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99章 咱不眼红你,你也别眼红咱

第499章 咱不眼红你,你也别眼红咱

三国之西凉兵王

董虎的兵马起始是两千佣兵,但凡家中有三五亩田地的人,也不会为了一日两斤粮食而拼命,都是一群除了张肚皮一无所有的人,不自己耕种自养也得自己耕种,只是佣兵营存在的时间很短,在击败阎行、杀入河湟谷地后,董虎俘虏了数万配字军,也就组建了董部义从。

俘虏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董虎说自己种地自己活命,那就得自己扛着犁头耕田种地!

羌人配字军也好,黄巾军配字军也罢,他们都是董虎的俘虏,也就有了自己自耕自养的惯例,事实上《三国》里曹操一开始屯田也是因为俘虏了青州黄巾军,这才有了屯田的开始,而不是用招募的兵卒耕田种地,若招募的兵卒不仅要将田地产出的五成上交,还要时时准备上战场打仗,鬼才愿意当兵打仗呢!

想让董卓手里正规汉兵屯田耕种,那是想也别想,只能依靠百姓的供养,关键是没有这么多百姓!

一个看向远处百姓,一脸的无奈、苦涩,一个低头来回踢腾着脚下石块,叔侄两人许久也未开口,直至一队背插小旗探子狂奔而来……

“主公,雒阳紧急消息。”

董虎眉头皱了下,又一脸无所谓接过信件,看了几眼后,也不知因何摇了下大脑袋,这才将信件送到董旻手里。

“鲍信、曹操、卫兹三人领兵两万离开了酸枣,肯定是想趁着人心惶惶时占咱们的便宜。”

董旻一目十行看罢信件,心下又不知是什么滋味,眼前小子在之前就有论断曹操、孙坚必然会冒进攻打,那曹操还就率先冒头了,可眼前的事情又当如何?

看着浑小子低头踢着小石块,董旻犹豫了下,最终还是开了口。

“三叔知道你是为了董家,三叔听你的,严令兵卒不得杀伤百姓,可否……可否给三叔个颜面?”

董虎抬头看了眼董旻,又低头起来……

“三叔,不是咱想夺叔父的兵马,也不是想打击三叔您的威望,一者呢你们没有做过这种数十万人迁徙的事情,强迫着将百姓赶离家园,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百姓免于战乱,最终还是为了百姓自身,只是这么一来,百姓就必须离开自己的家园,心下肯定是有诸多怨气的,但咱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只要过上一两年,那些造反的家伙们彼此混战不休,只要让百姓看到了战乱之下百姓的凄惨,他们就会庆幸今日的迁都,民心就会倾向董家。”

“今日迁都,百姓心下肯定是有怨念的,但三叔不能忘了这么做的目的,大的目的是为了百姓免于战乱,为了朝廷的安危,小的目的是为了董家自身的根基,因为这些百姓耕田种地,还是为董家提供钱粮辎重。”

“为公为私,都要尽可能的减少百姓的折损,三叔说严令兵卒杀伤百姓,这只是人为的杀伤,可几十万人迁徙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里面还有组织百姓有序的迁徙,还有卫生防疫,还要相互扶持,安抚百姓民心不乱等等,最重要的是为秋粮做准备,是要率先组织青壮百姓第一时间内进入长安三辅,尽快的进行秋粮耕种、房屋建造等等。”

“其一是三叔你们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其二是改善一下几十万百姓与董家的关系,打压一下兵卒的胃口。”

“之前兵卒蛮横甚至残暴的将他们赶出了家园,而今日却被咱一通敲打,甚至将一些兵卒、将领抓起来,当着无数百姓砍了脑袋,百姓们会怎么想?会觉得咱与他们出了口气,怨气就没这么大了,兵卒再协助百姓迁徙,双方的关系就好了些。”

董虎抬头看向一脸无语的董旻,说道:“三叔别以为咱借机又一次增加些威望什么的,咱根本不在乎这些!有他们无他们,咱若现在造反,三叔也别想凭借他们能阻止了咱!”

董虎又说道:“兵卒是有胃口的,若不适当的打压,胃口只会越来越大,最后连整个董家也吞的渣都不剩。”

“适当的敲打一下兵卒,对董家并无多少坏处,而且叔父、三叔、大公子都不适合做这样的烂事,咱今日做了,事后叔父当众敲打咱几下脑袋,将西园八营、十二城门兵马收回去也就是了。”

董虎心下叹息,还是开口道:“刚刚咱与三叔说了,叔父、三叔若想做皇帝,那还有理由打压咱和兄弟,可若仅仅只是做一个权臣,一个权贵豪门,或是关中王、秦王诸侯,那就没道理打压咱!就算咱不是董家的子侄,就算咱虎娃是凉王、晋王,那也是与董家亲近的诸侯不是?”

……

“在咱从凉州进入长安三辅时,咱若有其他想法,咱又何必将长安营、雒阳营还给叔父?”

“咱已经明确与大公子说了清楚,叔父若在,咱虎娃不会造叔父的反,若叔父不在了,三叔继承了相国,只要能按得住关中三辅,只要三辅不乱,咱虎娃依然不会造董家的反,只要董家没有干掉咱虎娃的心思,咱就不会造反,可若咱控制住了凉州、并州、汉中,咱将造反的家伙们挡在了雒阳之外,在这种情况下,董家若还控制不住三辅之地,咱就会取代了三叔和大公子的位子……”

“虎娃你……”

“三叔!您听咱将话语说完!”

……

“原本这话语咱是不应该说的,但咱还是觉得应该说了清楚,叔父、婶娘待咱若子侄,咱不会做主动造反的事情,但三叔也当清楚董部义从的不同,即便杀了咱,董家也控制不住军中上下,只会彻底激怒兄弟们,最后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

“咱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呢,若董家想杀咱虎娃,咱也肯定会反抗的,不为别的,只因咱不想让兄弟们屠了董家老幼!”

……

“若咱将雒阳护在了中央,董家还控制不住三辅,咱就会取代了三叔、大公子,但咱也保证,三叔也还是咱虎娃的长辈,大公子依然是咱的兄长,白儿的孩儿就是咱虎娃未来的继承人!”

“咱说这些,三叔您明白虎娃的意思吧?”

……

“唉……”

“你小子……”

谷鬱

董旻一声叹息,董家人又如何不知董部义从上下对董家的不满?若董家连自己内部兵马都控制不住,又如何去控制更加紧密的董部义从?

无奈叹息后,董旻还是认清了现实,拍了下他的肩背。

“罢了。”

“不过这样的话语不要与他人说。”

董虎点头道:“咱听三叔的,西园八营、十二城门兵马暂时由大丫她们督理,三叔可以先回三辅,趁着还未错过夏种时间,百姓还能耕种一季秋粮,可若没有田地,百姓又如何耕种?”

“咱已经与大丫、三丫她们说了清楚,她们只负责迁徙、安置百姓耕种,其他的事情则不管不问。”

董旻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过来,也稍微放下了心,面色也郑重了些。

“三叔这就前往长安,田地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不过你小子闯了这么大的祸,若不狠狠敲打几下可不成,安邑的盐田,还有那些铜矿……”

“不行!”

“绝对不行!”

董旻还要开口争夺一番,董虎手臂一摆,很是不满开口。

“三叔!”

“你们在雒阳发了老鼻子的财,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兄弟们跟着董家混事了十年!十年啊!兄弟们从董家得到了多少好处?”

“没有!”

“十年来,兄弟们一根毛都没从董家得到过!兄弟们心下又岂能没有怨气?”

“去岁拿下凉州、河东郡,今岁拿下汉中郡尚无一个月,百姓遭受战乱,咱都免了他们的税赋,一两年内,咱是屁个赋税也得不到!”

一脚踢飞脚下石子,董虎心下有了些烦躁、不满、恼怒……

“一直以来,咱都没有给兵卒们发放兵响,那是因为咱一直窝在雁门郡,一者咱穷,没钱给兵卒发放军饷,二者那里人烟稀少,就是发给兵卒铜钱也没地方花掉,三者雁门郡有咱的百姓供养,就算兵卒外出作战,百姓也能补足军中用度……可现在呢?咱已经离开了雁门郡!已经前来雒阳相助董家了!”

“凉州没有赋税,河东郡没有,汉中郡没有,跑到了雒阳后,同样没有!”

“什么都没有!”

“只能依靠兵卒自己自耕自食!”

“可三叔应该知道,兵卒可以在耕种时节耕种,也能在粮食收获时节收割麦谷,可若在这样的时节打仗了呢?”

“就算耕种、收获时节没有打仗,难道还要让兵卒与百姓一样在家织布?难道还要学着工匠那般打造各种器具?”

“兵卒不是耕种农夫,不是织布妇人,也不是匠人!他们需要背后百姓的支持,可咱有雒阳百姓的支持吗?没有!若是有,咱也绝对不会在胡三跑到雒阳后,还要给他送去一万万铜钱!”

董虎也不去看董旻皱着的眉头,冷脸道:“咱不知道雒阳富户手里有多少钱粮,也不知道几十年来宦官们掠夺了多少民脂民膏,但咱知道这是一座金山银山!”

“咱不眼红,董家无论得到多少钱粮咱都不眼红!但三叔也别眼红河东郡盐田、矿山,因为那是将士们的口粮,因为咱虎娃就这么一个供养兄弟们的财路!”

见董虎真的恼怒了,董旻张了张嘴,最后又暗自轻叹,浑小子说的这些他都知道,知道凉州、河东郡、汉中郡都减去了赋税养民,也知道董部义从上下对董家的不满,可……

“报……报——”

叔侄两人齐齐看向狂踢战马的一队探子……

“报将军,雒阳危急……”

“什么——”

不等董虎皱眉,董旻大惊失色上前,一把抓住开口兵卒衣襟。

“说!”

“怎么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