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97章 虎娃没想明白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497章 虎娃没想明白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497章 虎娃没想明白

三国之西凉兵王

三百里哭声震天,从最东面的原武、阳武县城一直到弘农郡、长安三辅,无数百姓如同被鞭子驱赶的牛羊,无论愿不愿意都要被刀剑强行向西迁徙……

董虎还是没能忍住,当大丫她们回到安邑后,他在家中很是发了一通埋怨牢骚,埋怨几个婆娘太不负责,只顾着自己游山玩水。

大丫知道他故意找茬,也不与他争吵,只是将他的甲胄拿了出来仔细擦拭、检查一遍,将睡袋、换洗衣物准备好了,当着他的面准备这些事情,他也不再埋怨、牢骚……

“咱心下知道,有些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可……可三叔、董璜、李傕、郭汜他们也太混账了!人都已经离开了雒阳,用得着一再杀人驱赶吗?”

“哼!”

董虎别头生气,百姓的房子被烧光了,已经踏上了西迁道路,年幼的娃娃,腿脚不好的老人,体质差的人……马车不足,畜力不足,老弱行走的慢一些就慢一些好了,先让青壮进入关中耕种也就是了,用的着动刀杀人吗?

心下生气,已经憋闷了小半个月了,或许大丫知道他会是这个样子,这才从平城急匆匆返回安邑。见他如此,心下叹息,又不知该如何劝解。

“一群混账!”

“哼!”

心下知道迁都会对雒阳百姓造成多少灾祸,也知道这种灾祸对日后的他收拢人心更为有利,可这是在他眼睛看不到的时候,眼睛看到了,心下就没由来的生出诸多不满、恼怒负面情绪。

大丫见他还是别头自顾自说着恼怒不满,放下了甲胄,起身来到他身边,见他还是倔强别头生气,默默抱着他的身体,好像是在平复他的怒火似的……

“咱要剥夺了三叔、董璜的兵权……”

“苦娃什么都不懂,阿结还太年轻,她们留在安邑照顾孩儿们,由你与三丫、幺娃主持百姓西迁、安置之事,那些混账在这方面还不如你们有经验呢!”

“百姓迁入关中,你们不用去管田地的事情,田地的烂事让三叔、牛辅他们去做,咱估摸着,那些百姓会成为他们的佃户,与各大家族名下的佃户差不多,这些不重要,只要百姓有田种不饿死、有房住不冻死即可。”

……

董虎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决定强行终止当下的人丁损失,至于日后……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

在他说着最后决定后,躁动的心脏也逐渐平静,而大丫一言不发,任由他发泄着多日来积压的负面情绪。

孩子们交给苦娃、阿结照顾没问题,关键是预防一些家族的趁机反叛,他可不认为包括卫家在内的各大家族会彻底低头,他还没自大到那种程度,考虑了一夜,在两万精锐骑等待出征时,这才有了最后决定。

在冰冷墨黑色铁甲映衬下,董虎显得更加冰冷让人畏惧,站在帅堂前,一一将所有披甲顶盔将领看罢,最后才看向为儿子送行的何氏身上,犹豫了下……

“原本咱不想插手三叔和牛辅主持迁都、安置百姓事情,只因他们没有做过数十万百姓迁徙之事,以至于造成不少百姓折损在路途,反倒是我军有数次迁徙百姓经验,所以大丫、三丫和将士们将接手此事,只是咱的孩儿尚还年幼,暂时只能留在安邑县内,所以咱想请婶娘暂代太守一职。”

众人心下一惊,何氏更是有些疑惑不解他的决定,但她并未开口支持或反对。

董虎看向所有人,皱眉道:“咱昨夜才决定接手百姓迁都、安置事宜,决定太过仓促,董三叔、董四叔他们前来河东郡也需要些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就由婶娘来暂代河东郡太守一职,婶娘再如何,也曾做了十余年的皇后,暂代一郡太守当无大碍。”

“嗣忠。”

董嗣忠大步上前。

“孩儿在!”

“从现在起,你晋升为副将,为河东郡将军,咱将宁儿、静儿留在安邑城内,你若连几个弟弟妹妹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咱就砍下你的头颅!”

董嗣忠单膝跪地,重重抱拳。

“忠诚即吾荣耀!”

“孩儿用性命保证弟弟妹妹的安全!”

“起来吧。”

“诺!”

董嗣忠按刀走回自己位置,董虎又看向董罴、董放、董骨三员大将。

“董罴、董放、董骨。”

谷鸮

三员大将出列。

“末将在。”

“此次由夫人主持迁都、安置事宜,你们三人暂入夫人名下,保护、协助三位夫人安置百姓。”

“诺!”

……

董虎对人事大致安排后,更加细致的人事安排让主管事务的人自行决定,他没必要事事过问,他还不想学诸葛亮那样活活累死。

不身处这个时代,永远无法感受到《三国》层出不穷的阴谋背叛,这是个世家豪门的时代,何进、董卓是寒门出身,刘关张同样是寒门子弟,尽管诸葛家族也曾经是名门望族,但在投靠刘备时,诸葛家族已经没落了,诸葛亮已经算是寒门子弟了,他若不事事亲为,蜀汉或许早就崩塌了。

在这个时代,想让名门望族心甘情愿向一个寒门子弟低头称臣极为困难,曹操若不依靠曹氏、夏侯氏亲族子弟,又如何能三分天下?可最后又如何?还是被司马懿窃取了曹魏大权,继而取而代之,司马一族取而代之,不满反抗者几人?

虽然因果种种,名门望族看不起寒门子弟却是骨子里的骄傲,看似在刀剑强压下低头了,谁又能看穿人心几何?也就不奇怪诸葛亮因何事事亲为而累死。

诸葛亮是权臣,也是忠臣,诸葛亮很清楚,蜀汉政权没有稳固之前,一旦放权给名门望族子弟会有怎样的后果。

董虎同样有这样的忧虑,即便走到了现在,除了一个凉州人阎忠一个老好人蔡邕外,他就是不愿意重用名门望族,重用的不是临洮儿郎,就是黄巾军出身的寒门子弟,手下大将们也知道他的心意,只要他们心中有数,在用人时就会谨慎,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事安排也就没什么可以担心得了。

董虎不愿重用名门望族,各大家族也不愿自降高贵身份投靠,这也让他手里并无多少善于民政的大才,手里的人大多都较为平庸,以至于他不得不让有能力且可信任的女人扛大梁,即便是何氏,他也愿意尝试使用。

何氏、刘妍、刘辩三人的去处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母子三人有稳住南阳郡的身份,但却没有稳住一地的武力,想要真正稳住南阳郡并不是这么容易的,需要极为高明的政治手腕才成,也只有何氏才具有这个条件,让这个女人暂代河东郡太守,不仅是他的一次示好举动,同样也是为母子三人身上烙下印记,是董部义从一员的印记。

印记越深,曹操、刘表、袁术、陶谦等人就不敢轻易相信母子三人,南阳郡就成了他们心头的一根刺,想拔却没法子拔掉的一根刺,南阳郡也成了雒阳南面的一道安全屏障,可以为雒阳减少不少压力。

所有人都很意外他会让何氏暂代河东郡太守,但听到这个女人只是暂代几日,等董三、董四两员老将前来后,就由两员老将担任河东郡太守后,一干将领们也就都放心了。

董忠、董三、董四、姚山、姚勇、杨义等老将都是原“白马义从”一员,都是董卓原有的家丁亲随,只是这些老将都因战场受伤而“退役”了,而且他们的年纪也不比董卓小了多少,只是这人吧……一旦活出了滋味,越活越年轻了,虽说年龄大了生不了娃娃,可他们却个个纳了好几个妻妾,而且还收养了些娃娃,精力丝毫不比董卓差了半分。

让何氏与人玩心眼还成,毕竟她在皇宫内做了十几年的皇后,可若镇压地方,那还得是统兵将领,只是董嗣忠还太年轻了些,需要一个稳重老将看顾河东郡。

既然决定了,那也没什么好说得了,将蔡琰、小董白留给何氏后,带着三个媳妇、刘辩和两三万精锐骑离开了河东郡,与之随同的还有一两万辆马车,精锐骑全都成了赶车的马夫,浩浩荡荡南下,自风陵渡进入弘农郡,刚越过黄河,入眼的就是浩浩荡荡的无数百姓……

董虎毫不客气,除了董重、张辽、庞德所部留在他身边外,过万精锐骑兵分南北,所过之处,押解百姓的西园八营、十二城门兵马全部看押起来。

迁都百姓拖拖拉拉长达三百里,如此漫长的西迁道路上都需要诸多兵卒看押,西园八营、十二城门兵卒加在一起也就三万人,分散在三百里的漫长道路上,面对董罴、董放、董骨三员大将的强势,各营校尉就算想反抗也没有法子,只能老老实实成“俘虏”中一员。

西园八营、十二城门兵卒被看押,董旻虽然没有捆绑起来,想要反抗的董璜却被大怒的董罴捆了个死死,当董虎日夜赶到陕县时,还在挣扎大骂。

“虎娃你……你这混蛋——”

“你混蛋——”

……

骂来骂去就这几句,当董虎一身甲胄站在面前时,董璜反而不言不语了。

“怎么不骂了?”

董虎一把将绑成粽子似的董璜提到半空,面无表情盯着他的双眼。

“十年前,咱敢把你从街头踹到街西头,今日咱同样敢。”

“不信你就试试。”

一把将这混蛋丢出丈外,董虎面无表情看向城外无数百姓。

“家没了,已经走上了迁都道路,想要回头已经不可能,无数百姓只能向西……”

“三叔,虎娃没想明白,事情已经如此了,有必要还要伤及这么多百姓性命吗?”

“虎娃没想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