂正中单膝跪地。

“回大人,门外有人求见,他说自己是东观博士蔡邕。”

兵卒在董卓暴怒时进入打扰,怒火便是多冒了一丈,正待拿小几上酒壶砸兵卒脑袋,听了“蔡邕”两字后又不由一愣。

蔡邕蔡伯喈是天下公认的名士,仅刻了些碑文便有数百人心甘情愿为门徒,每日登门撰抄碑文士子更是不知多少。

听兵卒说到“蔡邕”后,董卓哪里还有怒火,慌忙起身走向房门。

“快快让人迎接……”

董卓都成了这般急切,他人又如何敢自大傲慢,全跟在后面,急匆匆奔向驿站外。

董卓是认识蔡邕的,出门一见,门外马车旁可不就是老好人蔡伯喈吗?

“哎呀呀……”

“伯喈前来,当提前告诉咱一声,咱也好让人仔细准备一下。”

“来来,伯喈先请……”

董卓极为热情,一手虚扶,一手伸着,示意蔡邕先行入府。

蔡邕性子醇和,见董卓如此客气,反手拉着董卓手臂,一脸的笑意。

“仲颖你太过客气了,蔡某今日前来是有事相商,若有得罪了仲颖,你可莫要真的恼怒啊?”

董卓心下一个咯噔,脸上却无异样,依然手掌伸着,嘴里更是“请请”不断,很是不在意……

“伯喈这说的哪里话,就算你指着咱大骂,咱也绝无二话,又何谈‘恼怒’两字?”

“来来……伯喈你先请……”

董卓、蔡邕在前,一干人跟随在后……

“仲颖。”

走在阁廊下,蔡邕犹豫了片刻,又是一声轻叹。

“唉……”

“令夫人病逝,那……”

蔡邕想说“那董虎”三字,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苦笑一声。

“仲颖,蔡某也不想隐瞒你,虎娃想为令夫人讨一个‘烈女’名分,蔡某是反对的……”

“不是因令夫人品德不够,在贼军围困狄道时,夫人能心忧朝廷,能自募粮食,令虎娃前往狄道救援,蔡某敬之佩之……”

董卓轻声叹息。

“伯喈你就是不说,咱也知道你的品行,与那些看不起咱的人不同。”

蔡邕叹气道:“虎娃的奏表是有些道理的,孟母三迁方才有圣人之事,只是你也知,此事太过突然,史书虽有烈女之事,亦有民间颂扬妇人之德,可我朝尚无如此贞德烈女碑匾之事,虎娃将此事乍一提出,群臣即便赞同,天下士子亦群起反之,对你仕途、名望终是不妥。”

“当然了,陛下仁德,虽未允下令夫人‘烈女’之名,亦是下了旨意,令人先行前往临洮,先将令夫人坟茔修葺一二,而且蔡某也将前往看望一二。”

“啊?”

董卓一阵错愕,邀请蔡邕就坐的大手也不由一顿。

“伯喈你要前往临洮?”

又忙拉着他坐下。

“来来,先坐下说。”

董卓很热情,蔡邕也没拒绝,坐下后,看着一旁的董卓叹气。

“令夫人品德是蔡某敬佩的,前往……前往安民县时,总是要去祭拜夫人一二的。”

董卓与他人皆是一愣,不等他人开口,董旻忙说道:“伯喈还要前往河湟羌吗?”

蔡邕点头道:“陛下应允了虎娃为“安民县”更名,如此大事,若无朝廷小吏前往宣读旨意,终是不妥的。”

董卓拉着蔡邕手掌,苦笑道:“伯喈若是小吏,可不就是羞煞我等?可莫要再提‘小吏’两字!”

董卓连连拍打蔡邕手掌,又回头去看席间坐着的华雄。

“华雄。”

华雄一愣,忙起身抱拳。

“华雄在!”

“既然蔡博士要前往临洮,瑁儿就莫要急着前往临洮了,与天下大才一同,既是子侄礼数,又可增长些许学问!你亲自快马前往临洮,与虎娃说,伯喈是咱真心敬佩的人,他若敢稍有不敬,咱必打他板子!”

华雄郑重抱拳。

“诺!”

“华雄即刻回返临洮!”

董卓毫不在意摆了摆手,华雄又是郑重抱拳,这才提腰按刀大步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