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凉兵王 > 第49章 董虎的兵

三国之西凉兵王 第49章 董虎的兵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09:24

第49章 董虎的兵

董虎没有过问刘弃因何杀人,杀的是哪些人,这是未有决断前的积石山内部事情,但他知道,这些死了的,肯定是想砍他脑袋的混蛋。

积石山争斗频繁,任何一个能活过十年的,都是骑兵小队长级别,狡猾且敏锐,若不考虑性情,统领千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骑兵与步兵有着很大区别,骑兵虽也有一些队形,可若与步兵相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骑兵往往都是跟着头领一窝蜂冲锋,或侧翼奔射、骚扰,或正面冲阵,无非就是正面冲阵分波次,避免受阻后,自己人践踏自己人。

骑兵将领更偏向狡猾且敏锐,能察觉到危险或敌人的漏洞,快打快逃;步兵更偏向呆愣将领,守如磬石,牢不可破;攻如利刃,一往无前。

积石山马匪干的活就是抢掠,自身内部又争斗、厮杀不断,个个都狡猾大大的,而董虎的兄弟姐妹还很稚嫩,战阵经验是远不如这些家伙的,但同时,他们也因为太过狡猾,初次加入董虎嫡系阵营,若不观察一段时间,那是绝对不成的。

第一大队与积石山骑混合,组成两个大队的千骑营,为了更好的融合以及避免发生变故,在前往临洮时,董虎将千骑营一并带在身边。

前往临洮时,大丫、苦娃全都留在了参狼谷,时间已经来到了光和五年四月,正值春花烂漫时节,自参狼谷进入临洮境内也只两日,当他来到虎口堡见到孙牛时,黑大汉子嘴咧得老大,好像董虎没看到他身后两千人方阵似的。

孙牛不等董虎下马,三步并两步来到近前,一副狗腿子模样。

“呵呵……”

董虎跳下战马,很是捶了下黑塔汉子胸口。

“不错嘛,你黑牛都赶上了一营将了!”

孙牛咧嘴憨笑。

“嘿嘿……”

“全是大头领领导有方……”

听他也会拍马屁了,不由咧嘴笑了。

“不错不错……”

“哈哈……”

董虎仰天大笑,任何人在见到手下兵卒众多,都会忍不住畅快得意。

“让咱看看你训的兵怎么样,若不满意,咱可是要敲打敲打你的。”

孙牛瞬间挺胸凸肚,一脸的郑重。

“咱黑牛可不是那看不住兵的胡三,大头领不在,兄弟们都没有偷懒!”

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又把往日的对头胡三搬了出来,让一干知根知底的将领们暗笑不已。

“好好……”

董虎点头道:“若是让咱满意,咱给你升官,第二大队给你改成佣兵军团第一步兵营,让你黑牛成为营将、营帅!”

五十人一小队,五个小队一中队,两中队一大队,一大队的编制是五百人,而虎口堡雇佣兵两千,是四个大队编制,若董虎没有前往白马羌,第一时间将之拆分,组建第五、第六、第七大队还罢,可孙牛都统领了小半年,想要再拆分就要谨慎了。

数月来,孙牛一直有些担心、忐忑,唯恐自己不上进,把两千人的第二大队拆分,人也成了真正的老牛,完全照搬他刚入营的那一套,天不亮就拉着两千人钻山林跑步、站队、军阵什么的,反正董虎咋教的他,他就完完全全照搬。

春暖雪融后,在大丫命令下,两千人又拖着犁头、耙子、耩子开荒种地,将长十里、宽三里的虎口谷耕种,反正是严格遵守董大丫的指示,不敢稍有疏忽,就怕董虎回来后把两千卒拆分。

孙牛是参与过阻击参狼羌冲阵的,知道仅一个大队的三排兵很难正面抵挡他人的疯狂进攻,这才被董虎阵前强行接手第二大队指挥权,吃了一次亏后,他就整日想着如何增加兵卒,至少也要配成六排才成。

整日担忧、忐忑,听了董虎让他做两千卒的营将,心下狂喜,胸口拍的“咚咚”响,为了检验他是不是真的认真,董虎站在两千军阵前。

“向右转——”

“轰——”

两千兵卒齐齐向右转身,重重踏地。

“向后转——”

“轰——”

……

“推阵——”

“轰——轰——”

一千持矛举盾兵卒,举盾猛然向前一推,手中利矛猛然刺出,连连大步推进三步,正在观阵的千骑营也有了些骚动。

“拒阵——”

“唰!”

“轰——”

举盾兵卒一手持盾,一手持矛,一副随时应对敌军冲击一般。

董虎大步上前,刘弃等人不解,也跟着走入军阵中,孙牛却像是知道大头领在检查着什么,忙指着一群群左腿踏前兵卒。

“大头领说过,持盾御敌与持矛杀人是不一样,大头领请看,兄弟们都是个个左脚向前的,咱黑牛已经试过了,就是咱跑着冲撞也不能撞开!大首领若是不信,咱现在就撞一下试试!”

董虎不由笑了,他能看到兵卒的状态。

“不错不错,你把兵训练的不错,只要好好跟着咱干,咱就绝不亏待了你!”

孙牛心下大喜,忙说道:“大头领要不要再看看开阵、闭阵,以及十人小副队的配合?”

董虎拍了拍孙牛肩膀,笑道:“好啊,接下来由你来指挥操练,咱在一旁看着。”

孙牛心下跟吃了蜜似的,与一干将领走出军阵后,一通军阵操练,尽管仅有数月的操练,却也有了开战前第二大队的样子,对此董虎很是满意,孙牛也由第二大队长,直接成了佣兵军团第一步兵营营将。

队长哪有营将听着提气,孙牛大嘴咧得老大,几人笑谈下,他又将第四大队第一中队胡三提溜出来,很是在大头领面前告了胡三一状。

雇佣兵二头领董瑁前往陇西郡治所狄道,姚山领第三大队、华雄领第四大队随后也被调入狄道防御,只是后来因种种原因,或因小富即安,或跑到狄道后嫌弃雇佣兵待遇太低跳槽,或是其他人诱惑等等,第三、第四大队减员严重,两个大队竟凑不够一个大队的编制了。

董虎有这种心理准备,自雇佣兵招募时,他就有雇佣兵随时解散的准备。

许久未见,兄弟们自然是饮酒一番,直至吹牛打屁了半日,董虎这才略带醉意前往临洮城,身边也仅带着董重所部重甲骑,余者全都留在了虎口堡。

大汉朝的编制遵从“二五”编制,最大的编制是营级编制,五部十曲为一营,一“部”即一校尉或一司马所领兵卒。

5人一伍,设伍长;10人一什,设什长;50人一队,设队率;100人一屯,设屯长;200人一曲,设曲侯;400人一部,设司马或校尉;2000人设一营,设一营将,即将军。

司马与校尉在统兵人数是一样的,但校尉职权更大,而且校尉与校尉也不一样,诸如临洮所在的陇西郡南部校尉,此类校尉是州郡校尉,早些年时,每一个州郡都有这样的南北校尉,只是后来帝国财力不足,除了临近羌胡的州郡保留一些,余者都裁撤掉了,此类校尉的战时抽调兵马权利,只限于所处郡县。

还有“护羌校尉”这类营级校尉,虽是校尉,却是“营”级将领,与护(使)匈奴中郎将是一样的级别,理论上,只要哪里有羌人,哪里就是“护羌校尉”管理的地方,如此可就大了,整个大西北都有羌人。

还有一种是雒阳所在的北军五营校尉,北军五营加在一起也仅有四五千人,可他们身上都有个“郎官”名头,大汉朝各地统兵将领大差不差都有个郎官在身,而五营校尉一旦外出作战,通过“郎官”身份直接指挥各地统兵将领,进而统领各地兵马。

平时看不出来,一个校尉也就统领个四五百人,只有战时才能看出权利之大,但不管怎么说,正常编制时,2000人的营将最大,董虎不是大汉朝军队在编人员,雇佣兵顶多算是自发性组织的乡兵,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刺激到了一些人,他就简简单单的分成了大中小三级编制,但随着人数的增加,就需要更高一级的营级编制。

大汉朝的营级编制就是2000人,没有什么骑营、步营区别,是步骑车混合营,董虎因为一些考量,他手里“营级”人数是不一样的,诸如第一骑营是原第一大队与积石山混合在一起的千人骑营,第二骑营是两千女骑营,之后就是孙牛所领的佣兵军团第一步兵营,在此之外,还有之前俘虏作乱的参狼羌五百奴隶辎重营,滞留在狄道的第三、第四大队,事后是混合组建一个大队?或是建一个次级乙种营?只有到时候看情况而定。

第一骑营只有两个大队,第一大队是披甲重骑营,第二营是轻骑营,没有身披甲胄前,双方是看不出有何区别的,但从气势上也能看出一二,重甲骑大队气势更强,因混合时间太短,有些装备并未给新加入的积石山骑配备,但也能从重甲骑手中所用的四五米骑枪看出些端倪。

大汉朝用戟、槊较多,大多都是两三米的样子,骑兵所用兵器技法,大多是单手或双手平刺、斜刺或反手举过肩向下斜刺,武器太长就没办法玩太多花样,只能夹在腋下平刺,但因武器长了些,在冲击时占了较大便宜。

双手握戟、槊,花样较多,施展武器时往往需要更大空间,队形就要散一些,也没办法手持盾牌护住身体。

重甲骑不同,重甲骑腋下夹着四五米骑枪,想施展更多花样也不能,但队形密集,即便紧挨着也不怕伤了同伴,遭遇双手持戟或槊悍将时,因需要施展的空间较大,同样的空间可以遭遇三、四名密集型重骑枪同时戳击,骑枪又长,就算双手持戟将领武艺高强,面对三杆或四杆骑枪同时刺杀,大半也会当场死在战场上。

还有是战马问题,即便久经战阵的战马,在面临密集长矛时都会本能的畏惧,武器短了两米,意味着对方战马率先面临骑枪刺杀,会本能的想要止住脚步或转向,相反的,手持四五米重骑枪的骑兵胯下战马,距离对方的武器戳杀距离稍远些,再加上对方队形散乱,以及对方为了应对长于自己兵器的重骑枪刺杀,就要有格挡或撩拨动作,武器并不是针对重骑兵胯下战马,重骑兵胯下战马也就没了畏惧心,敢与对方骑兵硬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