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51章 讨要独立作战权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51章 讨要独立作战权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51章 讨要独立作战权

董虎说这些话语时,董氏神色极为认真、郑重,也不开口打断。

董虎皱眉道:“积石山发生变故不足半个月,虎娃不知道狄道有无得了这个消息,此时的朝廷兵马被阻在狄道,今时又正值春水上涨难以渡河时候。”

“朝廷兵力不足,若是知晓了积石山发生了变故,没有了积石山五千马匪相助,仅凭狄道城内一万兵马,想要分兵侧击也很难。”

“一者沦陷允吾城内有五千贼卒,二者春水上涨难渡,十万贼军可以分兵两万或三万入允吾,即便狄道愿意冒险侧击,能分兵多少?三千?五千?仅这点兵卒又如何可突破允吾城数万防线?”

董虎皱眉道:“朝廷大军都聚集在狄道城,大军旦有动作,必会被贼军看在眼里,所以侄儿不认为狄道城分兵侧击能够成功,但侄儿不同,侄儿不是自狄道出兵,而是自参狼谷,自白石塞、河关塞渡河,贼军的眼睛盯着的是朝廷大军,而不是虎娃,所以虎娃有七成机会杀入河湟谷地。”

董虎又是一阵苦笑道:“叔父能够重新起复为将,靠的是自积石山斩断贼军后路,可当下积石山发生变故,再加上贼军势大、河水上涨难渡,朝廷可能就认为叔父没了用处,再加上小败一场,这才有了当下的困难。”

董氏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当是如此。”

“以虎娃看来,此时又当如何?”

董虎想了下说道:“贼军的主力在河西岸,在金城塞一侧,若朝廷愿意配合虎娃,可以大张旗鼓的在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招兵,在北地郡、安定郡、汉阳郡、陇西郡,甚至三辅招兵……”

“甭管是不是真招兵,只要让金城塞贼人相信即可,要让他们相信,凉州西北四郡的进攻方向是令居塞,东面朝廷的兵马进攻方向是自安定郡渡河,目的是把贼人的目光转移到北方,是让金城塞内叛军恐慌,让他们不敢分兵允吾城。”

“散播假消息,用一些百姓民夫替代朝廷兵卒,不需要他们真的与敌交战或渡河冒险,只要配合虎娃将贼人十万叛军锁在金城塞,只要给虎娃争取河关塞至允吾城五日行军时间,虎娃就有八成把握杀入河湟谷腹心。”

“前有朝廷散播的重兵谣言惊惧叛军,后有虎娃杀入河湟谷地断绝贼人后路,十万贼军顷刻间就能散去大半,剩下的,只需再次重创,叛军可平。”

董虎又苦笑道:“可这需要朝廷的配合,若是不配合,或是走露消息,兵力占优的叛军若是重视允吾城脆弱处,虎娃就没了可乘之机。”

“前往狄道,在虎娃看来是下下之策,且不言朝廷内廷宦官与外廷文武争斗,不言平乱大军皇甫嵩想打压叔父,就是虎娃去了狄道后,叔父可否支持虎娃独掌一军?叔父手下大将难道不会对虎娃使绊子?”

“外面本就电闪雷鸣,屋内再风雨交加,这日子可就真没法子过了。”

董虎看着沉默不语的董氏,从半跪地上站起,将瘦成了一把骨头的董氏搀扶坐起,让她依靠在自己身上。

“婶娘,对于虎娃来说,上上策是朝廷或平乱大军配合虎娃,虎娃可以顺利杀入河湟谷地,自东向西扫荡,抢掠一切可以看到的部族、牛羊,然后虎娃从龙耆城、大小榆谷南上高原,虎娃把所有人都抢了一遍,抢他个几百万头牛羊跑路。”

“中策,虎娃从参狼谷一路向西,从烧当羌族地杀入,从河湟谷地最西端一路向东劫掠,但虎娃最终会与急匆匆救援的烧当老王、北宫伯玉数万大军碰撞,无论此战胜负如何,河湟羌都是输了。”

“下下策就是领兵前往狄道。”

“婶娘您看啊……”

“咱虎娃认为的上上策,核心是朝廷,是平叛大军配合咱,且不言朝廷屁事,那皇甫嵩就愿意配合咱一个屁都不是的娃娃?咱要是真的成功了,他人还如何有脸面?”

“中策吧……中策需要的时间太多,虎娃需要赶着牛羊走好几千里,这需要好几个月,而且这种千里奔袭,估摸着朝廷一看就是个西贝货,肯定认为叔父为了弥补积石山‘失败’计策的谎话!估摸着朝廷会更恼怒,叔父能不能支撑到虎娃数月的千里奔袭?”

董虎想了想,叹气一声。

“以虎娃看来,叔父可能难以支撑虎娃数月、半年的奔袭,才小败而已,而且还正值敌我双方争锋大战时,如此之时还要治罪统兵大将,正如婶娘所说,叔父需要一场堵住他人嘴的胜利。”

董氏拍了拍他的大手,笑道:“你决定了?”

“婶娘,虎娃心下着实不想去狄道,若婶娘一定要虎娃前往,婶娘除了给咱三万石粮食外,还得答应虎娃一个条件,要不然……要不然虎娃情愿在没有朝廷配合下,咱也试一试走积石山。”

董氏又拍了他大手。

“孩子气。”

“说吧,你想要婶娘如何?”

董虎挠头道:“虎娃手里差不多有五千兵马……”

“五千?”

不仅董氏一愣,就是一直躬身站在一旁的董忠也忍不住惊呼。

董虎看向董忠,苦笑点头。

“是五千。”

董虎说道:“第一骑营是千人,第二骑营是两千女骑营,第一步兵营是虎口堡两千步卒,若不是第三大队、第四大队逃散兵卒太多,虎娃可用兵卒有六千。”

“虎娃去了趟白马羌,与老王说了参狼谷变故,老王也答应照顾虎娃一年,至少一年内,是没人招惹参狼谷。”

“此战若不战还罢,若要战,虎娃就必须用全力,添油战术,只会把咱拖死。”

董虎看着短短数月白了头的女人,叹气道:“虎娃虽有兵五千,成分却杂,婶娘是知道虎口堡两千步卒都是哪些人,骑军中两千女人是参狼谷青壮妇人,剩下的又有大半是积石山投靠过来的,想要短时间内统合如此复杂的五千卒本就困难重重,若虎娃跑去了狄道,叔父若被他人蛊惑啥的,虎娃不死在狄道就不错了,更别说帮到了叔父。”

“婶娘若要虎娃前往狄道,虎娃不敢不遵婶娘话语,但婶娘得答应,答应虎娃可以独领名下兵卒,虎娃可以在叔父名下为将,大公子也可以是虎娃的主公,但咱虎娃必须保持独立领兵权。”

董虎低头道:“不是咱虎娃有什么歪心思,而是咱虎娃不能乱,不仅因为叔父,还因临洮以及大汉朝的未来。”

董氏神色郑重,轻声道:“虎娃说一说,婶娘想听听你的打算。”

董虎沉默数息,一声叹息。

“唉……”

“苦娃是个可怜的女人,虎娃承认她是咱的女人,有很多理由,诸如虎娃不想让佣兵胃口太大,不想让佣兵把参狼谷过万妇孺屠戮一空。”

“兵卒是有胃口的,胃口、贪婪也会越来越大,若不加以控制,最终会把自己活活拖死。”

“按照虎娃定下的规矩,斩获四成是佣兵的,把所有人杀死了,一次性就可获得四十万头牛羊,四成斩获是一笔极大财富,足够佣兵全部回家放羊做老爷的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则是当下的河湟羌反叛,若咱把参狼谷一两万人屠了个精光,其他羌部会如何想?会不会由犹豫不决转而坚定仇恨大汉朝?”

“还有就是……虎娃想在临洮之外建一个隔离带,以及不想给朝廷插手虎娃私自分配斩获借口。”

“隔离带的事情,虎娃不说,婶娘也能明了,虎娃娶了苦娃,成了参狼谷的头领、大人、族长,就算虎娃分配族里牛羊,那也是自家事情,朝廷自也管不着。”

董虎挠头道:“虎娃把参狼羌改成了董部,日后便是高原羌的一个部族,是……是董家的义从部,参狼谷的男人都被虎娃打死了,仅剩下两千青壮妇人,两千女骑营、一千男丁骑营、两千佣兵军团步卒营,他们是一个脆弱相互制约平衡,一旦打破,一旦被人插手,参狼谷可能就没了。”

“参狼谷没了,临洮就没了南面屏障,董家也没了义从部,日后可能又成了参狼谷时不时攻打临洮情景。”

董虎沉默片刻,说道:“虎娃是董家义从部,可以听从叔父的,可以听从婶娘,也可以听从大公子,那是因为自虎娃阿父那一代就是婶娘的亲随义从,可咱虎娃不是牛辅,不是徐荣,不是李傕、郭汜他们的义从!”

“咱虎娃可以遵从叔父军令,要咱打谁、守哪里都可以,但虎娃要独立军队指挥权,他人不能插手咱指挥作战。”

董氏微笑点头,笑道:“虎娃能与婶娘说了这么多,婶娘从心眼里高兴,你这孩子也确实有统兵大将才能。”

一直不说话的董忠开了口。

“夫人,仅凭虎娃那上中下三策,老奴就觉得虎娃不比老爷名下将领差了,而且董部义从也着实不宜让他人插手。”

董氏微微点头,说道:“虎娃所需的粮食辎重准备一下,一会你亲自带着虎娃所言上中下三策前往狄道,五千大军出征也需要些时间,让老爷做决定,老爷有了决定后,要第一时间回返。”

“诺!”

董忠抱拳答应。董氏又拍了两下董虎大手。

“这几日就莫要乱跑了,瑁儿院子空着,你就住瑁儿院子里,多陪陪婶娘说些话,些许杂事没必要事事亲为,还是让下面人去做好了。”

董虎心下叹息,面上却笑道:“虎娃都听婶娘的,婶娘说咋整,咱虎娃就咋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